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悲情英雄,京口城破(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谯王司马尚之接替开口:“不若先内外戒严,防止奸细乱党。再将百官聚集一处,随时处置军情。”
他作为皇室一员,自然也是心急如焚。
以孙恩过往屠杀三吴士族的恶劣行径,一旦攻破建康,司马氏一族危矣。
“臣附议!”
司马休之是司马尚之亲弟,立即支持。
司马元显点头,这个建议还算中肯。
因南北分列及南渡问题,建康人员非常复杂,有北方各族、有亡国降将、有西域僧佛,这些都是重大隐患。
当然,历来最大的奸细,往往出自同族。
王愉紧随其后,主动提议:“应加强石头城戍防,我愿领兵前往!”
哪知司马元显摇头:“王将军坐镇京师即可,石头城由辅国将军高素去驻防。”
王愉黯然,他知道自己因之前败绩,被嫌隙了。
在王恭第二次叛乱时,他受重托,出任江州刺史,镇守寻阳,然而却疏忽大意兵败,被桓玄、杨佺期生擒。
再加上他的妻子出自桓氏,乃桓氏女婿,天然具备勾连桓氏的条件。
在这危急时刻,疑心甚重的司马元显戒备他,也实属正常。
可他不心甘啊!
一失足成千古恨。
王恺默然,他明白家弟王愉的酸楚。
自王国宝、王绪被诛杀后,如今太原王氏就他两兄弟在苦苦支撑,两人都想重振门楣。
可惜并不顺利。
此前王愉曾任三品辅国将军,他也是三品侍中,两人再进一步便是二品大员,妥妥的肱骨重臣。
但因王恭第一次清君侧时,威势太盛,骇得当时掌权的相国司马道子,只能将宠信的奸臣王国宝扔出来,安抚王恭。
二人为避嫌同父异母的兄弟王国宝,只能双双自请解职,以防遭受牵连。
后来王恭之乱平息,可他们又阴差阳错,错失机遇,如今王愉仅为四品左卫将军,他也只是五品丹阳尹。
朝中地位可谓一落千丈。
“遵令!”
高素领命,立刻前往石头城戍守。
对高素的执行力,司马元显很满意,也不枉他将其由区区庐江太守,一举拔升为三品辅国将军。
高素之所以如此受重用,是因其子高雅之乃刘牢之女婿。当初司马元显便是派他去京口,策反亲家刘牢之,致使王恭兵败。
随后,殿内像打开了阀门一般,各位朝中大臣纷纷谏言献策。
王谧、王诞一致认为应派人前往淮口,以栅栏拦截江面。
司马元显认同,随即派王诞和徐广,共同完成此项防事。
谢重也提议在长江南岸派兵驻防,司马元显命孔安国、孔靖一同前往。
两人皆出自会稽孔氏,先祖孔子,乃经久不衰的千年世家。
及至最后,司马元显将复杂的目光,投向了中护军桓脩、司徒左长史桓石生、冠军将军桓谦。
如何安排这几个桓氏的人,他没想好。
此时太过敏感,桓玄又一直在长江上游虎视眈眈,他怕腹背受敌。
三人中,桓谦好点,其父桓冲接替桓温掌舵桓氏后,一直对皇室还算忠诚,未有逾越之举。
当然,桓氏当时也不得不蛰伏起来,这点他看得很明白。
桓脩、桓石生就不好评判了。
见司马元显注意力放在桓氏身上,司马遵当即嘲讽:“你们几个桓氏子弟为何一言不发,莫非没有尽忠报国之心?”
桓脩三人脸色一变。
这司马遵当真跟狗一样,追着他们咬。
但现在当着众臣的面,还有司马元显在一旁,他们不得不表态:“我等愿意前往白石驻守。”
司马元显手指敲击着扶手,思索几人为何主动请缨去那里。殿内也随之悄然,只剩司马道子的鼾声。
良久后,司马元显没想出个所以然,只能作罢。
“那就由你们三人去白石驻防,不得有误!”
“尊令!”
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姑且暂时让他们去,派几名亲信副将去监视着即可。
随着司马元显声声令下,朝中武将大臣走了一部分,剩下的人也沉默不语。
王谧看了一眼稳稳站立的谢重,有心想借机参谢琰父子一本,但何澄的前车之鉴,让他很犹豫。
谢重见王谧目光瞄向过自己,心中警铃大作,思前想后,认为他唯一能攻击的,就是谢琰父子的问题。
于是决定先发制人,堵住这鸟人的嘴。
“臣以为,在京师内,还应命中军屯兵中堂,以防不测。京师外,诏令豫州兵众前来支援,京口由刘牢之阻截,谢琰直接带兵来京师,此为最佳。”
他是想让谢琰、谢混有所作为。
此次孙恩来犯,刘牢之负主责,谢琰父子也有剿贼不力的附带责任。
只要他们领兵前来建康走一遭,介时就算护驾有功,便能功过相抵。
而且危机中潜藏机遇。
若是堂叔、堂弟拔得头筹,将那孙恩拿下,彻底平寇,立即就能受到司马元显重用,谢氏也能再列中枢!
闻言,原本藏着龌龊心思的王谧,只觉胸口发闷,接着狠狠瞪了谢重一眼。
这老狐狸,当真是一点破绽都不给他留。
司马元显目光微动,谢重的话,与王谧的神情,他都看在眼里,明白这两人在暗中较劲。
“准了,立刻传令谢琰,带兵来建康戍卫。再急讯镇北将军刘牢之,全力赶往京口,阻截孙恩!”司马元显又下一令。
对谢琰父子,他没多大敌意,毕竟并无直接利益冲突。
况且两父子此前数次大破贼寇,三吴士族眼线也汇报说谢琰主政有方,深得民心。
如此,倒不失为番镇良吏。
只是有一个消息,让他不解。
谢琰在当地广招流民,宣称是抗击孙恩,可世家大族的人又不收,这难免不让人多想。
正好,这次就借机试探下谢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司马元显倒也不是觉得谢琰有异心,毕竟自谢安起,谢氏在司马皇室的口碑,很不错。
不然,也不敢让他来京师“救驾”。
而后司马元显又做了其他布置,但直到朝会结束,司马道子都未发一言,依旧鼾声连天。
司马元显有些不明所以,对先前的猜测又怀疑起来。
莫非,父王今日只是酒醉胡乱走走?
两人对面,司马德文眼中一丝愠怒一闪而逝,随即恢复平静。
…
前往白石山的路上,桓氏三人领兵疾驰。
一侧的桓石生,一边扬鞭,一边愤愤不平狂吼:“司马遵这狗东西,每次碰到我等,都要出言相讥。”
桓谦也沉着脸,不太高兴。
他父亲桓冲官至太傅,对司马皇室一直恭敬有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