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泰拉核心圈体验萨米的日常(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日方舟:凯尔希的哥哥越狱中》最新章节。

只是这波极端气候波及了保护伞集团不少通讯基站,还需要一些时间来抢修恢复。在修好前就只能依靠通讯中转车多跑跑。

除了通讯外,目前受到灾害影响的几个国家还有共同的问题。它们的物流系统效率降的有点多。

源石能有一个好处在于受极端气候影响不大,源石能载具在严寒环境下依然能用。就是故障率飙升,经常需要维修导致走走停停。各国的物流主力移动城市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行进速度变得很慢。

“没想到有一天麦哲伦的研究居然成了救命稻草。”

“还不够。这些极地服成本太高,难以普及。保护伞集团那边的极地服有什么进展?”

“总部会送一批过来让我们先用,量产正在安排。”

穿着莱茵生命出品极地探险服,欧内斯都对发明这套极地防护服的人起了兴趣。根据欧内斯都的记忆,这些极地装备来自于莱茵生命实验室外勤专员麦哲伦。

这位外勤专员很早就开始接触各类勘查项目,人烟稀少的冰原是麦哲伦最感兴趣的项目。她会在初夏时开始任务,初冬前返回,为莱茵生命积累来自北方未探之地的一手资料。

目前这位莱茵生命外勤王牌正在萨米地区,着手建立一个科考站。

萨米距离因非冰原很近,是麦哲伦选定的出发点。她计划在萨米建立规模足够的科考站作为基地,然后从萨米出发探索因非冰原。

需要说明的是,这不是莱茵生命单独投资的项目。有多个国家投资了麦哲伦的冰原探索计划。毕竟因非冰原深处到底有什么,很多国家都有兴趣。

保护伞集团也在萨米地区着手建立分部,不过萨米人对外来人有些警惕,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取得当地人的信任。保护伞集团研究冰原的基地位于整合运动的北方基地,直接就在因非冰原内。

麦哲伦对整合运动北方基地很有兴趣,奈何她的身份肯定是进不去的。 哥伦比亚和整合运动之间的关系只能说一般般,双方没有太多接触。

好在麦哲伦在萨米取得了进展,她花费大量时间得到了当地部落的信任。科考站的建设已经展开。在当地人的协助下,她认为半年到一年时间就能完成科考站的建设。

极端气候的预警麦哲伦早在半年前就发回了哥伦比亚,可惜哥伦比亚政府对这些资料不太重视。莱茵生命内部都没有太重视。

泰拉的气候异常混乱,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候差异非常大。其中还有很多未探明区域,玻利瓦尔境内的黑流树海,伊比利亚水下的火山,萨米深处的冰漠。

未知因素是分析资料的最大敌人,麦哲伦给出的警告就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未能引发重视。

不过麦哲伦提前送回总部的极地装备设计图得到了缪尔赛思等人的关注,量产了一部分。眼下就成了哥伦比亚政府的救命稻草。

这些针对因非冰原环境研发的装备能有效抵御目前哥伦比亚境内的严寒环境。

代价就是它们的成本很高,穿起来也很臃肿,基本告别了美观。如果以武装一支科考队来考虑,这些问题都不算什么。就算造价高,只是一支科考队的量莱茵生命可以负担。

可眼下要大规模生产,普及给哥伦比亚居民,成本问题就很严重。

塞雷娅显然察觉了这个问题,找到欧内斯都询问保护伞集团有没有更便宜、性能差距不大的极地服。

答案自然是有。

奥尔德姆的设计也没比麦哲伦的设计精妙多少,但他的保护伞集团有强大的自动化技术和完整的供应链,可以最大限度压缩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