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刘牢之败,颠倒黑白(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晋末:从代晋开始》最新章节。

哪知,他话都还没说完,又是五道雷声炸响,将后面的话,生生堵了回去。

是蒯恩等人,见敌寇居然有聚拢集结的趋势,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再次点燃了引线...

至此,孙恩寇众再无反抗之力...

...

翌日。

京口北府军府。

刘牢之、孙无终、刘裕、刘敬宣、何无忌、高雅之、毛德祖、刘袭等一众北府将领,聚集在一起。

谢琰领着谢混、刘穆之、蒯恩、到彦之、檀氏兄弟、谢方明、刘宣之等人,立于另一侧。

两方人马,泾渭分明。

谢混不动声色,打量着刘裕和毛德祖。

一个气吞万里如虎。

一个孤胆英雄。

刘裕没有留意到谢混的目光,他的注意力,已全被虎背熊腰的蒯恩吸引住了。

比他还壮实的将士,真是第一次见。

只是不知胆气如何。

毛德祖作为边缘将领,平日根本无人在意,此时谢混的关注,立即被他察觉。

心里不免有些发毛。

这谢氏公子,为何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

未曾听闻他有男风之癖啊。

“谢内史,此次多谢!”

刘牢之脸上不苟言笑,沉声抱拳感谢谢琰。

也对,他怎么可能笑得出来。

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说的就是他。

本就已被司马元显视为眼中钉,此次私自出兵,致使京口被贼寇攻破,回援又大败。

这个罪责太大了。

刘牢之已经能想象得到,朝中纠弹自己的奏表,必定如雪花般,飞至尚书令司马元显手中。

其余北府将领,也是面色沉重。

北府军这次,全员重责。

随刘牢之出兵的,镇守京口的,全部跑不掉。

好在谢琰及时带兵赶至,击溃敌军,挽救下京口。

不然...

刘牢之已无法想象后果了。

“刘将军无须客气,此乃我等分内之事!”谢琰回敬一礼。

他看着对面一众人愁云惨淡的模样,刘牢之也是心事重重。

于是,一脸关切地询问:“不知刘将军何故如此?”

见状,谢混立即明白,自己的影帝父亲又上线了。

刘牢之摸爬滚打几十年,又敢做那背刺之事,自然是心思深沉之辈,知道谢琰在明知故问。

只是不清楚,此人是想看笑话,还是别有所图。

想到这里,他语气不善反问:“谢内史莫非是想讥笑我等?”

刘敬宣、何无忌、高雅之等亲信,怒目而视,他们也觉得谢琰是想看笑话。

蒯恩等人神色紧张,暗自戒备起来,若在这京口大本营起冲突,他们心里没底。

“刘将军误会。”

谢琰长叹一声,推心置腹地说道:“刘将军乃国之柱石,我怎敢取笑于你。昔日你我二人尽管略有嫌隙,但在这关乎国祚之事上,又算的了什么?”

“大晋需要刘将军,京口更需要刘将军,谢某人愿助刘将军渡此难关。”

随着谢琰话语落下,府中气氛缓和下来。

对他的提议,一众人北府将领很是意动。

这可是谢氏谢琰,又有退寇大功,只要操作得当,说不定真能免责。

刘牢之目光微闪,心中诧异的同时,又有些警惕。

他自认为与谢琰并无交情,甚至就像刚才所言,二人还有嫌隙。

此前谢琰出任徐州刺史,镇京口时,可是被自己压制地死死的。

无事献殷勤,定有所图!

但想到如今处境,刘牢之又微微一叹,即便他知道谢琰目的不纯又如何,渡过此关才是当下关键。

此乃阳谋,无解。

刘牢之毫不避讳众人:“在场诸将领皆是局中人,还请谢内史直言相告,解我等燃眉之急。”

“当然,谢内史若有需要我等的地方,自当鼎力相助!”

刘牢之不打算兜圈子,现在是他有求于人,打哑谜、耍心机,只会误了自己。

“刘将军爽快!”

谢琰微微一笑,随后目光自刘牢之开始,从左到右,依次扫过诸北府将领,直至最后一人,吊足了众人胃口。

谢混忍不住心里诽谤,论装逼,还得是自己这便宜父亲。

刘牢之额头青筋直跳,但也只能耐着性子,忍受谢混“霸凌”。

还是那句话,有求于人,就要有伏低做小的觉悟。

或者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谢琰过足了眼瘾,也算报了当初任徐州刺史时,受的这些人的鸟气。

“刘将军及诸位将领,此次朝廷问责,无非是你们私自发兵,以及京口被破。”

说到这里,谢琰便暂时停了下来,给众人思考时间。

片刻后,在场众人皆相继点头赞同,刘牢之也认同。

虽然吴郡军事是他在都督,私发问题其实也不大。但是,凡事都有一个但是,他败了,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唯结果论,哪个时代都通行。

谢琰见思路达成一致,继续道:“在谢某看来,两个问题轻而易举便能解决。”

“其一,谢某可表奏朝廷,言是我见贼寇凶猛,主动请刘将军增援。”

“其二,京口城破,是我与刘将军为歼灭敌寇,主动布下的诱敌计谋!”

这次为体现诚意,他没在吊人胃口,一口气说完。

听到这番说辞,刘牢之凝神思索片刻后,抚掌大笑:“哈哈哈哈!谢内史言之有理,你我二人为正常军事增援,又共同谋略用计歼敌,此乃通力合作典范!”

其余北府将领,亦是喜形于色。

如此一来,众人非但无过,还有大功!

对谢琰的解决之策,刘穆之、刘宣之倒没多大惊诧,顶多是觉得自己怎么没想到。

毕竟官字上下两张嘴,官官相护,才是官场经久不衰的主旋律。

浸淫官场弥久的他们,早已见怪不怪。

谢混更不用说了,这本就是两父子共同商议的。

倒是蒯恩、到彦之、谢方明、檀氏兄弟、沈氏兄弟等一众官场菜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也震惊于这些当官的,真是胆大包天。

如此弥天大过,居然能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谢琰抚须微笑,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样,眼神一瞬不瞬盯着刘牢之。

同时,心中自得:尔等粗野匹夫,被吾儿玩弄于鼓掌,还要感恩戴德,着实笑煞我也!

不一会儿,刘牢之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

“那不知谢内史有何要求?”

现在是他投桃李报的时候了。

“简单,只需刘将军及诸位将领,支持我谢氏在三吴做一件事即可!”

“何事?”

“建立南府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