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精神建设的重要性(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新章节。
之前的询问让他们知道,这对兄弟本都只是普通的手艺人,靠着在村里编织一些手艺品为生;后来兄长参了军,因伤归乡后,在前几年李缘带起来的照顾军队退役士卒风气的时候,被他的上官推荐去了一个酒楼。
靠着手艺,开始往更好的手艺品、比如糖人、面点方向发展。
秦国最大的群体,至今还是军人、包括曾有过服役经历的退伍军人。
而对嬴政和李缘的支持最为坚定的,也是军人。
这个年长的男人很显然,就是属于对他们死忠的那种人,以至于他们哪怕化了妆也被认了出来——没有日日夜夜对他们画像的观看、以及在现实中真的见过他们,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这树……”
李缘的惊叹声打断了这有些诡异的气氛。
他原本以为,就只是一株普通的冰树而已,但此刻见到却知道还是他见识浅了。
这树上不仅每一道纹路都不尽相同,哪怕是每一根树枝的宽度和长短都不同,可看上去却又莫名的和谐;而且仔细看去,每一片树叶上,都有着不同的纹理,一些树叶上甚至还能看到一些细小却精致的冰花,有些冰花看上去只有几毫米,甚至还是立着、只靠着一角连在树叶上的。
只可惜,这树还只雕刻完成了一半。
李缘这时候才明白,为什么咸阳衙门要给每一个选手都做这种措施了;原来真的有必要防风!
“厉害啊!”李缘对着俩兄弟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手势早就天下皆知是夸奖的意思了,这让两兄弟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兄长,更是心里激动无比。
“半月后开放,百姓绝对会对你们这树赞不绝口,看来第一是你们的了。”
“国……过奖了。”年长的男人谦虚道:“朝廷能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在所有人面前都得到夸奖已经足够了,第一着实不敢当。”
最后一句他倒不是故意谦虚,而是真心认为当不起。
敢来这里的,谁手上没点本事?
更何况还有一些王宫和少府内的老师傅,甚至科学院和一些工厂里的人,他再猖狂也不认为自己能比过他们。
李缘啧啧了两声。
在华夏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上,这些手艺人们可谓劳苦功高,许多人技术都是他们以‘技艺’为名传承下去的。
虽然现在科学起来了,但他们的本事还是不容小觑。
“好了,别打扰他们,我们半月后再来看成品便是。”嬴政笑了下,拉着李缘离开。
兄弟俩走出帷幕,目送着他们远去。
“他们是……”
小弟语气也有些颤抖了。
兄长严肃的看向他:“今天你什么人也没遇到,知道吗?”
“啊?”
小弟沉默了一下:“兄长,我们是不是可以稍微透露一下,毕竟这样我们很可能……”
“啪!”
一个巴掌顿时拍到了他后脑勺上。
“收起你的想法!不能让他们难做!而且本事多大就多大,不能想别的!”
小弟看着大哥那要吃人的眼神,缩了缩脖子,收起了心思。
半个月后。
冰雕节开幕,连着三天。
消息早就传到了许多郡,但真正能赶过来看的人寥寥无几,所以大部分都只是内史地区或者咸阳周围的。
雕塑一百多个,其中有人物雕塑、风景雕塑、甚至还有一些稀奇古怪但同样精致的。
每一个雕塑周围会有半径为两丈的禁止进入空间,雕刻者会在周围回答他人的问题,还有士卒在周围维持秩序。
会场门口,每天会随机抽选三百人分发投票券,他们可以投给他们认为最好看的雕塑。
三天后,以投票数定排名。
分发时间不定,会场三个门、分发位置也不定,甚至分发人都不定,最大程度上杜绝作弊。
所有雕刻者只登记了姓名、籍贯、年龄,其余任何身份都禁止说,以防拉票。
至于奖励嘛,很是丰厚——至少放在此时是的。
不仅有数百至一千钱不等的奖励,还可以去太子宫参加一场宫宴,还有奖状和奖杯,第一名还有一个可以去科学院实习一个月的机会。
对参与者来说,荣誉意义远大于物质意义。
但有一个规矩:
嬴政、李缘、扶苏、王后等人的雕塑,不参与评选——这是扶苏亲自下令的,一旦国师府和王族的雕塑参与评选,那这评选得还有意义吗?
李缘带着颜花到第二天才去,实在是第一天人太多了。
当看到这个时代手艺人们的大成作品时,李缘深刻感受到什么叫“手艺”。
细致入微的冰花树,微缩版的咸阳城,栩栩如生的玄鸟,冰制战场,面部细节都有的冰人等等……
这还只是较为仓促的一场。
到明年,集合全天下手艺人的冰雕节,不知道会有多少作品。
“只有盛世之国,才有如此美景啊!”
李缘难得感慨了一句。
在以前,他是不认为秦国这算是盛世的,或许是因为他本就来自一个真正的盛世。
但此刻,他改变了观念。
百姓本该缩在屋里紧张着天气、甚至要担心今年春荒粮食够不够吃,但如今却能出门来看着以前不曾有过的风景,哪怕这是在秦国首都,又何尝不是秦国的一种盛世呢?
“爹,你看!”
由于人太多,李缘把颜花抱在怀里看着,颜花突然指着前方的雕塑惊呼。
前方是一列特殊的雕塑,特殊到百姓排队经过这里时都不自觉的放轻了脚步,有的还会行礼。
李缘在其中看到了自己和颜花的雕塑——实在是国师府里就他们两个主人。
跟着人群缓缓移动时,李缘前方的一个老妪在到达李缘雕塑身前时,忽然跪了下来。
“老婆子当年差点冻死,幸好有蜂窝煤救命;家中孩子体弱,但好在徭役不用去了;孙儿生病,能让医官看病,我家老头子进山采药救人;国师真是仙人啊!”
看着面前的老人虔诚跪拜,身后的百姓们无人催促。
怀中的颜花看向义父,眼里闪着崇拜的光。
李缘只是笑了笑。
他不是仙人,他只是把‘盛世’带到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