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归途定情(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最新章节。

霍骁继续道:“强邻环伺,盛公子与尊父还需早作绸缪,谨慎应对!”

霍骁对历史上的张鲁并无太多恶感,此人虽借五斗米道凝聚人心,却也收纳关中流民数万户,深得汉中人心......

当初若蜀汉阵营抢先一步夺下汉中,得张鲁归降,也不至于之后张鲁降曹,遭其北迁,汉中民众扶老携幼追随,以至蜀汉占据汉中后“得地失人”......让汉中战略价值大大降低,直至影响之后的北伐大业......

至于眼前的张盛,在霍骁的记忆中......张鲁归降曹魏病逝后,曹丕曾封其子张盛为奉车都尉,散骑侍郎,加都亭侯,但他固辞不受,立志修道。

最终,张盛重回龙虎山,仿效先祖张道陵,真正化五斗米道为天师道,将道统在龙虎山传承并发扬光大。

张盛听出霍骁一番善意,默然片刻,拱手道:“谢霍平南提点。”

他随即又问出了心中所想:“敢问将军对五斗米道,乃至太平道等,又持何看法?”

霍骁不假思索,坦然道:

“宗教者,导人向善,安定民心,劝诫世人修身养性,互助互爱,此乃教化之良器,霍某深以为然。如尊父治下,百姓安居,路不拾遗,此乃善政,亦是善教之功。然……”

他语气转肃,眉头轻皱道:

“若假借宗教之名,满足私欲,裹挟百姓,行那攻城掠地,劫掠四方之恶事,便如黄巾乱起时,诸多心怀叵测之渠帅所为,此等行径,祸国殃民,实为贼寇也!”

“究其根源,非宗教本恶,实乃当权者失德,不行仁政,致使民不聊生,百姓为求活路,方为野心者所惑,铤而走险。若天下吏治清明,仓廪丰实,百姓安居乐业,谁又愿抛家舍业,以血肉之躯......去信奉那虚无缥缈之‘黄天’!?”

霍骁这番结合“后世”经验,关于宗教本质与乱世根源的论述,倒是鞭辟入里,令张盛深受震动。

他沉默良久,最终对着霍骁郑重一揖,虽未明言,但显然也默认了霍骁的一番“高论”......

若放眼于天下,而非局限于汉中一地,或许“仁政”对百姓民众的教化之功,当真要远胜他五斗米道......

除了与张盛交流看法,霍骁这几日间,还仔细观察了小师弟阿棘之父韩义,与其麾下的数百黄巾旧部。

这些人虽大多出身黄巾贼众,但如今在山寨中开垦梯田,种植粟米果蔬,狩猎采集,自给自足,纪律竟颇为严明。

韩义为人豪爽忠义,又出身张角亲卫,更是武艺高强。霍骁曾与之切磋,发觉其骁勇过人,刀法刚猛凝练,实战经验极其丰富。

以霍骁估之,韩义武力已不在江东军董袭,凌操等人之下,而其统领的黄巾旧部亦多为悍勇老兵,皆是百战余生的黄巾精锐,如此勇将归隐深山,空老于林泉之下,倒也甚是可惜......

思虑及此,霍骁爱才之心大起,他对韩义邀请道:

“韩首领一身好武艺,弟兄们亦是百战精锐,埋没山林,岂不可惜?如今天下纷乱,民不聊生,我家皇叔仁义布于四海,志在匡扶汉室,解民倒悬!”

“霍某不才,受皇叔之命征伐孙氏,经略江东,正需韩首领这般豪杰相助,共襄义举,还江东百姓一个太平!未知韩首领可愿出山?”

韩义对霍骁的威震江东之名早有耳闻,这几日观察之下,更觉其气度不凡,心怀天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只是......刘备三兄弟曾大破黄巾,为大贤良师昔日之大敌!

对韩义而言,虽然如今故主张角已逝,但若要尽弃前嫌,投入昔日“死敌”麾下,韩义一时之间还是难以接受。

“韩兄虽出身绿林,却为忠义之辈,与那为一己之私,祸乱天下的黄巾贼寇大不相同!”

霍骁仿佛看出韩义心思,他并不提及当年主公黄巾平乱旧事,而是诚恳道:

“我家皇叔麾下,亦有刘子若(刘辟),龚元节(龚都)镇守淮南,周子猛(周仓),廖元俭(廖化)亦为我家关君侯麾下大将,甚至......裴元绍将军还在舒县与江东军死战不退,最终以身殉主......以上诸位豪杰,皆为黄巾旧部,却得我家皇叔一视同仁,建功一番立业,将身上‘黄巾贼’恶名洗刷!”

韩义自张角过世后,便心灰意冷,直至被迫归隐山中,只是......出山建功立业,洗刷黄巾污名,却正是他深埋心底的渴望!

眼下听闻霍骁一番话语,韩义眼中精光闪动,显然已极为意动,但他思虑片刻,还是抱拳道:

“霍平南厚爱,韩义感激不尽!此事……关乎山寨数百老兄弟身家性命与前途,容韩某与弟兄们仔细商议些时日,再给霍平南答复!”

霍骁一拍韩义肩膀,爽朗一笑道:

“理当如此!那霍某便在余汗,静候佳音。”

在名医樊阿的精心调理,以及句余大巫师留下的几味珍稀药材辅助下,吕玲儿体内的余毒已彻底清除干净,身体虽仍虚弱,但面色红润,精神渐复。

只是她面对霍骁时,再不复往日那般英姿飒爽,谈笑自若......常常是霍骁刚看她一眼,她便如受惊的小鹿般迅速低下头,脸颊飞红,眼神躲闪,那份少女的羞怯之态,与之前判若两人,哪里还有半分“飞将之女”的豪迈洒脱......

不过,倒是雪筠与她私下说话时,她才抬起水汪汪的眼睛,带着期盼和忐忑小声询问提亲之事,得到雪筠肯定的答复后,那笑容便如春花绽放,明艳不可方物。

离别之日终于到来,晨雾缭绕山间,观星台上,众人话别。

左慈看着霍骁与雪筠,眼中既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寂寥,他笑道:

“山中岁月虽好,静极却也思动!仲平,筠儿,你二人日后若得闲暇,不妨多带娃娃回来看看。为师与你大师伯,或许偶尔也会下山走动走动,看看这天下大势,江东新政!”

这话语中,他这位出世的“仙人”,竟也透露出几分对尘世生出的“兴趣”。

霍骁与雪筠连忙应下:

“弟子谨记!定常回山探望,若师傅,大师伯欲下山云游,尽可来余汗寻弟子!”

下山路上,小师弟阿棘一路相送,叽叽喳喳,兴奋不已。

他尤其崇拜地看着霍骁:

“仲平师兄!阿棘以后也要像你一般,统领千军万马,纵横天下,做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让我的大名也传遍天下,名垂青史!”

霍骁被这小子逗乐了,揉了揉他的脑袋,笑问道:

“小子好志气!师兄倒还一直未知,阿棘你大名叫什么?”

(注:“棘”为丛生的酸枣树之意,其枝干多尖刺,有坚韧,顽强,锋芒之意,只算是当时平民百姓的“贱名”“乳名”~)

阳光穿过林隙,照在阿棘倔强而充满朝气的脸上。

他挺起小胸膛,稚嫩的脸上满是骄傲与认真,大声道:

“仲平师兄记住啦!我叫韩龙!飞龙在天的那个‘龙’!终有一日,我必会名动天下!”

“韩龙!?”霍骁笑着点头:

“好!师兄记住了!师兄便等着你韩龙的大名响彻天下!”

下章预告“齐人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