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潜伏(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林焱在漆黑的密道中疾行,左手紧握《谢氏铸典》,右手拿着谢铸给的木盒。身后隐约传来打斗声和喊叫声,显然谢铸正在与袁世对峙。

"必须尽快离开,不能让《铸典》落入袁世之手。"林焱心中暗忖,加快脚步。

密道蜿蜒曲折,时而上升,时而下降,显然是谢铸精心设计,为的就是迷惑追兵。约莫行了半个时辰,前方隐约出现亮光。林焱谨慎靠近,发现是一处隐蔽山洞出口,被茂密的灌木遮掩。

林焱小心拨开灌木,确认四周无人后,迅速钻出。借着月光,他辨明方向,朝与东厂密探约定的会合地点赶去。

山谷中,陈巧带领剩余密探焦急等待。见林焱平安归来,众人松了一口气。

"大人,您终于回来了!我们听到铸炮坊那边有骚动,正担心您的安全。"陈巧迎上前来。

林焱神色凝重:"袁世亲自到了铸炮坊,差点与我正面相遇。多亏谢铸相助,我才得以脱身,还带出了这两样东西。"

他展示了《谢氏铸典》和木盒,简述了与谢铸相见的经过。

"谢铸愿意帮我们?"陈巧惊讶道。

"他内心始终是大永昌人。"林焱解释,"只是因家族冤案,一时被仇恨蒙蔽。如今得知袁世的真实意图,已有所醒悟。"

"那他现在如何?"

林焱叹息:"为掩护我撤退,主动留下拖住袁世。恐怕情况不妙,袁世不会轻易放过他。"

"我们要回去救他吗?"

林焱摇头:"不行。铸炮坊戒备森严,袁世又亲自到场,贸然行动只会陷入重围。况且,谢铸是为了这本《铸典》才冒险相助,我们若再贸然冒险,反倒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那接下来怎么办?"陈巧问。

林焱沉思片刻,果断道:"分头行动。我带《铸典》连夜返回京城,交给陛下;你带几个心腹,继续监视铸炮坊,了解谢铸的下落和袁世的动向。如有异常,立即通报。"

陈巧应命而去,带领数名精锐密探埋伏在铸炮坊附近。林焱则带着其余人,星夜兼程返回京城。

途中,林焱抽空查阅了《谢氏铸典》和木盒中的设计图。《铸典》记载了谢家数百年来的铸造秘技,从普通兵刃到精密机关,无所不包。后半部分则是谢铸近年来对火器的研究,详细记录了各种火器的制造工艺和改进方向。

而木盒中的设计图更是惊人,包含了数种前所未见的火器构造,其中尤以一种名为"神威炮"的设计最为精妙——它采用特殊阀门控制火药燃烧速度,大幅提升射程和威力;同时通过精密机簧调整仰角,实现精准打击。按谢铸的估算,此炮射程可达千步,足以改变战场格局。

"有了这些,我朝火器研发将大幅领先。"林焱心中暗喜,更加坚定了尽快返京的决心。

一路星夜兼程,三日后,林焱终于抵达京城。他立即觐见萧瑾,将《谢氏铸典》和设计图呈上,并详述了铸炮坊之行的经过。

萧瑾仔细翻阅《铸典》,啧啧称奇:"谢家铸艺果然名不虚传,尤其是这些火器设计,远超朕的想象。"

"陛下,"林焱正色道,"如今我们得到了谢铸的技术,应当立即大规模研制新式火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萧瑾点头:"准奏。朕即刻下令,扩建火器研制中心,招募更多工匠,全力生产新式火器。另外,有关谢铸的事,朕也会密令边防将领留意,若他能逃脱,务必妥善安置。"

"臣遵旨。"林焱告退后,立即前往火器研制中心,将《谢氏铸典》和新设计交给袁大匠,并说明情况。

袁大匠接过《铸典》,如获至宝:"老朽在铸造一道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却不及谢家一半功力。有了此书,再加上这些新设计,我们的火器研发定能更上一层楼!"

"时间紧迫,"林焱叮嘱,"你立即组织人手研究,尤其是这'神威炮',务必尽快制造出样品。同时,扩大'连珠炮'的生产,优先装备火器营。"

袁大匠应诺,迅速召集得力弟子,开始研究新设计。林焱则转至另一处,查看火器生产情况。

山谷中的火器研制中心已大为扩展,工匠人数增至千人,冶炼炉增至二十座,日夜不停生产各类火器。林焱巡视一圈,满意地点头,随即召集各部负责人,部署下一步工作。

"根据最新情报,敌人可能在近期发动大规模进攻。"林焱严肃道,"我们必须加快生产速度,确保前线部队装备充足。一个月内,我要看到至少一千具'连珠炮'和五十门'神威炮'!"

各负责人纷纷表示,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正当林焱准备离开时,一名信使匆匆赶到,递上一封加急密信。拆开一看,林焱神色一凝——西南边境告急,敌军突发大规模进攻,使用大量火器,我军节节败退!

