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烟火里的笨拙与甜(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年我变沉默的时候》最新章节。
闹钟在六点十五分准时响起时,我闭着眼摸过手机按掉,指尖划过屏幕的瞬间瞥见锁屏上堆积的微信消息——有工作群的@全体成员,有妈妈群的接龙通知,还有老师发来的食谱预告,红点点像一群吵着要 attention 的小蚂蚁,可我连点开的力气都没有。最近这两天,日子像被按了快进键,我像个上了发条的陀螺,从睁眼那一刻起就没停过转,手机更是成了纯粹的“闹钟+接娃工具”,连刷条朋友圈的空隙都找不到。
周一到周三每天要变着花样给他们准备早餐又要收拾菜园,又要洗衣服,每天真是头都大了,出去买东西还要告诉他们好好做题回来我要检查。
回到家时,儿子已经把作业都写完了,正坐在沙发上等着我。我拿起作业本检查,看着他工工整整的字迹,忽然觉得这两天的忙碌好像都有了意义。等把他哄睡后,我终于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点开手机翻了翻,才发现好多消息都没回复,朋友圈里朋友们分享的日常也都错过了。
我靠在沙发上叹了口气,忽然想起上周答应儿子们要给他做包子吃,这两天一直忙着工作和辅导作业,早就把这事抛到了脑后。
今天终于不那么忙了,早上送完孩子去学后,我特意去超市买了面粉、酵母和豆沙馅,准备兑现对儿子的承诺。其实我手挺笨的,平时很少做面食,上次尝试发面还是去年过年,结果面没发起来,蒸出来的馒头硬得像石头,源源还开玩笑说“妈妈做的馒头能当积木玩”。这次决定做包子,心里其实没底,只能提前在网上找了详细的教程,一步一步地记在纸上,生怕漏掉哪个步骤。
回到家后,我把面粉倒进大盆里,按照教程上的比例加了温水和酵母,然后开始揉面。面团刚开始黏糊糊的,粘得满手都是,我按照教程上说的“三光”原则——盆光、面光、手光,不停地揉啊揉,胳膊很快就酸了。
揉了大概十分钟,面团终于变得光滑了,我把它放进盆里,盖上保鲜膜,放在温暖的阳台上发酵。教程上说发酵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我每隔十分钟就跑去看一眼,看着面团慢慢变大,心里还挺期待的。
一个小时后,我掀开保鲜膜,发现面团已经发得很大了,用手指按下去,能留下一个浅浅的坑,不会马上回弹——看来第一步成功了!我把发好的面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揉了揉,排出里面的空气,然后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剂子。
接下来就是擀皮了,我拿起一个小剂子,用擀面杖擀了起来,可擀出来的皮不是厚的地方太厚,就是薄的地方太薄,有的甚至还破了个小洞。我只好把破了的皮重新揉成剂子,再擀一遍,反复试了好几次,才勉强擀出几个像样的皮。
包豆沙馅的时候就更狼狈了。我舀了一勺豆沙馅放在皮中间,然后试着把皮的边缘捏在一起,可刚捏好一边,另一边的馅就漏了出来,弄得满手都是豆沙。
我赶紧用纸巾擦掉,重新舀了少一点的馅,小心翼翼地捏着,这次终于没漏馅,可包出来的包子歪歪扭扭的,一点都不好看。我看着案板上那些“丑包子”,忍不住笑了,心想:算了,丑就丑点吧,只要能吃就行。
把包子放进蒸锅后,我又按照教程上的说法,让包子二次发酵十分钟,然后再开火蒸。蒸包子的二十分钟里,我一直守在蒸锅旁边,闻着从锅里飘出来的面香味,心里还挺紧张的,生怕这次又失败了。
终于,时间到了,我关掉火,等了两分钟才掀开锅盖——包子虽然没有外面卖的那么饱满好看,有的还塌了下去,但至少没有变成“石头”,闻起来还有淡淡的面香和豆沙的甜味。
下午源源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到了包子的香味,他跑到厨房问我:“妈妈,你是不是做包子了?”我笑着点点头,把刚蒸好的包子端出来,说:“你尝尝,就是有点丑。”小儿子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一口,眼睛一下子亮了,说:“妈妈,好好吃啊!比外面卖的还好吃!”这时老公也下班回来了,他拿起一个包子尝了尝,笑着说:“不错啊,比上次的馒头进步多了,虽然样子丑了点,但味道挺好的。”
我们一家四口口坐在餐桌旁,吃着我亲手做的“丑包子”,小儿子还不停地跟我们说学校里发生的趣事,老公则跟我聊起今天工作上的小事,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看着他们吃得开心的样子,忽然觉得,其实生活就像我做的包子,不一定非要完美,就算笨拙一点、不那么好看,只要有家人的陪伴和理解,就能品出最甜的味道。
晚上孩子睡着后,我坐在客厅里,看着窗外的月光,想起这两天的忙碌和今天做包子的经历,忽然觉得很满足。原来生活不需要一直匆匆忙忙,偶尔慢下来,做一顿不那么完美的饭,和家人一起分享,就是最幸福的事。
我拿起手机,给朋友发了条消息:“今天做了包子,虽然丑,但很好吃,下次有空给你带几个尝尝。”然后放下手机,靠在沙发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