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0章 为六皇子效劳(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楚第一赘婿》最新章节。
“对方尚有些良心,他们一直被蒙着眼睛,而我与公婆则是被胁迫得明显。”卫夫人叹了口气:“夫君告诉我这件事情知道得人不多,但我这心里……”
女子被带走极有可能影响声誉,祝久儿安慰道:“此事的确知之不多,知情者也不敢妄议,否则陛下那里也说不过去,夫人大可以放心。”
“这样就好,只是不知道夫君刺杀六皇子还有构陷的事情能否揭过去,会否影响他的前途,我家夫君身世坎坷,走到今日不易,若因为我等前功尽弃,实在是此生心难平。”
听说这位是卫陵百般思虑后才愿意迎娶的世家小姐,但现在看来两人过得也不差啊。
祝久儿在心里想着,说道:“此事就在于卫大人如何想,如何做,是否能揭过,且看他的表现,夫人不妨等等?”
卫夫人看着自家夫君带着萧天洛离开的方向,轻轻点头:“事在人为,对不对?”
这位夫人通透,和她说话真是省事,祝久儿的笑容真切了些:“有时候选择大于努力。”
这话就让这位夫人似懂非懂了,这话的出处其实是萧天洛,他自己也总是嘀咕这一句,听得久了也就放在心上,现在脱口而出。
这一边,祝倾慈将目光放在卫家长子身上,悄生生地说道:“哥哥为什么不玩?”
萧锦瑜气得拍她:“你怎么谁都叫哥哥?”
“长者不都是叫哥哥吗?”祝倾慈年纪小,一本正经地说道:“哥哥看着比我们年纪大些,定是嫌与我们玩不到一处,罢了,罢了。”
卫夫人忍俊不禁,看自家儿子也呆怔住的样子,苍白的脸上居然现出了几分红润。
“润儿,去陪弟弟妹妹们玩一会儿,母亲有话与夫人讲。”
“是,母亲。”
原来小名叫润儿,一个润字显出卫家嫡长子的贵重,能瞧出卫家人对这位长子的期盼,若是父亲轰然倒塌, 这家族的重任又要压在这稚子肩上,不敢想他长大后的压力。
做了母亲就是心软些,看着卫家长子尤其顺眼的祝久儿不禁看向萧天洛和卫陵离去的方向,但愿这位卫大人能够清醒些,做出正确的选择。
书房远比花园要远些,卫陵推开门,请萧天洛先进。
萧天洛也不客气,撩开衣摆迈步进去,下一刻,门吱呀一声合上,待他转身之时,卫陵居然双膝跪地,直接给他行了个大礼!
这可是夭寿啊,萧天洛大惊失措,他平时再不着调也不可能这么托大!
迅速地将人捞起来,萧天洛道:“卫大人不必如此。”
“卫家这次能得救多亏公子出手,大恩大德,卫某铭记在心,只是当下心乱如麻,不知道用什么来回报公子,唯有先一拜在上。”
“我哪受得起这一拜,你本也是为同伴所背刺,若非你会内力的事情流传出去,对方也不会想到这等奸计,也不会绑走你的亲人要挟你了,说来都是无奈。”
卫陵的心被狠狠刺痛,本以为他们是铁桶一块,有着相同的志向,孰料被人背弃。
出卖他的那一位与他的关系甚至不亚于与富海的,若是旁人或许没有这般失望,眼下他也只能苦笑:“天降无妄之灾,只是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处置在下?”
终于到正题了,萧天洛双手背在身后:“这就要看是公办还是私办了。”
“公办,依大楚律法自然是该处以极刑,按私,就要看卫大人、富大人等人如何抉择。”
卫陵没有任何犹豫,再次伏道:“在下愿意为六皇子效劳!”
真是痛快利落,没有半点犹豫,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人,他现在还能站在这里而不是大理寺的牢狱,托的就是六皇子的福,陛下能允许六皇子说情,事情其实一目了然。
萧天洛咂咂称赞,迅速将卫陵托起来:“大人的心意在下收到了,定会转达给陛下与六皇子,此次事件其实有如双面刃,大人也要多看看好的那一面。”
“寒门子弟出头不易,但进入仕途想要坦荡,何止是要政绩,大人们选择了与世家联姻,这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助力,想要更上一层楼需得做出正确的选择,今日就先恭喜大人。”
言下之意是卫陵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与富海本就是寒门出身的官员之首,搞定他们,其实就搞定他们的同盟,这一次泰山祭其实收获颇丰。
卫陵如释重负,脑门上那层沁出的汗显示他还是紧张的,事关身家性命,不得不紧张。
“不敢,不敢。”卫陵的声音沙哑:“在下犯的是杀头的大罪,能得陛下赦免已经是天大的奇迹,六皇子愿意既往不咎更是品行高远,在下不能辜负六皇子厚望。”
“大人心中有数就好,其实到这份上,许多事情咱们就不用宣之于口,心里有数就好。”
“是。”卫陵当然是明白的,陛下怕是早就意不在太子来继承大统,真正看好的人其实是六皇子,这次他们若是站对队,还能站稳了,何愁不能光复家族?
何为祸福相依,卫陵这次是真切感受到了,他最近人生起起落落,心脏都要受不了。
今日的对话也是投诚,不多时就会钻进陛下的耳中,昨夜富海等人来访,大家对陛下的意图十分了解,经历了这次被背刺之事,更让他们坚定了决心。
这天底下还有哪个比皇帝老儿大,自然是识趣地站在陛下一边最为要紧。
萧天洛很是满意,双手背在身后:“卫大人放心,诸位大人的心意在下必定好生传达,对了,你的家人此次可还好?”
“孩子们还好,只是双亲年迈,妻子也文弱了些,回府后身子骨都不太舒服,尤其是双亲,经受了这次惊吓,只怕许久才能恢复。”卫陵苦笑不已。
皇帝早把卫家的底细查得清楚,卫家出事是在其曾祖父那一辈,其子其孙是最受直接影响的两代人,一连颓废了两代人,直到卫陵的父亲这一辈才重新打起精神。
等到了卫陵,才是真正的逆天改命,靠着科举一路进击,直到闯进殿试,从解元到探花,这位是靠自己走出了一路繁华,离开科举的光环,进了仕途还得看实绩与靠山。
这人就是实绩是有,但靠山不显,后来找的岳家也不算是多强硬的人家,锦上添花有一些,可惜不多,若没有现在的这一桩,卫陵的仕途也可能是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