第726章 军纪严明(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最新章节。

朝堂上之事,她也不是深处东宫什么都不知道。

别的事,她或许没兴趣,但事关李承乾,长孙皇后总是格外的关注。

所以世家和士族弹劾李承乾的事,李世民刚宣布下朝的时候,长孙皇后就已经知道了。

一直想着对策,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甘露殿。

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李靖、侯君集等武将都对视了一眼,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他们大概猜到了陛下叫他们来的事。

恐怕就是为了早朝一事。

而李世民从立政殿离开后,折返去了一趟自己的收藏阁。

这里面藏着他所有喜爱的东西,平日里打扫都需要有人监视。

特别是李承乾给他的蒸汽船,被李世民藏在了暗格之中,除了张阿难,无人知晓这个暗格。

看着蒸汽船,张阿难瞪大了眼。

不太明白,怎么好端端的陛下要把这东西拿出来。

等李世民双手亲自托举着蒸汽船走进立政殿的时候,杜如晦、房玄龄等人异口同声的行礼道:“拜见陛下。”

眼神瞥见了李世民手中的东西,一时间没认出来是什么。

还以为是陛下新得的什么物件。

李世民小心翼翼将蒸汽船放在了龙案之上,这才挥手让张阿难下去准备。

“都起来吧。”

“谢陛下。”众人起身,看见龙案之上的船。

嗯,有些怪异。

看着怎么像是铁做的。

而且船帆呢?

没有船帆,难道是用桨?

可也没见到桨啊。

李世民看着众人的视线,没有去解释,而是直接对李靖问道:“药师,太子的三大纪律,八项规定,你怎么看?”

众人都已经正题来了,也没有心思去管什么船不船了。

而李靖被点名,自然是向前一步,拱手道:“臣以为,太子殿下的想法很好,但不太适用于如今的官员体系。”

想法太过超前反而会得不偿失。

引起很大的麻烦。

大唐需要的安稳,或许过个几十年,等太子殿下的计划都完成了,自己也登上了皇位,可以实施。

但,现在不行。

哪怕是李承乾的老师,李靖也是这么公事公办的说道。

要说大公无私,李靖算是朝堂中的一股清流,不结党营私,拉帮结派,从未想过功高震主。

唯独被贴身太子党标签,那也是李承乾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诱惑了。

这才上了当。

反应过来也迟了,也只能是将计就计了。

李世民对李靖的话,倒是认同。包括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都是有这样的想法。

现在的大唐不太适合。

可李世民却笑了笑,道:“若是这三大纪律和八项规定,专门用于军队呢?又当如何?”

“这......”不得不说,谁也没想过这个问题,就连李靖一时间都愣住了。

若这事是李靖提出来的,那么大家第一想法就是用于军中似乎不错。

可李承乾是太子,太子伸手去军队,是一种忌讳。

所以众人自然而然就把这三大纪律,八项规定套在了朝堂之上,完全忘记了李承乾如今身处在军中。

简单的过了一下脑子,李靖瞬间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也能够看懂李承乾为什么直接公布在了大唐周报之上。

“回禀陛下,若是用于军中,自然是好。整顿军纪,是很有必要的,臣认为合适。”李靖拱手道。

就连房玄龄都好奇上前一步:“陛下的意思是,太子说的这个只是用于军中,不是用于朝堂?”

“怎么,不可以吗?”李世民眉头微蹙。

对这种疑问非常的不喜。

难道自己说的还不够明白吗?

“没有。”房玄龄立即拱手,生怕惹恼了李世民。

李世民紧接着又看向了长孙无忌道:“辅机,你是太子舅父,也是一路跟朕打天下的肱骨之臣,你来说说,大唐的军纪如何?”

忽然被点名,长孙无忌硬着头皮站出来道:“大唐军纪严明,令行禁止......”

“停停停。”李世民无语的瞪了眼长孙无忌,直接点名道:“你就说大唐军队武德以来,大小战役劫掠过多少城池?抢过多少百姓?”

额......

这问题,谁敢说?

众人看着长孙无忌,而后者却是紧张的结结巴巴说不出一句话来。

说一场就得罪几个人。

若是全说了,满朝文武,还不得罪完?

特别是武将们,瞪着牛眼看着长孙无忌,意思就好像是:长孙无忌,你要敢说,俺保证锤不死你。

民风彪悍的大唐,就算长孙无忌这个皇帝的大舅哥被揍了,恐怕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为长孙无忌背后阴人的手段,让武将们畏惧,可真的触及利益了,那可不管你阴不阴,直接打才是男人解决问题的方式。

李世民也知道这事不太好说,挥挥手道:“算了,大唐军队,十之八九都有劫掠一事,以往的朕也不想去追究,但这种情况不能持续下去,这次正好太子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规定,那么练兵的时候,就要时刻让将士们记在心里。”

“其中缘由朕也不想多说,稍后兵部发一张告示,解释一下这三大纪律,八项规定,此事就这么定了。”

“至于朝堂上的事,朕不予追究,但日后还有人拿此事做文章,朕定不轻饶。”

王霸之气展露,让在场的人都意识到了陛下是认真的。

“陛下英明。”众人异口同声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