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破局策略(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正是。"林焱点头,"不过这对我们而言是好事。有了两位皇子的支持,明日早朝的阻力将大大减小。"

次日清晨,林焱早早来到宫门外,发现朝臣们已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以张德容为首,面色阴沉;另一派则以工部尚书为首,神情轻松。看来消息已经提前泄露,各方已有准备。

进入金銮殿,萧瑾已端坐龙椅之上,神色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凝重。

待众人行礼完毕,萧瑾开口:"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一道诏令要宣布。"说着,命内侍取出圣旨。

内侍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国之兴盛,在于人才。我朝历来重视教育,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培养了无数栋梁。然天下之学无穷,不应囿于一格。今特重设明理学院,与国子监并立,作为国家最高学府。明理学院设经义、史学、诗文、算学、天文、水利、机械、格物致知、译学九科,广纳天下英才,不分男女。唐山长任院长,徐正道任副院长。即日起开始筹建,三月内正式开学。钦此。"

诏令一出,朝堂哗然。张德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陛下!此事关乎国本,万不可轻率决断!明理学院若与国子监并立,岂非动摇祖制?更有甚者,竟允许女子入学,实乃有伤风化!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附议!"礼部尚书也站了出来,"国家最高学府历来只有国子监一所,若再立明理学院,必将引起士林动荡!"

一连十几名官员纷纷表示反对,场面一度混乱。萧瑾面不改色,待声音稍歇,才开口道:"诸位爱卿的忧虑,朕已考虑过。然国家发展,不能固步自封。明理学院的设立,正是为了弥补国子监之不足,培养更多类型的人才。至于允许女子入学,古已有之,何来有伤风化一说?"

"陛下!"张德容不依不饶,"明理学院一旦设立,必将分散国家资源,影响国子监发展。更有甚者,恐怕会导致学术分裂,士林对立!"

林焱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言。"

"林爱卿请讲。"

"明理学院与国子监并立,非但不会分散资源,反而能优势互补。"林焱侃侃而谈,"国子监专注传统经学,培养通晓经义的士人;明理学院则侧重实用之学,培养精通实务的人才。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国育才。至于资源问题,明理学院将主要依靠社会捐助,减轻国家财政负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工部尚书也出列支持:"陛下,臣赞同林大人之言。我朝近年来工程建设频频受阻,正是因缺乏精通实务的人才。明理学院若能培养此类人才,必将大大提升国力。"

户部尚书也表态:"陛下,臣认为此举利大于弊。明理学院若能培养精通算学的人才,我户部账务处理将更加高效。"

众人正争论不休,太子突然出列:"父皇,儿臣有一言。"

萧瑾略显意外:"太子有何见解?"

"儿臣认为,明理学院的设立,乃是顺应时代潮流之举。"太子侃侃而谈,"实学大会上那些奇妙器具,已经证明了实用之学的价值。我朝若能重视实学,必将更加强盛。儿臣全力支持此事。"

太子话音刚落,二皇子也站了出来:"父皇,二儿子也支持明理学院的设立。实学兴邦,乃是大势所趋。与其让民间自行摸索,不如由朝廷主导,系统培养人才。"

见两位皇子都表示支持,反对声顿时弱了不少。老太师这时缓缓起身:"老夫也有一言。"

全场立刻安静下来。

"明理学院之设,看似激进,实则合乎时宜。"老太师沉稳有力地说,"我朝立国已久,正是到了改革创新的时候。若一味守旧,恐怕会被时代抛弃。况且,明理学院并非要废除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如此看来,有何不可?"

