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百草堂之无花果(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篇中草药故事集》最新章节。
“王掌柜这话就见外了!”钱多多收起笑容,语气带着几分不耐烦,“你把货卖给我,我再卖给其他镇子,不是能救更多人?再说,你守着这小药铺,能赚几个钱?”他说着,又往木箱里添了两块银元,“你再想想,过些日子无花果过季了,你这药可就一文不值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站在里屋的张阳听到动静,走了出来。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声音沉稳:“钱老板,行医者当以仁心为先,不是只看银元。这无花果膏要是落到你手里,怕是要涨几倍价钱,百姓哪里买得起?”
钱多多被噎了一下,脸色沉了下来:“你们别给脸不要脸!我实话跟你们说,孙掌柜已经答应跟我合作,你们不卖,也迟早断了药材来源!”说完,他狠狠瞪了王宁一眼,带着伙计摔门而去。
林婉儿从后院走出来,手里还握着那把短剑,眼神冷得像冰:“这人跟孙玉国勾结,肯定没安好心。我们得多留意,别让他们搞鬼。”
王宁点点头,心里泛起不安。他让张阳清点库房里的无花果存货,又让王雪把刚做好的香囊收进内屋,自己则和林婉儿在药铺周围巡查了一圈,确认门窗都锁好,才稍稍放心。
夜色渐深,青石巷里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百草堂的屋檐下还挂着一盏油灯,昏黄的光映着“悬壶济世”的木匾。王宁和张阳在里屋整理药方,张娜和王雪已经睡下,林婉儿则守在门口,靠在柱子上闭目养神,耳朵却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
忽然,一阵焦糊味飘进鼻腔。林婉儿猛地睁开眼,只见库房的方向隐隐透出红光,浓烟正从门缝里往外冒!“着火了!”她大喊一声,拔剑劈开库房的门,里面的无花果干和装药膏的瓷瓶已经烧了起来,火焰顺着木梁往上窜,灼热的气浪逼得人睁不开眼。
王宁和张阳听到喊声,立刻拿着水桶冲过来。张娜和王雪也被惊醒,顾不上穿鞋,就端着水盆往库房里泼。“先救药膏!”王宁冲进火海,抱起装着药膏的木箱往外跑,火苗燎到了他的长衫,留下一片焦黑的印记。张阳则试图扑灭火焰,却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
林婉儿一边指挥众人灭火,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巷口——她清楚,这火绝不是意外。果然,不远处的墙角下,有两个黑影正鬼鬼祟祟地张望,见火越烧越大,转身就要跑。“站住!”林婉儿拔腿就追,手中的短剑掷了出去,正好插在那两人脚边。
“是刘二的手下!”王宁看清了那两人的模样,气得浑身发抖。那两人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求饶:“是孙掌柜和钱老板让我们来的,他们说烧了你的存货,你就只能把货卖给他们……”
林婉儿把两人捆起来,押回药铺。此时,库房的火已经被扑灭,可大部分无花果制品都被烧毁了,只剩下几个沾了灰的瓷瓶和一小袋无花果干。张娜看着满地狼藉,眼圈红了:“我们熬了那么久的药膏,就这么没了……”王雪蹲在地上,捡起一块烧焦的无花果干,眼泪掉了下来。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李大娘提着灯笼,身后跟着十几个百姓,有的拿着水桶,有的扛着梯子,还有的抱着自家晒的无花果干。“王大夫,我们听说药铺着火了,特意来帮忙!”李大娘走进来,看到库房的惨状,叹了口气,“这些是我们家里存的无花果,你别嫌少,先应应急。”
“还有我们的!”铁匠赵大叔扛着一筐无花果走进来,粗糙的脸上满是诚恳,“之前你救了我们,现在该我们帮你了。”百姓们纷纷把带来的无花果放在柜台前,很快就堆成了小山。就连之前受孙玉国蒙蔽、说过药膏没用的几个村民,也悄悄放下一袋无花果,红着脸说了句“抱歉”,就匆匆离开了。
王宁看着眼前的百姓,眼眶湿润了。他走上前,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有你们在,百草堂就不会倒。”昏黄的油灯下,百姓们的脸上满是关切,库房的焦糊味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无花果的清香和人心的温暖。林婉儿看着这一幕,握紧了手中的剑——她知道,无论孙玉国和钱多多耍什么手段,只要有百姓的支持,他们就一定能挺过去。
