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决战(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季汉演义》最新章节。

他想要摆脱赵政的钳制,可是脚下已经无根的他根本有力使不出!

顺着垛口,赵政的身体向后猛然倾倒。

巨大的拖拽力带动着慕容吐谷浑也向城下倒去。

两个敌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却因为赵政心中同归于尽的想法而紧紧的抱在一起。

同时摔下城去。

一阵闷响过后,再也没了动静。

与此同时,这段城墙也随着敌人的不断涌入而宣告失守。

自始至终,都没有除赵政之外的任何一支援兵支援过来。

并不是其余人不想支援,而是因为此时的城头已经处处失火,根本就没法支援!

司马楙拼尽全力将一个敌人踹下城头,随后喘了一口粗气。

左臂上,血液顺着掰断的箭矢缓缓流下,那是一根来自城下敌人的流矢。

“马将军,不行了。”

“守不住了!”

司马楙看着越来越多的敌人,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焦急之色。

马奉没有接腔,只是脸色阴沉的从敌人的身体里抽出佩剑。

敌人的攻势实在是太凶猛了,他们已经疯了!

城头失守的地段也越来越多。

“归义侯,去把城里的粮食分给百姓们。”

“让他们填饱肚子,来帮忙守城!”

只靠自己这点兵力,想要挡住敌人已经不现实了。

之前是担心城中百姓骚乱以及粮草不足,才会控制百姓口粮。

现在不行了,真要是被敌人攻占城池,满城百姓都得化为敌人的口粮。

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司马楙明白了马奉的打算。

一咬牙说道:

“事已至此,也只能搏一搏了!”

说罢便转身走下城头。

此时的城中,百姓们同样一脸担忧的等待着结果。

司马楙带着一队士兵,来到次所,也就是做饭的地方。

那里数十口大锅正在准备万余将士们中午的饭食。

但现在不需要了!

司马楙大手一挥,命人将所有吃的全都装好抬到街面上,就连那些尚未做熟的饭食也一并抬走。

饭菜的香味儿很快就吸引了大量百姓的注意力,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着这些热气腾腾的饭。

“不瞒你们说,城就要守不住了!”

“敌人太多了,多到根本就数不清。”

“但是你们放心,汉军不死到最后一人,绝不会让敌人踏入城中!”

“但是有些话要说在前面!”

“眼前放着的并非是尔等的口粮,而是将士们的饭食。”

“但现在,这些饭食多半已经用不上了。”

“马将军和我,决定把这些吃的交给你们。”

“那些胡人的行径,想必你们也听说了。”

“进城之后,他们不仅要屠城,还要把你们烹煮后吃掉。”

“到时候这锅里煮着的可就不是饭,而是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

“不想成为胡人锅中肉的,拿起这些吃的,吃饱肚子帮着我们守城!”

“不为别人,只为你们自己!”

马奉说完这些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那些士兵们原本维持秩序的士兵也一起撤走。

城上的战事还在继续,多一个人就多份力量。

眼前是无人看守的吃食。

可在场的百姓却没有一个人往前一步。

他们知道这些吃的意味着什么。

忽然,人群中挤出来一个人,正是那日亲自替母亲报仇的少年。

少年走上前去,从箩筐里捡起两个窝头。

“汉军帮我报了杀母之仇。”

“我这条命就卖给他们了!”

说罢,一边狼吞虎咽的啃着窝头 ,一边头也不回的向城头方向走去。

匈奴人剥削他,洛阳朝廷抛弃了他,本地匪徒也随意的杀害他的家人。

只有这些突然冒出来的汉军士兵把他当人,还帮他报仇。

现在,胡人来了,不光要杀他,还要把他烹煮吃掉。

他得赶紧把这些吃的吞进肚子里,尽快的转化成力气 ,帮着汉军士兵守城。

哪怕是为了自己这条命,他也要去拼命!

又一个青壮从人群中走了 出来。

“汉军也帮过我,我也要去守城!”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上前,从箩筐里 捡起窝头。

“俺不想让人像杀猪一样杀来吃,我去守城!”

“......”

“我去!”

“......”

“我也去!!!”

除了这些开始往城头上涌的青壮外,剩下的那些老人和妇女们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同时也拉住了怀里想要上前拿吃的的孩子。

这些粮食是给守城的人补充力气的,他们没了,自己也就没了!

幽州古来贫瘠,可越是这样贫瘠的地方,人们越懂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城墙上,马奉面无表情的指挥着士兵尽可能的堵住缺口。

赵政的举动并非个例,不知道多少汉军士兵在临死前都抱着敌人一起摔下城头。

只是这种悲壮的举动在茫茫多的敌人面前,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司马楙去而复返,脸上带着激动之色。

在他身后,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青壮百姓。

马奉朝着司马楙点了点头,然后扭头吩咐道:

“给他们发兵器,有什么就用什么。”

一堆堆兵器扔到这些百姓的身前。

这都是阵亡将士留下来的兵器,上面大多数都沾着敌我双方的鲜血。

他们从地上捡起这些兵器。

从握住兵器的那一刻起,这些人就不再是百姓了。

“杀!”

“杀!!”

“杀!!!”

伴随着一声声怒吼,这些百姓也开始投入到战斗当中。

与此同时,城外胡人大营身后数里的地方。

一群人正趴在一个低洼处,死死的盯着敌人的动向,以及城头的动静。

为首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匆忙赶到的关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