有了老太师的支持,再加上两位皇子的站队,反对派已经明显势弱。萧瑾趁势宣布:"朕意已决,明理学院即日起开始筹建。唐山长、徐正道即刻上任,全力推进此事。林爱卿全程督导,确保顺利进行。"

"臣等遵旨!"林焱等人齐声应和。

早朝结束后,太子将林焱单独叫到一旁:"林爱卿此计甚妙,一举破解书院联合抵制之局。不过,接下来的路恐怕更难。"

林焱拱手:"多谢殿下提醒。臣自当小心应对。"

"朕会全力支持你。"太子低声道,"不过有一事需提醒:二弟似乎对明理学院格外上心,你要多加防范。"

"臣谨记在心。"林焱谨慎回答。

离开皇宫,林焱直接前往专门腾出的一处宅院——这里将是明理学院的临时所在,直到正式校舍建成。

院内,唐山长、徐正道等人已在等候。看到林焱进来,唐山长兴奋地迎上前:"林大人,我们成功了!"

"这只是第一步。"林焱示意大家冷静,"眼下首要之务,是尽快招生、组建师资队伍、制定教学大纲。有了学生,明理学院才算真正立足。"

"已经有不少人前来咨询报名事宜。"唐山长高兴地说,"消息传出后,反响比预期还要热烈。"

徐正道也点头:"老朽已着手编撰《格物致知》教材,预计一个月内完成初稿。其他各科教材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中。"

"很好。"林焱满意地点头,"我们要把明理学院办成真正的一流学府,让那些反对者亲眼看到实学的价值。"

正说话间,一名侍卫匆匆走来:"大人,门外有位年轻女子求见,自称精通算学,想要报考明理学院。"

林焱笑道:"请她进来。"

片刻后,一位身着素衣的女子被引入院内。她约莫二十岁左右,容貌清秀,举止端庄,却带着几分坚定。

"小女子苏雨,"女子行礼道,"听闻明理学院允许女子入学,特来报名。"

"苏姑娘精通何学?"林焱问道。

"算学和天文。"苏雨答道,声音清脆而自信,"家父曾是天文台算学家,不幸早逝。小女子自幼跟随学习,略通算术和天象推演。"

林焱眼前一亮:"可否展示一二?"

苏雨从怀中取出一本薄册:"这是小女子所着《定理推演法》,记录了几种简化复杂计算的方法。"

林焱接过翻阅,越看越惊讶:"这些方法十分精妙,远超寻常算学!苏姑娘才学非凡,正是明理学院需要的人才。"

苏雨微微一笑:"大人过奖。只是,小女子担心,即使明理学院允许女子入学,世人恐怕也难以接受。"

"天下自有公道。"林焱坚定地说,"只要你真有才学,终会得到认可。明理学院正需要你这样的优秀女子,打破世俗偏见,为后来者开路。"

苏雨眼中闪过坚定之色:"如此,小女子愿意一试。"

"好!"林焱拍板,"苏姑娘即日起就在明理学院任教,专职算学一科。同时,你也是明理学院的第一位女学生。"

苏雨激动地行礼:"多谢大人栽培!小女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重托!"

唐山长和徐正道也露出赞许之色。林焱心中暗喜:第一位女教习已经到任,明理学院的变革之路正在稳步推进。

当天晚上,林焱召集唐山长、徐正道、苏雨等人,商议明理学院具体事宜:"各位,虽然今日朝堂一战告捷,但反对势力不会轻易罢休。我们必须快速行动,尽快让明理学院真正运转起来。"

"林大人有何指示?"唐山长问道。

"三件事。"林焱竖起三根手指,"第一,加快招生,一个月内务必招满学生;第二,完善各科教材,确保开学即可使用;第三,筹建实学馆,为毕业生提供出路。"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各自分工,全力推动明理学院的筹建工作。

正当众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赵全匆匆走来:"大人,不好了!各大书院联名上书朝廷,称明理学院有违祖制,要求立即撤销!"

林焱冷笑一声:"意料之中。让他们折腾去吧,明理学院既已获得陛下首肯,岂是他们能轻易动摇的?我们只管做好自己的事,用实际成果说话。"

"还有一事。"赵全压低声音,"据密报,礼部和几位大臣正在秘密策划,准备在明理学院开学之日制造混乱,以证明此举有违民意。"

林焱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原来如此。既然他们要玩,那就陪他们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