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边报(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命运之局之朝天的野望》最新章节。

战鼓轰鸣,震荡整个白沙河谷。林焱立于高处,俯瞰战场,举起令旗,大军随即如潮水般涌向袁世军营。

"避雷盾"部队冲在前列,盾牌在晨曦中泛着青铜冷光。当袁世军阵慌忙应战,投掷震天雷时,只见盾兵齐声呼喝,操控盾面特殊机关,竟将大部分炮弹弹回敌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袁世前军陷入混乱。

"神威炮,齐射!"林焱长剑一挥,两翼山坡上,数十门神威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划过长空,精准命中袁世军中火器阵地。

袁世急忙调整战术,命令大军压上。然而为时已晚,大永昌军队早已完成合围,四面八方涌来的士兵将袁世大军团团围住。

"切断他们的退路!"林焱下令,随即一队铁骑从侧翼杀出,直取袁世军后方。

战况急转直下,袁世军队节节败退。眼见大势已去,袁世亲率精锐护卫,从混乱中杀出一条血路,撤向北方。林焱见状,立即命令弓箭手集中火力,但终究未能阻止袁世脱逃。

战斗持续至午后,袁世大军已是全面溃败。统计战果,大永昌军歼灭敌军五万余人,俘虏三万,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包括数百枚未爆炸的震天雷。

林焱走在战场上,查看伤亡情况。总体而言,己方伤亡远低于预期,避雷盾的效果超出想象,大大减轻了震天雷的杀伤力。

"大人,袁世虽逃,但其主力已被歼灭,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张将军前来汇报,"我们要否继续追击?"

林焱思索片刻:"不必追击,稳固边境才是当务之急。袁世此人狡猾多变,未必没有后手。派出侦骑,密切监视敌军动向,防止他重整旗鼓。"

张将军领命而去,组织部队善后。林焱则亲自巡视各部,犒赏有功将士,安排伤员救治。

次日,当林焱正在整理战报准备送往京城时,一名斥候匆匆赶来:"大人,北方边境有异常情况!"

林焱放下手中文书:"何事?"

"北疆大汗札木合派使者前来,求见大人。"斥候禀报道,"使者称带有要事相商,事关两国安危。"

林焱眉头微皱:"札木合?他向来与袁世交好,此时派使者来,必有隐情。"略一思索,他决定:"传我军令,接见使者,但需严加戒备,防止有诈。"

不多时,一名身材高大、蓄着浓密胡须的游牧民族使者被带入大帐。使者单膝跪地,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道:"札木合大汗派臣前来,求见贵国皇帝,请求册封。"

"册封?"林焱有些意外,"你们大汗为何突然要求册封?"

使者从怀中取出一封信函:"大人请看,这是大汗亲笔信函,详述原委。"

林焱接过信函,仔细阅读。信中,札木合详细描述了袁世如何勾结西域各国,意图颠覆北疆各部落,建立傀儡政权。札木合起初被袁世花言巧语所惑,暗中支持其行动。但随着袁世野心日渐暴露,札木合察觉到危险,决定改弦更张,主动归附大永昌,寻求保护。

信末,札木合还提到,袁世逃脱后已前往西域某国,正在联络各方势力,准备卷土重来。

"这倒是意外之喜。"林焱思索着,将信函收好,对使者道:"札木合大汗的诚意,我会如实禀报陛下。不过封爵之事非同小可,需陛下定夺。你且在营中稍候,待我派人请示。"

使者点头应允,被安排在一处营帐休息,周围暗中布下重兵,监视其一举一动。

林焱随即召集心腹议事。范林率先发言:"大人,此事恐怕有诈。札木合向来与袁世勾结紧密,怎会突然变卦?"

"不无可能。"林焱沉吟道,"袁世为人阴险狡诈,待人刻薄。他得势时,札木合或许还能忍受;如今大败而归,札木合自然会另择明主。再者,如果袁世真如信中所说,意图控制北疆,札木合这个现任大汗自然是首要障碍。"

"那我们要否接受他的归附?"李通问道。

林焱思索片刻:"此事利大于弊。北疆诸部向来是我朝边患,若能收为己用,不仅可解北顾之忧,更能为我所用,牵制西域。"他做出决定:"我亲自返京,将此事奏明陛下,听候圣裁。"

安排好军务,林焱带着札木合的信函和几名心腹,星夜兼程返回京城。一路上,他不断思索札木合归附一事的利弊得失,以及如何应对袁世可能的反扑。

数日后,林焱抵达京城,立即觐见萧瑾,将边境战况和札木合归附一事详细奏报。萧瑾听闻大军大胜,龙颜大悦,当即下令庆功,并加封张将军为定北将军,统领北疆防务。

至于札木合归附一事,萧瑾思虑再三:"此事关系重大,朕需与众臣商议。爱卿先行休整,明日早朝再议。"

次日早朝,萧瑾将札木合归附一事公布于众。朝中大臣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保守派大臣严正反对:"陛下,北疆诸部向来狡诈多变,难以信任。接纳札木合,无异于引狼入室!"

