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熙宁变法7(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直播通古代后,我把系统上交国家》最新章节。

这样可以抑制大商人扶持小商人。

但是要明白商业活动其实和土地是不一样的。

更多的学者都是觉得市易法其实阻碍了商品经济,尤其是政府干预市场之后。

而秦敏才的观点则是一般一般,那就是肯定里面好的地方,但是对坏的地方也不会一概而过。

好的地方自然是有的,那就是抑制兼并,利于商贾,以及平缓物价,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让下面的吏有收入增加。

这个立法宗旨是有进步意义的,只是利用政府力量强买强卖、变相专卖,以及高利盘剥,使得市易法的初衷没有说实现。

并且还对商品经济有了不少的破坏。

秦敏才在这里停下了,他手上拿了粉笔,很详细的以后世的经济学理论来和下面的人论证一下具体的情况。

他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些流程图,并且论证每一个步骤之间的关系。

上面的黑板上写着‘供给’——‘需求’

秦敏才也就是从这里入手给他们分析,“……其实论证到后面,大家也发现了市易法的本质,本质就是一种政府补贴,需要政府长期的投入资源,所以到了后面肯定难以维持,必将走向官营垄断获利的情况。”

下面的人经过秦敏才的分析之后,也明白了市易法的缺点在哪里,那就是只能够物价低并且少的时候增价,并不能够贵却少的时候损价,时间久了其实也和大商人垄断的危害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听到这里的人也小声议论了几声,甚至于有些人倒吸一口凉气,也有些人微微摇头满是惋惜。

接下来秦敏才从目的和思想上阐述熙宁变法为什么要实施,理论基础又是什么,以及经济政策和方针。

剖析得如此明确和深入,甚至于赵顼和王安石这些实施人都未必有这么了解。

并且十分深入,将史料之上的语言文字描述变成了大量的表格和数据,这也是古人不太擅长的。

这些表格和处理好的数据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出变法前后的经济变法情况。

之前秦敏才也说过了青苗法在运行的借贷和还贷时间太短,导致的物价波动,现在秦敏才也在这里详细分析了。

青苗法一共有四种借贷方式,分别是借钱还钱,借钱还斛,借斛还钱,借斛还斛。

借钱还钱这个很好说,那就是借出多少钱,还回来的时候多少钱加上二分利息。

比如说借1000文,还回来1200文。

借钱还斛,那就是借了1000文就相当于借了40斗粮食,还的时候要还48斗粮食。

那么是怎么得到40这个数量的?

那是根据十年里丰粮年的最低粮价来计算的,那一年的粮价是25文/斗。

可是你还了48斗,万一当年的粮价又跌了,那么这边收到粮食换成的钱实际上就是20文/斗的960文而已,比起原来是有亏损的。

如果是收到40文/斗的1920文,那么就说明农民自己亏了。

漏洞就在这些地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