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仁风所至(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去投皇叔,吕布直摇头》最新章节。
余汗城的喜庆气氛尚未完全散去,太守府内又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在烛龙都尉李易的亲自护送下,一位身着素色长衫,面容清俊却难掩跋涉风尘的少年公子,正步入余汗议事厅。
他二十上下的年纪,身形略显单薄,但眼神沉静,举止之间带着世家子弟特有的从容......以及那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凝重。
“主公,仲平将军,属下幸不辱命!”
李易抱拳行礼,侧身引荐道:
“这位便是吴郡四大姓之一陆氏公子,陆逊,陆伯言!”
霍骁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与期待,早在下江东伊始,他便通过烛龙秘谍“留意”这位在原本历史轨迹中,令蜀汉“痛彻心扉”的江东统帅。
他起身对主公刘备介绍道:
“主公,诚如李都尉所言,这位公子便是陆伯言,其叔祖乃前庐江太守陆康公!”
陆逊上前一步,整理衣冠,对着刘备与霍骁深深一揖,声音清朗却带着压抑的激动:
“吴郡陆伯言,拜见皇叔!拜见霍平南!逊本流亡之身,蒙李将军不弃,一路护持至此,得见皇叔天颜,实乃万幸!”
刘备的目光落在陆逊身上,带着审视,更带着深沉的感慨。
片刻后,他离座上前,亲手扶起陆逊,温言道:
“伯言快快请起!陆康公守土抗逆,力拒孙策,城破殉国,满门忠烈!此乃大汉忠臣,备每思及陆公之节义,未尝不扼腕叹息,痛恨孙策,袁术之暴虐!”
刘备的话语,如同暖流瞬间融化了陆逊心中积压多年的“坚冰”与屈辱......
一想到叔祖陆康和惨死的族人,陆逊眼圈泛红,强忍的泪水几乎夺眶而出,他声音微颤:
“皇叔明鉴!孙氏与我陆家,实有血海深仇!逊苟活于世,无一日敢忘亲族之血!今闻皇叔仁义布于四海,霍平南横扫江东,为黎民讨伐孙逆!”
“逊虽不才,愿效犬马之劳,执戟前驱,以报家仇,更愿襄助皇叔,霍平南,平定江东,还百姓朗朗乾坤!”
“好!好一个‘平定江东,还百姓朗朗乾坤’!”
刘备早从霍骁处得知了陆氏与孙氏昔日“恩怨”,也知晓了陆逊“抛弃”家族,前来投奔自己的坚毅。
他不由抚掌赞叹,眼中满是欣赏:
“仲平常言伯言少年英才,更兼家学渊源,见识不凡!陆氏忠良,岂可埋没于民间?备今日便封你为儒林校尉,暂在仲平麾下听用!望你勤勉任事,他日随仲平一同征伐孙氏,克复吴郡,重振陆氏门楣!”
“儒林校尉”虽非显赫高官,但此乃刘备亲封,意义非凡。
尤其“儒林”二字,既契合陆逊家学渊源的背景,也暗示了刘备对其文武双全潜力的看重!
陆逊闻言,感激涕零,再次深深拜倒:
“逊,谢皇叔再造之恩!谢霍平南收容之德!敢不尽心竭力,以报厚恩!”
这一刻,家仇与个人抱负交织,在陆逊心中激荡,他似乎找到了真正的归宿。
霍骁在一旁看着,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夷陵之火,白帝托孤……那些在另一个时空震撼三国的画面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谁能想到,命运兜转,在这个时空,夷陵之战的两大主角——刘备与陆逊,竟会因自己这个“搅局者”的介入,成为一对相知的君臣!
自己这一步“先下手为强”,将这位不逊于周瑜,甚至犹有过之的江东未来统帅级人物拉入麾下......其意义之重大,恐怕此刻只有他自己才能完全体会!
这不仅是削弱了孙权阵营的未来潜力,更是为刘备阵营增添了一柄锋芒内敛的绝世利剑!
“伯言请起。”霍骁上前扶起陆逊,郑重道:
“主公慧眼识珠,伯言大才,日后霍某另有有重用!且先熟悉军务,你我同心,他日必共破孙氏!”
收服陆逊这位大才后,霍骁下令由高顺,田豫二将教导初出茅庐的陆逊统兵,对其日后成长,霍骁确是信心十足。
此时,刘备先命二弟关羽返回庐江,吕布返回徐州各自理政。
他却自己并未急于返回江淮,而是决定以当朝大司马身份巡视豫章全郡,凭其仁名与威望,亲自为霍骁稳固豫章根基,收拢各地世家豪强人心。
霍骁对此也是大为赞同,他作为豫章太守兼征南军主帅,自然是与白毦军统领陈到一起全程护卫主公,由此,刘备车驾开始了为期月余的巡视。
刘备,霍骁一行首站便是南昌,虽然霍骁当下因余汗为东临丹阳的军事重镇,已率军常驻于此,但南昌作为豫章郡治,周边依旧是刘备征南军钱粮要地。
新调任的南昌令刘晔,奉霍骁之命,逐渐推行各类已在徐州,江淮实施的刘备军新政,当下南昌气象可谓是焕然一新!
此番,刘备还特意召见了南昌豪强代表——罗均,罗绍父子,并温言嘉勉罗氏当初辅佐霍骁安定南昌之功。
“罗公深明大义,绍公子勇毅果决,辅佐仲平使南昌免于兵祸,百姓得安,此功不小。备代豫章百姓,谢过二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备执罗均之手,言辞恳切。
罗均激动得老泪纵横,罗绍更是躬身施礼道:
“皇叔仁德天威,霍平南用兵如神,我罗氏父子不过顺天应人,又岂敢居功?唯愿竭尽所能,辅佐皇叔,霍平南,治理地方,以报万一!”
近来,罗氏父子也听闻,连王晟,高岱,盛宪等江东名门望族皆遭孙权毒手,孙权暴戾多疑,与刘备,霍骁等人相比,可谓是天壤之变......
罗均,罗绍私下庆幸未曾“站错队”之余,也早死心塌地归属了刘备阵营。
刘备在抚慰罗氏父子后,又亲临罗绍之师,隐士大儒徐孺子后人徐玮府邸拜访。
徐府清幽简朴,徐玮对“刘皇叔”的来访颇感意外。
而刘备不以身份自矜,执弟子礼,与徐玮畅谈经义民生,虚心请教治理之道。
“徐公乃高士之后,家学渊源。备闻徐孺子‘恭俭义让,所居服其德’,今见徐公,方知家风不坠!”
刘备态度极为诚恳,又继续道:
“豫章新定,百废待兴,备恳请徐公出任郡学祭酒,以公之德望学识,必能教化一方,使豫章文脉昌盛,民心归附!”
徐玮见刘备礼贤下士,言辞真挚,而霍骁治军严明,刘晔所行新政(如轻徭薄赋、引入新农具)皆利民之举,弟子罗绍这等“降将”也颇得重用......他沉吟片刻,终是应允:
“皇叔仁德之名,播于四海。老夫虽为朽木之资,既蒙皇叔不弃,愿效犬马之劳,为豫章文教略尽绵薄之力!”
刘备闻言大喜,当夜便在南昌设宴,与徐玮,罗均,罗绍父子把酒言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