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挑拣(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之影视女王》最新章节。

录制结束已经是深夜,林年摘下粘在头上的麦克风贴片,和阿梅等人一起离开,只听到大楼外传来此起彼伏的“林年姐姐”。

几个举着灯牌的粉丝隔着安保线拼命挥手,灯牌上的“穆清本清”的字样在黑夜里尤其醒目。助理小芭抱着堆满礼物的纸箱挤过来,阿梅看不下去,伸手从箱子里取出几个礼物,给小芭减减重。

“姐,你又上热搜了,节目组提前放出了一些录制的片花。”阿梅护着林年往前走,一边跟她汇报工作,“刚才在你录制节目的时候,我又接到五个本子的邀约,有个运动题材的大女主戏点名想要你去演主角,你要答应吗?”

“关于谁的?”林年顺嘴搭音,但旗其实并不太感兴趣,“不过关于谁的,我都不演了,同一题材有一个就够了,而且演运动员是真的苦啊……”

虽然演戏过程痛并快乐,林年也收获了很多,但是让她再去演一个运动员,她就有些排斥了,至少不能连着两部戏都是相似题材。

林年的眉头紧紧皱起,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但就在这时,一个举着录音笔的记者突然冲过来拦住了她:“林老师,方便接受一个简短的采访吗?”

不给林年反应的时间,记者接着问道:“观众都很好奇,你接下来会挑战什么类型的角色?”

助理小芭挤开人群,来到林年身边,挡在镜头前:“抱歉,各位,现在时间已经很晚了,林年老师也着急回家休息。所以我们不再接受任何访谈,如果有媒体朋友想要做专访,请与我们的经纪人联系,谢谢大家!”

“抱歉……”林年顺水推舟地跟着小芭和阿梅离开,没有理会后边的记者。

乘坐红眼航班回到帝都家中,林年瘫坐在沙发上。刚在飞机上睡了个天昏地暗的她,洗漱后反而更加精神起来。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十几条消息都是关于新剧本的简介,林年旋开沙发旁的台灯,快速滑动聊天记录:职场精英,不要;民国闺秀,不要;仙侠女修,不要……林年看着这些无聊的内容简介,打了个哈欠。

酝酿着睡意的林年瘫在沙发上,打开手机,屏幕的蓝光映得她眼底青黑愈发明显。她划动着公司编剧部门的群,手机在几个名字上徘徊,自言自语道:“许珂上次跟我说,公司最近有几部精心打磨过的剧本。这些剧本经过了长时间的雕琢和完善,质量相当不错。如果能够拿到自己编剧亲自打磨的本子,那对于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窗外的夜静得瘆人,一阵阵凉风从窗户里吹进来,林年看了眼时间,凌晨三点:“算了,明天再去‘骚扰’他们吧。”

心里想着,她也不再刷手机,昏黄的灯光下,伴随着无聊的剧本,困意终于席卷而来。

耀眼的晨光将林年从睡梦中唤醒,可是她却不愿意睁开眼:“啊!忘记拉上窗帘了!”

林年翻了个身想继续睡,拿起手机一看时间,已经八点多,手机通知显示微信群消息99+。林年勉强睁开惺忪的双眼,打开微信,点击“99+新消息”,一条一条地往下刷:策划部在讨论新综艺的嘉宾名单,市场部在分析《成蝶》的长尾效应……唯独编剧群里安静如鸡,没有一条和剧本相关啊。

刷完消息,人也彻底清醒过来的林年起床给自己冲了一杯美式,放了几块冰块,又从冰箱里拿出林斯昨天刚放进去的三明治:“慢慢吃,不着急,我是老板我怕谁?”心里这么想,工作狂的一面却催着林年赶紧吃完早饭,洗漱好,去公司“上班”。

推开编辑部的大门,所在楼层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打印机的油墨混合的味道。玻璃隔间里,几个年轻编剧对着电脑屏幕皱眉敲击,被打回来的剧本堆成小山,几乎挡住了他们的脸。

林年轻车熟路地推开编辑部总监办公室的门,李砚正对着白板写写画画,白板上用红笔圈着“古装权谋”“都市姐弟恋”“长短剧”几个大字。

“稀客呀,大老板、票房大满贯的林影后怎么有空莅临贵公司?”李砚打趣自家老板,不用想也是来要剧本的。

林年拉过椅子坐下,直截了当地说:“别打趣我了,手头上没有能让我眼前一亮的本子,于是想到了咱自家的编剧们,如果有可能,当然是支持咱们自家人了。”

“好多本子都不是很成熟呢,现在敲定的话,真正开拍怎么也得明年了,毕竟光是找投资这一件事就不好办。”

“公司不是刚拿到一笔分红?”

“杯水车薪。”李砚无奈地说道。

“没事儿,慢慢看着,所以,手头上有什么剧本吗?”

李砚从文件柜里取出几本剧本,都是她看着不错,但还是有待完善的本子。想了想,又给外面正痛苦地改剧本的靳湘湘和午艾彬打电话,让她们把手头正在写的这个本子或想法打印一份过来。

在等待两人的时候,李砚跟林年说:“她俩现在手上都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但是还没落地,你也听听,看看是不是有兴趣。”

等待的间歇,林年迅速翻看手上的剧本:女性悬疑、科幻灾难、文艺公路片……

她先翻开悬疑本,第一页就写着“雨夜分尸案”,密密麻麻的对话和穿插的心里侧写看得她眼前发晕,这样的电影这几年好像太多了,目前的写法没太有新意。

林年摇了摇头,将剧本放在一边,打开了那个科幻灾难片,满篇的星际战舰和量子纠缠的术语:“这样的剧本都算还行的?”

“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工业体系已经构建完成,这无疑为电影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是科幻片大有作为的时候,而且成本低了很多,票房也很容易出成绩。”许珂解释说道。

“可是故事内核是什么?我看着和二十年前的美式科幻没啥区别,照咱们自己国家当年的《地球下线》也相去甚远,不中不洋,会被观众骂死的。”

“这不是给咱自己拍的,是给某资本量身定做的。”

林年嫌恶地把本子扔在一边,没办法,自己编剧们也得吃饭,能接一份外快就接一份吧。

文艺片的剧本看着还不错,但是会不会有些矫情?

“可是当初咱们不是说好了支持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么?”李砚说道,林年这才意识到自己将内心的想法无意识地嘟囔了出来。

“是呀,这个初心还是不会变,但是我比之前更成熟一点了,毕竟现在家大业大,养活这些人不容易,是人总得吃饭吧?不过这个剧本确实不错,但是内核还需要再打磨一下。”

林年又翻了翻剩下的剧本,都不是很感兴趣,将剧本推回去,想了想:“既然都说支持艺术电影和独立电影了,那就干脆让编剧再胆大一些,不要老盯着市场风向写故事嘛。实在不行,把他们放出去采风,再不济多看看世界上的新闻,挖掘点不一样的。另外,导演和摄像那边,如果有好的想法的也要支持。你知道影视人类学吗?三十年前有个纪录片《利维坦》,我和乐乐看完都大受震撼,有时候啊,非专业出身的人反而更有创意呢。这样的纪录片,编剧也应该看看。”

正说这话,门外传来敲门声,靳湘湘和午艾彬来到办公室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