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村里“善良”的老户人家(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前有个协谷镇》最新章节。

前一阵子董元朝闹得正欢的时候,杨振平觉得这是三峡移民跟镇上的矛盾,跟村里没关系,就袖手旁观了,到最后唐军搞不定董元朝,这才把郑为民拉下的水。

“按领导的说法,人家过得好好的,能卖房走人?”

郑为民这官话说的,一点毛都没有病!

“你这话说的,老董还不就是过得好好的,卖房走人嘛!”

杨振平鼻子差点气歪了,这董元朝还就真是,日子过得好好的,卖房子走人。

其他人也是一脸的无奈,跟别乡镇的三峡移民有矛盾才卖房走人不同,董元朝在村里也没受过什么委屈,村里还帮他补交了十多年的社保呢!

“咱这留不住金凤凰,人家愿意走,就走吧,咱们村有谁想买老董的房子?”

郑为民也不是来找茬的,眼药上一次就该把话题拉到正轨上来了。

“有几家人家想买,不过都不算太急,最着急的是村东边的吕瑞,他儿子不小了,该准备房子结婚了,想省自己盖房子的钱。”

之前给三峡移民建房的时候,杨家庄多分到了三十亩的宅基地,杨家庄的宅基地都划分到孙辈了,村里人对购买二手房的积极性不高,也就是几家孩子大了,不嫌弃二手房,想省点钱。

“你们村还有姓吕的?”

郑为民有些纳闷,他没听说过,杨家庄还有姓吕的人家。

“就他们一家,村里的老户人家了。”

杨家庄虽然是以杨姓人家为主,但还有其他十来个小姓人家,不论是在村里选举还是其他什么事上,都处于从属地位。

所谓的老户人家,是新县社区化改造的时候,由于原村里的群众,反对给新纳入的社区群众分享村里福利,而单独设立的一个概念,也是一个腐朽、落后的代名词。

通过这样对社区居民的分类之后,村里的人依然享受着原有的福利,新的社区成员就被排除在外了,这种身份上的不平等,为以后新县人口大量流失,埋下了隐患。

“他大约能出多少钱?”

郑为民不关心吕瑞的身份,只是对他的出价感兴趣。

“大叔,他能出多少?”

杨振平之前也没关心过这个,就把问题抛给了村里的会计兼文书杨涛。

“两万五吧,毕竟不是新房子了。”

杨涛作为杨波给自己儿子留下的非物质、非文化遗产,自然对村里各种事门清。

董元朝在这套房子里,虽然只住了不到三年,但这也改变不了,这套房子是二手房的属性。

“能压到这么低吗?”

郑为民也没预料到他们村里的人这么狠,两万五是村里老房子的价格,根本不可能买到大两层前后带院的安置房。

“老董着急卖房子,使劲拖拖,应该问题不大!”

杨家庄人就吃定了董元朝着急卖房的心理,反正他一个人在这无牵无挂的,这房子空上几年,恐怕到时候连两万块钱也卖不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