"情况比预想的更紧急。"林焱立即返回皇宫,向萧瑾汇报。

萧瑾闻讯大惊:"西南怎会突然变成主攻方向?"

"陛下,"林焱分析道,"这很可能是袁世的策略。他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谢铸的技术,担心北疆和西域的优势不再,故意调转矛头,袭击我们防备较弱的西南。"

"那依爱卿之见,当如何应对?"

林焱沉思片刻:"目前火器营主力集中在北疆和西域边境,西南兵力相对薄弱。臣建议立即抽调火器营一部分精锐,火速增援西南;同时,加紧新式火器的生产和运送,确保前线补给。"

萧瑾点头:"准奏。另外,朕会亲自督促各部门全力配合,确保火器生产不受阻碍。"

得到皇帝支持,林焱立即行动起来。他调派火器营两千精锐,由经验丰富的副统领率领,携带大量火器,星夜驰援西南;同时,安排快马传令各地驿站,确保火器运送畅通无阻。

数日后,陈巧从北疆送来最新情报:谢铸与袁世激烈对峙后被擒,但并未被立即处死,而是被严密看管,继续为袁世研制更先进的火器。袁世已经察觉《谢氏铸典》丢失,大为震怒,下令全面戒严,同时加快火器生产,似乎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

"谢铸还活着。"林焱沉吟道,"这是个机会。若能将他救出,对我朝火器研发将大有裨益。"

"可铸炮坊戒备森严,谢铸又被严密看管,如何救人?"陈巧问。

林焱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声东击西。正好我们要反击西南入侵,可派一支精锐偷袭铸炮坊,不求攻占,只求引起混乱,趁机救出谢铸。"

陈巧会意,立即着手准备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袁大匠带来好消息——第一门"神威炮"试制成功,威力果然惊人,射程超过千步,命中率极高。接下来只需优化生产工艺,即可批量制造。

"太好了!"林焱振奋道,"立即开始批量生产,首批成品立刻运送西南前线。同时,加快'连珠炮'的改进,我需要更轻便、更易操作的版本,适合山地作战。"

袁大匠应命而去,组织工匠日夜赶工。火器研制中心一片繁忙景象,各类火器不断生产出来,源源不断运往前线。

十日后,西南前线传来喜讯——火器营精锐抵达后,迅速扭转战局,成功阻止了敌军的进攻。更令人振奋的是,首批"神威炮"也已抵达,正在部署中。

林焱闻讯大喜,立即向萧瑾汇报。萧瑾龙颜大悦,下令嘉奖有功将士,同时拨付更多资源,支持火器研发和生产。

"陛下,"林焱趁机提议,"我们不能只守不攻。既然西南战局已稳,臣请求陛下批准,实施'声东击西'之策,出其不意攻打铸炮坊,切断敌人火器来源。"

萧瑾略一沉思:"此计可行。不过,爱卿此行目的是救出谢铸,还是摧毁铸炮坊?"

"两者兼顾。"林焱解释,"谢铸若能归顺,对我朝火器研发大有裨益;铸炮坊若能摧毁,则可大幅削弱敌人实力。不过,若两者不可兼得,臣会优先考虑救人。毕竟,人才难得,工坊可以重建。"

萧瑾颔首:"爱卿考虑周全。准奏。朕会下令边军配合,提供必要支援。不过,此行凶险,爱卿要多加小心。"

林焱躬身谢恩,随即开始部署行动。他调集东厂最精锐的密探,组成特别行动队;同时,从火器营抽调一支百人小队,装备最新式火器,作为突击力量。

行动前夜,林焱召集所有参与者,详细说明计划:

"此次行动分三步:第一步,火器营小队从正面发起佯攻,吸引铸炮坊主力;第二步,我率领特别行动队从密道潜入,救出谢铸;第三步,放火焚烧铸炮坊核心区域,切断敌人火器供应。"

他特别强调:"记住,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救人,其次才是破坏设施。一旦成功救出谢铸,立即撤离,不要贪功冒进。"

众人领命,各自准备。临行前,林焱又收到一个重要情报——袁世已离开铸炮坊,前往西域某国,似乎在策划更大阴谋。

"看来时机正好。"林焱对陈巧道,"趁袁世不在,突袭铸炮坊,既可救出谢铸,又能打乱敌人部署,一举两得。"

次日拂晓,行动开始。火器营小队从铸炮坊正门方向发起猛烈攻击,新式"连珠炮"威力惊人,很快引起敌军全面戒备。趁乱,林焱带领特别行动队,从上次谢铸指引的密道潜入。

密道仍然隐蔽安全,众人顺利抵达工坊内部。然而,内部布局已有变化,显然是袁世发现密道后进行了调整。林焱凭借过人记忆,辨别方向,很快找到了关押谢铸的地方——一间戒备森严的特殊工坊。

"六名守卫,两人一组轮换,每刻钟交接一次。"林焱观察后低声道,"我们需要找准时机,一击即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