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仙之人兮(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东汉三国:重生我之郭奉孝》最新章节。

满室寂静间,忽闻东首传来嗤笑。原是常侍曹节之侄曹德,此人身着蜀锦直裾,腰间玉带缀满金丝香囊。“酸儒妄言!某服丹三载,夜御三女犹觉力壮。”说着抛出一袋五铢钱:“有真本事便炼个无毒金丹!”

郭嘉缓缓起身,袖中滑出个青瓷药瓶:“诸君可识此物?”

瓶塞开启时,薄荷混着冰片的清香霎时冲淡了硫磺味。五色药丸在羊脂玉盘中滚动,茜草染红的活血丹映着晨光,竟似玛瑙般通透。

“此丹以益母草为君,佐川芎、丹参,以及其他辅料。”郭嘉指尖点着碧色药丸。

取《素问》'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之意,用蜜炙法替代铅霜为衣。

旁边的富商王延年抓起赤丸仰头吞下,不过半刻钟,多年风湿痛楚的右手竟可舒展如常。

曹德抢过药丸仰头吞下,不消半刻钟,原本因酒色泛青的面色竟透出血色。

他猛地站起,指着郭嘉颤声道:“此丹...此丹竟真能通百骸!”

满座哗然。

暗阁内,丹室里的药香突然浓烈起来。

楼主瞥见墙角漏刻的水位,该是开炉的时辰了。玄色深衣扫过旋转而上的木梯,灯阵在天顶投下诡谲的光斑。丹童跪在八卦纹铜炉前,脸颊被地火映得通红,捧着的玉碗里盛着今日刚取的药引。

“楼主,这是第十二个。”丹师的眼神在热浪中颤动,碗中鲜血泛着诡异的蓝光。

此时他不禁想起五日前暴毙的陈太仆,他服下紫气东来丹时,喉间发出的嗬嗬声像极了被掐住脖子的山雀。

楼主正将辰砂投入青铜丹炉。道袍广袖拂过案上龟甲,惊起几星香灰。侍立一旁的童子突然开口:“师尊,司徒府方才送来三车南海珍珠。”

“搁在西厢。”楼主头也不抬,用鹤嘴钳夹起块昆仑玉髓,“让张常侍的人戌时来取五石散。”炉火映着他脸上半张黄金面具,边缘处隐约可见烧伤疤痕蜿蜒入鬓。

楼下突然爆发出阵喧哗。最终还是引起楼主的注意。“发生何事”……

众人满座哗然中,三楼暗阁忽传来铜磬清响,檀木屏风后转出位道人——正是仙聚楼主。

楼阁忽闻环佩叮咚,楼主广袖缀满星宿纹样,手中麈尾拂过王延年脉门,眼中精光乍现:“气血通达如春水破冰,此非金石之术,倒似...”麈尾忽指郭嘉:“足下莫非得太古失传的《汤液经法》?”

檐外忽起惊雷,雨丝打在丹炉上腾起白雾。郭嘉望着楼主道袍上隐约的汞渍痕迹。不等郭嘉回答。

“小友可否移步天枢阁?”楼主目光如炬。

待至顶楼密室,郭嘉见壁上悬挂的《参同契》摹本旁竟有张仲景亲笔题字,心下恍然。

郭嘉利用自己仅存的医学理论,开始向楼主讲解自己的炼丹心得和长寿之道。郭嘉认为炼丹不仅要掌握火候,以及丹炉的材料外。炼药的药材也要对应人体的阴阳五行。

郭嘉一边讲解,一边比划。楼主品品点头。看着楼主如此上道,郭嘉讲的更加热情,甚至都开始讲中医“阴阳升降说”。

最后郭嘉汇总了诀窍。

“阴阳调和身自康,五行生克保安宁。心火下降肾水升,金木水火土平衡。肝木条达疏情志,脾土健运化精微。肺金清肃降浊气,肾水滋养润脏腑。气血通畅经络通,百病不生寿延长。乾坤鼎内蕴阴阳,药材配伍按君臣。九转功成丹自现,服之飞升入仙阁。”

楼主越听越入神,最后提来纸笔记录。还时不时请郭嘉讲的慢点。

最后楼主从腰间取出一块令排,交给郭嘉。直言如果以后郭嘉来到冀州可以凭借令牌寻他。郭嘉也看楼主非富即贵也有心结交。

于是郭嘉取出自己曾经炼制的仙丹试验品—郭嘉起名为“九天玄灵开窍丹”郑重交到了楼主的手里。

并告诉楼主,此仙丹极其贵重,千金难求。

“此丹乃九天之上,玄灵之气凝聚而成,得天地之精华,日月之光辉,具有不可思议之神力。更如神来之笔,能逆转乾坤,救人性命于危难之际。

还能调和阴阳,平衡五行,使人气血通畅,精神焕发。服之,可清心明目,益智延年,甚至有望感悟天地之道,开启灵智,得道成仙。此丹为世间罕有之至宝,乃上天赐福于人间的神物,有缘者得之,必将福泽深厚,受益无穷。”……

其实仙丹就是根据清代吴鞠通撰写的《温病条辨》里面的安宫牛黄丸的药方炼制。药方本源牛黄清心丸最早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败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主要成份有牛黄、水牛角、麝香、朱砂、雄黄、黄连、黄芩等。这些药材的收集花费了郭嘉在颖川的大量时间,聚集了家族商队的大量力量,根据郭嘉绘图寻找,费功颇多。绝对算得上“仙丹”。

隔日仙聚楼传出消息:楼主要闭关参悟“内丹秘法“。而在城南太学别院,郭嘉正坐在床边,窗外小雨淅沥,打湿了案头《伤寒杂病论》的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