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结草衔环,命如草芥(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他在攻打郡城时,亦在裹挟当地的士族、百姓。

因此,孙恩的军队反而越打越多。

城墙上。

袁崧急得团团转。

“桓将军,快想想办法啊!贼寇不减反增,这可如何是好啊!”

他着实没想到,在句章任太守,要被孙恩打,回了吴郡,还要被打。

而且此次来势汹汹,远比此前在句章时,凶险百倍。

“你他娘的别转了!句章、上虞,还有会稽,我早已飞鸽传讯,如今只能听天由命!”

桓宝忍不住怒吼。

心里却非常后悔,早知道就该等谢混和刘宣之一起来。

都怪鲍嗣之,在海盐县时,不断唆使自己赶来支援,捡军功。

而自己也是昏了头,近半年接连几场大胜,有些忘乎所以,居然孤军而至。

想到这里,桓宝狠狠瞪了一眼一旁的鲍嗣之。

鲍嗣之缩了缩脖子,不敢吱声。

“报!——”

一名传令小卒惊慌跑来。

哪知太过慌张,撞到城墙上,门牙都摔断了,顿时满嘴鲜血。

桓宝等人一看这情况,心中不妙。

果然。

传令兵惊恐的,连吐出鲜血都已顾不上,本能一口吞掉。

豁着漏风的嘴,面色恐惧喊道:“脚军,南萌剖佬!”

虽然他的话语怪异,但在场众人却无心嘲笑,皆是惊惧不已。

桓宝脸色阴晴不定,随后像做了什么决定,大喝一声:“众将士听令,立即随我支援南门!”

喊完便立即下了城楼。

至于其他人,他已顾不上。

鲍嗣之咬咬牙,也紧随其后。

留在城中也是个死,还不如随这桓宝,搏个希望。

袁崧茫然四顾。

桓宝、鲍嗣之的想法,他心知肚明,支援是假,逃离是真。

吴郡城,被桓宝放弃了...

但作为郡守,他不能逃,也不想逃!

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敌寇,又回望了一眼——这座自己镇守过数年的城。

此时城中,火光冲天。

已有贼寇进入,四处烧杀抢掠。

明晃晃的大刀,肆意砍杀,收割着一条条生命。

满地的断头、残肢、碎肉、鲜血,宛如人间地狱。

城民们惊恐四窜,却找不到安身之地。

到处是哭喊声。

到处是惨叫声。

人性的恶,在这一刻淋漓尽致。

望着望着,袁崧忽然笑了。

可笑着笑着,他又哭了。

为官三十余载,从小小县主薄一步步艰难爬升,至一郡太守。

也曾壮志,也曾清高,然后被现实迎头一击。

怀疑过,痛恨过,麻木过。

复又迎合这畸形世间,变得油滑,变得事故,变成了当初自己憎恨的模样。

即便牺牲了这么多,可现在,国之不国,家之不家。

一切如梦幻泡影,转头成空!

这...

便是乱世啊!

宁做盛世犬,莫为乱世人!

随后,他纵身一跃...

...

半日后。

谢混他们带领大军赶至时,吴郡城内已是一片死寂。

所有人,在这一刻失声。

与此前所杀的贼寇不同,城内死的,都是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

已见过此番场景的士卒、将士,默默鞠躬。

而未曾经过的蒯恩、到彦之等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悲痛不已。

谢混亦像是被人狠狠砸了一拳,僵立在原地。

只感觉心中空落落的。

悄无声息,一只手搭在他的肩膀上。

“益寿...”

谢琰轻声唤道。

他的人生已逾大半,所有悲欢离合都经历过,很理解谢混此刻的感受。

甚至不禁又回忆起,当年淝水之战时的场景。

成片成片的将士倒地,又有成片成片的将士补上。

前赴后继,如蝗虫一般...

那才叫震撼人心。

也是自那一刻起,他终于明白什么叫——人命如草芥!

“没事,父亲。”

缓过神来的谢混,握了握谢琰搭在他肩上的手。

随后收拾好心情,眼神变得前所未有锐利:“全军听令,全力追击贼寇!”

此时孙恩就在百里外的无锡县,他不能困于一时伤痛。

整个大晋还有千千万百姓,北方还有胡人肆虐,他的脚步,不能停下。

太平盛世,需要人命来填!

对谢混的越权,谢琰并未阻止。

作为一名父亲,本就该为子孙铺路。

至少...

他是这么认为的。

大军再次启程。

趁着路上间隙,谢混屏退左右,单独过来与谢琰并骑而行。

刘穆之等人知道两人有要事相商,自觉散在周围放哨。

谢琰早就在等他了,压低声音询问:“益寿,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

谢混目光平视前方,深邃而坚定:“父亲,我曾说过,要驱赶孙恩去京口,并且战胜刘牢之。”

谢琰皱眉,他当然记得这句话。

但如今吴郡城破,孙恩劫掠大量粮草、铠甲、武器,甚至还有马匹,部众战斗力已然不同。

并且其裹挟人数不明,一个不好,他们这几万人容易陷进去。

他相信以儿子的才智,不会不明白这些。

谢琰斟酌一番后,觉得最好稳妥点,劝解道:“可现在情况严峻,宜联合刘牢之剿灭贼寇。孙恩与刘牢之不同,一旦孙恩坐大,大晋危矣。”

“那种情况不会出现,我有绝对把握。”

“益寿...”

谢琰还待劝说,谢混将他打断:“父亲,信孩儿这一次。”

说完后,他平静直视谢琰。

被注视的谢琰心中一颤,这种眼神,好熟悉...

与父亲好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