改革派则支持接纳:"陛下,北疆若安,则我朝北部边境可高枕无忧。与其常年征战,不如怀柔为上。"

双方争执不下,萧瑾最终将目光投向林焱:"林爱卿以为如何?"

林焱上前一步:"陛下,臣以为可以接纳札木合归附,但需设立严格条件。"他展开早已准备好的方案:"第一,札木合必须亲自入朝觐见,表明诚意;第二,北疆需驻扎我朝军队,确保边境安全;第三,札木合需交出部分皇族子弟为质,以示忠诚。"

萧瑾点头赞许:"爱卿考虑周详。就依此策行事。"他随即命林焱起草诏书,接纳札木合归附,并赐封为北疆王,但附加林焱提出的三条件。

诏书拟定后,萧瑾亲自盖上御玺,派心腹大臣携带返回边境,宣示皇恩。同时,命令林焱着手拟定北疆军政改革方案,确保边境长治久安。

接下来的日子,林焱每日往来于各部衙门,与各方大臣商讨北疆政策。他提出一套全新的九边军制改革方案:将原有边军调整为九大军区,每区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统领各地防务;同时建立快速反应部队,配备火器营精锐,应对突发事件;更重要的是,在边境要塞建立火器制造厂,确保前线部队及时获得先进武器。

方案呈交后,引起朝中一片哗然。保守派大臣认为改动过大,恐影响军心;而改革派则全力支持,认为此举可大幅提升边防实力。

双方争论不休,萧瑾最终拍板:"林爱卿此策,正合朕意。北疆安危,事关国本,不可掉以轻心。就依爱卿所议,先在北疆试行,效果良好再推广各地。"

得到皇帝支持,林焱立即着手实施改革。他亲自挑选忠心可靠的将领担任各军区总兵,同时从火器营中抽调精锐,组建反应部队。在谢铸和袁大匠的协助下,边境火器制造厂也开始兴建,预计三个月内可投入生产。

正当改革如火如荼进行时,札木合派来的使者终于返回,带回了好消息:札木合接受册封,愿意遵守三项条件,并表示将亲自率领部落精锐前来觐见。

此消息传来,朝野为之振奋。萧瑾立即下令准备盛大仪式,迎接札木合到来。然而就在筹备过程中,东厂密探送来一份密报,令林焱心头一震。

"大人,"密探禀报,"据可靠消息,札木合此行另有目的。他表面归附,实则暗中与西域诸国保持联系,似有异心。"

林焱追问:"有何证据?"

密探呈上一封截获的密信:"这是从西域使者处缴获的,信中提到札木合将在入朝后寻找机会,刺杀陛下和朝中重臣,为袁世复仇。"

林焱仔细查看密信,确认无误后,立即前往皇宫,将情况禀报萧瑾。萧瑾闻言大惊:"竟有此事!爱卿可有应对之策?"

"陛下不必惊慌。"林焱冷静分析,"此事既是危机,也是机遇。我们可以将计就计,假装不知,引蛇出洞,一举捣毁札木合和西域的阴谋。"

"如何引蛇出洞?"萧瑾问道。

林焱展示计划:"首先,我们加强宫城防卫,但要做得隐蔽,不让札木合察觉;其次,假意减少陛下出行护卫,诱使札木合行刺;最后,在关键时刻,埋伏的禁军和东厂密探一举将其擒获。"

萧瑾思索片刻,点头同意:"就依爱卿之策。但朕的安全..."

"陛下放心,"林焱保证,"臣会亲自安排一切,确保万无一失。届时,陛下身边会有精锐禁军保护,札木合绝无得手机会。"

计划敲定,林焱立即着手布置。他命令东厂密探在札木合必经之路上设立多道检查点,严查随行人员和行李,确保没有大量武器偷带入京;同时,在宫城周围部署了大量弓弩手和火器营精锐,一旦有异动,立即反击。

数日后,随着札木合车队临近京城,朝中气氛愈发紧张。林焱亲自带队,在城外十里处迎接札木合。札木合身材高大威猛,骑在一匹黑色骏马上,身后跟着数百部落精锐,气势不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