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烛火(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铁蹄哀明》最新章节。

“朕,不是傻子!”

在一声怒喝当中,一件上好的仿哥釉茶盏,在地上摔了个七零八碎。

自万历年间御窑厂因税监苛政而导致窑工暴动以后,官窑已经全面停产,御用的官窑瓷器可以说是碎一件,就少一件。

然而,没有人去心疼地上的茶盏,因为大明皇城深邃的宫中,少年天子的怒火,就犹如他身旁的烛灯一样夺目。

宫人们纷纷跪倒在地,噤若寒蝉。

“圣上息怒!圣上息怒!”

为了防止这些锋利的碎瓷伤了皇上,王承恩一边说着,一边膝跪上前,捡拾着地上锋利的碎瓷。

“息怒?!”

几乎被愤怒填满整个躯体的崇祯怒极而笑,抬手将刚刚浏览的奏本掷在王承恩的面前:“王伴伴,你看看,你看看,这上的都是什么奏!”

“奴婢不敢!”

王承恩吓得直接打了一个哆嗦,自魏忠贤开始到现在,朝堂之上一直在清理处置着阉党,各大太监十分畏惧与忌惮。

王承恩一直服侍崇祯,与崇祯有着深厚的主仆情义,在魏忠贤去后,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职位一直空悬,他虽然是随堂太监,掌管着奏本的出入,但也不敢去看奏本,生怕传出去被扣上一顶太监干政的帽子。

“怎么,连你都不跟朕一条心了?”

崇祯见王承恩没有动,嘴里寒声道:“朕叫你看,你就看!”

皇帝发了话,王承恩只好硬着头皮将奏本捡起来,然而由于崇祯勤俭的缘故,整个屋子的光亮十分暗弱,王承恩又膝跪着去凑近御案上的烛火。

他先是翻看了下提奏的官员签印,发现这个奏本乃是户部尚书毕自严所上,接着他又去翻看其中的内容。

“袁督十七日抵京师城下,臣预先并不知情,兵马数量十八日方知,然其时京师戒严,城门不开,臣与郎中王肇生计无所出,因随钦赏内使才得以出城,与袁督师面议米豆草束自城垛溜下,使发米四百石、豆二百十四、草余束也,二十日继发米、豆各二百石、草两万束,然袁督移营,未寻踪迹,二十日夜方知广渠门之战,趁夜发粮未得延误,二十一日……”

整个奏本当中通篇都是牢骚,王承恩以为崇祯是因此发怒,看过以后才笑着宽慰崇祯:“皇爷,自建奴破关以来,毕尚书忙得不可开交,虽用词孟浪不谨,但也确实为此时操碎了心,上次奴婢见他,见他头大如斗、脸肿得眼睛都睁不开了,皇爷不必为此大动肝火。”

“自严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朕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群臣若都是毕尚书这样呕心沥血,便是乖张一些又有何妨,可你看看,其他人又写的是什么?!”

说着,崇祯将桌子上的奏本,一本一本地凑到刻着龙凤纹的烛台前面翻开:“这一本,是礼部侍郎周延儒叫朕请嘉靖皇帝例,斩了已经在狱中的王洽的;这一本,是吏部尚书王永光弹劾韩爌、钱龙锡的;这一本是兵部侍郎弹劾襄城伯李守锜,说他纵京营为盗的。这一本是李守锜为自己辩解,反而说工部贪渎的。”

崇祯就如同一个小孩子一般,将满腔的怒火与委屈一页一页地给王承恩翻看。

“大敌当前,这帮廷臣还在这里相互倾轧、敷衍塞责,昔日魏逆在时,其命,朝夕可传千里、其令,大工刻期而成,难道朕,在他们眼里,反而不及那个阉竖!”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

王承恩在地上叩首不止,垂泪道:“自陛下御极以来,内惩权阉,外治贪腐,吏治清明,现在不过纤芥之疾,还请陛下为我大明中兴计,保重龙体。”

“吏治清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