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先抓螃蟹土龙补贴家用(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75,从养海蜇开始发家》最新章节。

方家村是个小渔村,一共有五个生产队,方家村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

合起来差不多有三四百户人家。

村子房子都是依山而建,一面靠山,一面靠海。

关上门,方回大步离开院子,出门左拐,依旧是那条熟悉的崎岖山路。

方回家在半山腰。

1975年,还是以挣工分按劳分配为主,这个时间节点,私人是不允许做生意的,买卖都要经过供销社。

不仅如此,买米面粮油...生活物资,有钱不行,又有钱又有票才能买到。

当然,制度是制度。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每个时代都会有人在制度上灵活游走。

循规蹈矩的人只能赚个温饱,刀尖上跳舞的才能大富大贵。

方回迎着朝阳去海边的路上,已经在盘算如何白手起家了。

重生之前,沈微受辱跳海一尸两命,方回当时还拍手叫好,可是一个月后无意中得知真相,与隔壁二哥家一刀两断,离开方家村,从此走上了经商之路。

他先是来到了县城做起了小生意,买卖肉票粮票,私贩香烟,舶来品等等积累了第一桶金,然后他就去了更远的地方,开始发家,一直成为繁华国际大都市海城首富。

只是,他再也没有回到方家村。

如今沈微怀孕,需要人照顾,就目前而言他自然不会离开方家村去县城。

所以,要想赚到钱,让沈微吃的白白胖胖就得打大海的主意。

老祖宗的智慧,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他不由得加快脚步,眼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找王桂花算账,是抓鱼抓蟹拿到镇子上供销社卖掉,换点小钱买米买面买肉补贴家用。

至于做生意,不急的,他上辈子起起伏伏,门道多呢。

半个小时后。

方回来到红树林,七十年代的天很蓝,一望无垠,有几片薄薄的白云漂浮在空中,海水也很蓝,十分清澈,远远看去,水天相接,蔚为壮观。

“还是这会儿的空气干净啊。”方回感叹了一句。

他脱掉军绿色解放鞋,抽出两根鞋带放在口袋,露出了两个破了洞的袜子,脚指头正在打架。

无奈摇摇头,家里太穷了。

不仅是他家穷,很多人家都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夜里饿醒就靠喝井水抵挡饥饿。

不过他混不吝,上山抓野鸡,下海抓鱼,加上二哥接济,饿肚子次数很少。

就是可怜了沈微。

港城虽说是一座海滨城市,方家村靠海,可是靠海为生的村民还是很少的。

首先就是交通问题,海鱼打上来之后死的很快,要是不快点运输到镇子上供销社卖掉,就不能吃了。

其次就是没有啥趁手的工具,出海打渔得有渔船和渔网,纵观整个方家村一队七八十户人家,只有村头老村长家有一艘破旧小渔船。

还是手动挡。

最后就是固有思想,读书人少,信息传播渠道也有限,公家说啥就是啥。

方回经常上山下海,手脚麻利而又轻盈,红树林水面不深,刚没过脚背,每一步落下都很轻,不发出太大的动静,以防惊扰到出来觅食的大青蟹。

仔细找了五六分钟之后,方回忽然眯了眯眼睛,前方不远处一根腐烂的树桩下藏着一只海碗大的大青蟹。

大青蟹肉很足,也很香甜,拿到供销社肯定能卖一个不错的价钱。

两毛钱一斤稳了。

方回抬腿轻轻逼近,到了跟前,一米长的大铁签子快准狠摁住了大青蟹的蟹背,让它动弹不得。

不过大青蟹婴儿小臂粗的钳子夹住铁签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

他嘿嘿一笑,从口袋掏出鞋带,三下五除二就把大青蟹绑好,在手里掂量几下,起码两斤重,扔进编织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