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抉择之路(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少年眼中闪过光彩:"是的,大人。我能心算三位数乘法,还略通几何原理。"

林焱佯装惊讶:"哦?那我考考你。三百二十七乘以五百四十三等于多少?"

少年闭眼思索片刻,迅速答道:"十七万七千五百六十一。"

杨明在旁暗中验算,惊讶地点头:"答案正确!"

"不错。"林焱微笑,"再来一题。一个圆的半径是七尺,求其面积。"

少年略一思索:"面积应为一百五十四尺有余。"

"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呢?"林焱继续问道。

"一百五十四点七七尺。"少年自信地回答。

杨明再次点头:"答案精确无误!此子天资聪颖!"

林焱转向汪夫人:"夫人不必担忧。虽然令郎年纪尚小,但天资过人。博士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我会为他特设少年班,由杨明先生亲自教导。"

汪夫人喜极而泣:"多谢大人栽培!"

少年也兴奋不已:"多谢大人!我一定刻苦学习,不负重望!"

唐山长在旁感叹:"林大人广纳贤才,不拘一格,令人敬佩。此举必将吸引更多有志之士投身实学。"

林焱笑道:"博士科的宗旨就是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报考。"

众人回到院内,林焱吩咐方正学:"从今日起,博士科正式开始招生。设算学、天文、水利、机械、格物致知五科,各招十名学生。另设少年班和女子班,各招五名。一个月后统一考核,择优录取。"

"女子班?"方正学惊讶地问,"这...会不会太过激进?"

林焱坚定地说:"女子才智不输男子,只是缺乏施展机会。我朝女医已有传统,为何不能有女算学家、女天文学家?博士科既是创新之举,就不该被旧有成见束缚。"

徐正道捋须微笑:"林大人此举高明。女子入学,古已有之,只是近代礼教森严,才有所限制。若能恢复此传统,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吴子默也点头赞同:"据说西域某国的女子普遍识字习算,社会繁荣安定。我们若能借鉴,必有益处。"

方正学不再反对:"既如此,那就依大人之命。只是恐怕会引起更大非议。"

"非议算什么?"林焱笑道,"改革之路本就崎岖。只要方向正确,再多阻力也要前行。"

话音未落,赵全急匆匆走来:"大人,太子派人来了,说是请大人立即入宫。"

"太子?"林焱略一沉思,"他找我何事?"

"使者说,太子殿下对博士科极感兴趣,想详细了解。"

林焱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看来我们的改革已经引起上层关注。诸位,我去去就回。博士科招生工作继续进行,不得怠慢。"

唐山长凑近林焱,低声道:"林大人小心。太子此举,恐怕不简单。"

林焱微微点头:"唐山长放心,我心中有数。"

交代完毕,林焱随太子使者离去。路上,使者透露:"殿下对实学很感兴趣,尤其是天文算学。听说博士科招生,特意派我来请林大人详谈。"

林焱若有所思:"太子何时对实学产生兴趣的?"

"据说是前些日子偶然看到一本西域传来的天文学着作,深为折服。"使者解释道,"殿下说,若我朝也能掌握这些技术,必将强盛无比。"

林焱点头不语,心中却在盘算:太子突然关注实学,必有深意。是真心支持,还是另有所图?不管如何,这是个机会。若能争取太子支持,博士科必将更加稳固。

东宫已有人等候。林焱刚入内,便见太子迎面走来,面带微笑:"林爱卿来了,快请入座。"

林焱行礼:"臣参见殿下。"

"免礼,免礼。"太子热情地说,"今日请林爱卿来,是想详细了解博士科的设置。前日实学大会,朕观之甚喜,尤其是那些精巧器具,令人大开眼界。"

林焱恭敬回答:"博士科设立,正是为了系统传授这些实用技术,为国储才。"

"说得好!"太子赞许道,"朕一直认为,国家要强盛,必须与时俱进。这次博士科的设立,正合朕意。不知林爱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课程设置?"

林焱将博士科五大科目的内容一一道来,太子听得连连点头。待林焱讲完,太子突然问道:"林爱卿,若朕想推荐几名才子入学,不知可否通融?"

林焱心中一动:"殿下举荐之人,必是人中龙凤。只要通过考核,自当优先录取。"

"好!"太子满意地点头,"朕有几位幕僚之子,天资聪颖,尤其精通算学天文。待过两日,朕命他们前去报名。"

"臣恭候殿下推荐。"林焱表面恭敬,心中却越发警惕:太子为何突然对博士科如此热衷?难道与二皇子的暗中角力有关?

太子继续道:"博士科此举甚好,朕愿全力支持。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

"多谢殿下厚爱。"林焱拱手,"博士科初创,百事待举,确实需要上层支持。若殿下能在朝中为博士科说几句好话,将是莫大助力。"

"这是自然。"太子爽快地答应,"对了,林爱卿可知,二皇子近日也对博士科表现出极大兴趣?"

林焱心中一凛:"不知二殿下有何指示?"

太子意味深长地说:"二弟派人打探博士科详情,似乎也想推荐人入学。林爱卿须小心应对,莫要被人利用。"

林焱谨慎回答:"臣谨记殿下教诲。博士科乃陛下钦定,臣自当公正办理,不偏不倚。"

"林爱卿果然明事理。"太子微笑,"好了,今日就聊到这里。记住朕的话,有需要尽管提。"

林焱告退出宫,心中思绪万千。太子和二皇子突然对博士科感兴趣,必有深意。看来博士科已经成为朝中各派角力的新战场。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在夹缝中推进改革,需要更加谨慎。

回到国子监,林焱发现报名人数已超过预期。不仅有各地士子,还有不少民间能工巧匠。面对这些渴望改变命运的人们,林焱更加坚定了改革决心:无论前路多艰,也要为这些人创造机会,为大昌培养真才实学之士。

"大人,"方正学兴奋地报告,"首日报名人数已达三百余人,远超预期!尤其是算学和机械两科,报名最为踊跃。"

"很好。"林焱满意地点头,"事在人为,坚持下去,必会成功。"

正说话间,赵全急匆匆跑来:"大人,出事了!京城各大书院联名发布告示,声称凡报考博士科者,终身不得入其门墙!已有不少人因此退出报名!"

林焱面色不变:"意料之中。改革之路,从来都不平坦。"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方正学忧心忡忡。

林焱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既然他们要打压,那我们就反击!赵全,去请萧大人,我有一策,可破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