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预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你认识郑先生的父亲?"林焱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又带着几分好奇。
玉衡子神情复杂:"郑大器与老道有二十年交情,当年我们共同研究天象变化,推算历法。他精通算学,而我则熟悉星象运行,二人相得益彰。可惜,十年前他因预言天变,被诬为妖言惑众,遭到流放。"
林焱心中一震:"原来如此。难怪郑天机初入明理学院时,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
"不知郑天机可在学院?"玉衡子问道。
"在的。正在教授学生推算日食。"林焱思索片刻,决定先探探这位道长的底细,"不过道长突然造访,又提起郑大器的往事,恐怕来意不止是简单拜访吧?"
玉衡子深深看了林焱一眼:"林大人果然慧眼如炬。老道此来,确有要事相告。郑大器当年预言的天变,即将应验。"
"何谓天变?"
"天象异常,必有大事。"玉衡子神秘地说,"老道近日观星辰,发现紫微垣中客星闪烁,兼之太白逆行,乃国之大变之兆。郑大器当年正是预言了这一天象,才惹来杀身之祸。"
林焱眉头紧锁:"道长此言可有实据?"
"林大人若不信,可请郑天机一同推算。"玉衡子平静道,"以他的学识,必能验证老道所言不虚。"
林焱沉思片刻,起身道:"既如此,请道长随我去见郑先生。"
二人来到天文教室,只见郑天机正带领学生们观测日影,记录数据。见林焱带人进来,连忙行礼:"大人。"
"郑先生,这位是玉衡子道长,说与令尊相识。"林焱介绍道。
郑天机闻言大惊,仔细打量玉衡子,忽然双膝一软,跪地行礼:"弟子郑天机,拜见师叔!"
"快起来。"玉衡子扶起郑天机,感慨道,"你长得真像你父亲。"
"师叔,家父他..."郑天机声音哽咽。
"你父亲身在南疆,虽受流放之苦,但性命无忧。"玉衡子低声道,"他让我来找你,因为那件事,就要发生了。"
郑天机脸色大变:"师叔是说,天象异变?"
"正是。"玉衡子点头,"你父亲当年预言的十年之期已到,紫微垣中客星已现,太白逆行,天下将有大变。"
郑天机立刻转向林焱:"大人,可否借用明理学院的观星台一用?我需要亲自验证这一天象。"
林焱点头:"自无不可。"转向学生们,"今日课程暂停,你们先回去复习。"
学生们退下后,林焱、郑天机和玉衡子来到明理学院的观星台。这座观星台是郑天机主持修建的,配备了多种天文观测仪器。
"需要等到夜晚才能观测星象,不过我们现在可以先推算。"郑天机取出几本厚厚的天文历法书,又拿出自己的观测记录,开始与玉衡子一同计算。
林焱在一旁静静等候,心中思索:若天象真有异变,预示国家大变,此事关系重大,不可不慎。
半个时辰后,郑天机一拍桌子,脸色凝重:"师叔所言不虚。根据我这半年的观测记录,紫微垣中确实出现了异常亮度的客星,而太白(金星)也有逆行之象。按照古籍记载,此乃国运之变的先兆。"
"会有什么变故?"林焱问道。
玉衡子与郑天机对视一眼,郑天机沉声道:"根据历代天象记录,紫微垣为帝王之宫,客星闯入,意味着帝王之位将有变动。太白逆行,更是兵革四起之象。结合起来,恐怕..."
林焱心中一凛:"你是说,将有夺嫡之争,甚至兵戎相见?"
"不仅如此。"玉衡子补充道,"郑大器当年推算,这次天象变化预示的不只是简单的皇位更迭,而是整个国家命运的转折点。若处理不慎,甚至可能导致国破家亡。"
"如此严重?"林焱眉头紧锁。
"老道不敢妄言。"玉衡子正色道,"但天象变化从不欺人。古往今来,每逢紫微垣异象,必有王朝更迭或重大变革。"
林焱沉思片刻:"此事关系重大,我需详加考虑。郑先生,请继续观测记录,若有新的发现,立即告知。"
"大人放心。"郑天机肃然应允,"弟子定当尽心尽力。"
林焱又转向玉衡子:"道长远道而来,想必还有话要说?"
玉衡子意味深长地看了林焱一眼:"林大人智慧过人,老道自然不必藏着掖着。郑大器让我带话,说'明理可救国'。他认为,实学之道若能广泛传播,或可改变国家命运。"
"实学救国?"林焱若有所思,"此言倒是与明理学院宗旨相合。"
"不止如此。"玉衡子压低声音,"郑大器还说,林大人与当今天子皆是关键人物,国家未来命运,全看二位如何抉择。"
林焱心中一震:"令人费解。"
"天机不可泄露太多。"玉衡子神秘一笑,"该说的老道已经说了,接下来就看林大人自己的选择了。"
送走玉衡子后,林焱独自一人在书房中踱步沉思。今日得知的天象异变,以及郑大器的预言,都让他心中不安。若真如玉衡子所说,国家将面临巨大变故,那么作为朝廷重臣,他应当如何应对?
正思索间,赵全匆匆进来:"大人,宫中来人,陛下召见。"
"这么急?"林焱连忙整理衣冠,随使者入宫。
御书房内,萧瑾正在翻阅一本古籍,见林焱进来,示意他靠近:"林爱卿,你可知这是什么?"
林焱看清书名,心中一震:《天象志》,正是记载历代天象异变的典籍。莫非陛下也发现了天象异常?
"回陛下,这是记载天象变化的古籍。"
萧瑾点头:"朕近日得知,有天文学者观测到紫微垣有异象,太白逆行。按古籍记载,此乃国家动荡之兆。你对此有何看法?"
林焱不敢隐瞒:"臣刚得知此事不久。明理学院天文教习郑天机和一位道人玉衡子,确认了这一天象变化。据他们所言,此乃国运之变的先兆。"
"果然如此。"萧瑾神色凝重,"朕已命钦天监详加观测,果然发现异常。历代帝王最忌天象异变,因为它往往预示着重大变故。"
"陛下打算如何应对?"
萧瑾沉吟片刻:"依照惯例,遇到天象异变,历代帝王多会下诏自责,减膳罚俸,以示对天意的敬畏。不过朕认为,与其消极应对,不如主动求变。"
"主动求变?"
"是的。"萧瑾目光坚定,"天象预示变革,那朕就主动变革。近日朕一直在思考一件事:何以历代王朝都难逃衰亡?根本原因是什么?"
林焱思索道:"或许是制度问题。当制度不再适应时代发展,国家自然会走向衰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