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今天没有(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孤狼行动》最新章节。
人民军队重视白刃战,也敢于进行白刃战,另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子弹非常匮乏。
根据鲁西南地区的八路军老战士回忆,在残酷的“五一”大扫荡结束之后,每个八路军战士的子弹平均只有20发。
为了迷惑敌人,战士们甚至在子弹袋里塞上秫秸,以显得弹药充足。
八路军的刺杀训练
抗战早期,由于日军士兵体力好、训练量大、战斗意志也很顽强,中国军队在白刃战中普遍处于劣势,一个日军士兵经常可以和三名中国士兵进行白刃战而不落下风。因此中国军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总结教训时说,白刃战中日军“体力好,技术好”,八路军损失甚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1937年9月,115师进行的平型关战斗中,八路军曾和日军展开过白刃战。
据八路军686团3营排长田世恩回忆:“......我们终于冲上公路和敌人展开了肉搏.....没有刺刀的战士拔出砍刀,有的战士连砍刀都没有,就徒手和敌人撕打。我们人多,三五个战士对付一个鬼子,刺倒的每个鬼子都要挨上两三刀”。
平型关一战虽然取胜,但占据有利地形的我军精锐之师,仅仅和日军的一支二流辎重部队打成了1:1的伤亡比,说明当时中国军队面临着严峻形势。
八路军士兵正在白刃战,此战缴获了一挺机枪
因为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火力战,更没有足够的子弹进行训练,八路军特别重视刺刀训练。刺刀,成了战士们最可靠的武器。
其中,吕正操的抗日救国军最有代表性。
吕正操原先是东北军的将领,对日式刺枪术很了解,他的部队几乎天天练刺杀。该部老战士回忆说,“我们除了吃饭就是拼刺刀”,为了练习刺杀,他们还制造了专用的护甲。
八路军正在进行拼刺训练
在刺杀训练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民反战同盟对八路军的帮助。
这些来自日军的老兵和下级军官,手把手教八路军战士练习刺杀,对八路军拼刺技术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为了增强臂力,这些日本教官要求八路军战士在烈日下把枪举过头顶,一举就是上千次。经过严格的训练,八路军的拼刺能力有很大提高。
原129师敌工部科长回忆:“他们教我们的战士刺杀,教大家如何达到”气、剑、体”一致。发出喊杀声、刺刀指向敌人、向刺杀对象猛扑过去,这些动作战士们一练就是几个钟头”。
1940年八路军各部队开始了有计划的轮训,刺杀技术的训练提到了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戚继光在《练兵纪要》中写道,士兵只要能够将其平时所学在战场上用到十分之一二,就可以在白刃战中取胜。
所以,白刃战术只有经过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后,才能在高度紧张时下意识地完成出枪、突刺、防刺等动作。
训练,对白刃战尤其重要。
练习刺杀的八路军
愈战愈勇
经过严格系统的训练后,到了抗战末期,八路军已经基本可以应付各类白刃战,白刃战术也日益娴熟。
八路军尤其强调配合,经常是三人形成战斗小组,新老战士互相搭配进行拼刺。
三人战斗小组中,通常是老战士佯动,吸引敌人注意力,由新战士完成突刺。使用这些战法后,新战士也能在战斗中迅速成长,白刃战的伤亡率大幅度下降。
当时日军老兵曾有一段关于八路军作战的回忆:“八路军是不到150米不开枪的。在突发的枪声中,如果不迅速作出反应,那么几分钟后,八路军就会端着刺刀冲到你眼前。”
1944年8月,八路军鲁中军区某部与日军进行了一次白刃战。当时的老战士回忆,“100多把明晃晃的刺刀,勇猛地刺向敌人,只一个对刺,前排的鬼子就倒下了。”
八路军在战斗中学习、吸收日军拼刺术的优点,结合自身特点,愈战愈勇。
后来解放军和志愿军敢于“刺刀见红”的精神,就是在和日军搏斗厮杀中一点点磨练出来的。
简单的一把刺刀承载着中国军人的光荣传统:“是刺刀,就有可能见红;是军人,就要面对牺牲。“(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