晨光透过百草堂的窗棂,照在满地狼藉的库房里。焦黑的木梁、沾灰的瓷片,还有百姓们连夜送来的无花果——青的泛着脆光,红的透着甜润,堆在柜台前像座小山,驱散了火灾后的颓败气息。
王宁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捡起一块未被烧透的无花果干,指尖拂过焦痕,抬头时眼里已没了昨日的沮丧。“张阳叔,你看这些新鲜果子,够我们熬三批药膏了。”他把干果肉递给张阳,声音里带着劲,“小雪,你和嫂子先挑拣果子,把熟果选出来熬膏,生果晒成干;婉儿姑娘,麻烦你看着那两个纵火犯,我去趟官府报案。”
“哥,我跟你一起去!”王雪攥着沾了果汁的手,辫子上的红绳晃了晃,“我能作证,刘二的人就是故意放火的!”张娜也点头:“你们去报案,这里有我和张阳叔盯着,放心吧。”
林婉儿把两个绑着的伙计押到柴房,回来时手里多了把干净的菜刀:“我帮你们切果子,多个人手快些。”她平日里握剑的手,拿起菜刀竟也稳当,一刀切下去,无花果的甜汁顺着刀刃流下来,滴在木盆里溅起小水花。
张阳坐在案前,一边研磨药材,一边叮嘱张娜:“熬膏时记得多放些冰糖,百姓家里的果子比后山的甜,药性也更温和,老人孩子吃着更合适。”他花白的胡须上沾了点药粉,抬手拂去时,眼里满是对药材的珍视。
王宁带着王雪赶到官府时,孙玉国和钱多多正在大堂里“喊冤”。孙玉国穿着簇新的绸缎长衫,指着王宁哭诉:“大人,王宁诬告我们纵火,他那药铺失火,说不定是自己熬药不小心烧的!”钱多多也在一旁附和,手指上的玉扳指晃得人眼晕:“大人明察,我们都是守法的商人,怎么会做这种事?”
王雪气得脸通红,上前一步大声说:“你撒谎!我们抓到的人都招了,是你和钱老板让他们放的火!”她从怀里掏出一块烧焦的布料,“这是从纵火犯身上搜出来的,上面有济世堂的印记,你还想抵赖?”
官府大人接过布料,仔细看了看,又传讯了柴房里的两个伙计。那两人本就胆小,见官老爷动了怒,立刻把孙玉国和钱多多如何密谋、如何让他们趁夜纵火的事全盘托出。
孙玉国脸色煞白,还想狡辩,王宁却拿出了更有力的证据——他从怀里掏出一本账册,上面记录着近一个月来钱多多囤积润肺药材的数量和价格。“大人,入夏以来疫病横行,钱老板却把川贝、百合等药材囤积起来,高价售卖,百姓们买不起药,只能任由病情加重。”王宁顿了顿,声音里满是愤慨,“我用无花果治病,断了他们的财路,他们才想出纵火的毒计!”
百姓们听说官府在审纵火案,都围在衙门外,听到钱多多和孙玉国的恶行,纷纷大声控诉。“就是他!我买一斤甘草,他涨了三成价!”“孙玉国的济世堂,早就不卖平价药了!”
官老爷见状,拍了惊堂木:“孙玉国、钱多多,你们囤积居奇、故意纵火,证据确凿,来人啊,把他们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孙玉国和钱多多面如死灰,被衙役押下去时,还不忘回头瞪着王宁,眼神里满是怨毒。王宁却没再看他们,转身带着王雪走出官府——他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做。
回到百草堂时,药香已经飘满了整条青石巷。张娜正站在灶台前,用木勺搅拌着锅里的无花果膏,褐色的膏体冒着热气,甜香扑鼻。林婉儿和张阳则在包装香囊,把晒干的无花果干和陈皮、薄荷混合在一起,装进素色的布包里,再用红绳系上,透着股喜庆的味道。
百姓们见王宁回来了,纷纷围上来询问。当听说孙玉国和钱多多被抓起来时,巷子里响起了阵阵欢呼声。李大娘拉着王宁的手,笑得眼角皱成了花:“太好了!这下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平价药了。”
王宁笑着点头,拿起一包刚做好的香囊递给李大娘:“这是新做的香囊,您带在身上,能理气安神。”他又对周围的百姓说,“大家要是想自己熬无花果膏,我可以教大家方法,家里有孩子的,还能做成无花果酱,酸甜可口,还能治病。”
百姓们一听,都高兴地围了过来。王雪搬来一张小桌子,张阳则拿出纸笔,把熬膏的步骤写下来,一张张分给百姓。阳光洒在青石巷里,药香混合着无花果的甜香,还有百姓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温暖的画面。王宁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感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无花果的胜利,更是人心的胜利。
秋风卷着桂花香掠过青石巷时,百草堂的木门上挂起了一串新晒的无花果干,琥珀色的果肉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与门楣上“悬壶济世”的木匾相映成趣。这日清晨,王宁刚打开门,就见李大娘提着竹篮站在门口,篮子里装满了刚从自家院子里摘下的无花果,青红相间的果实还沾着晨露。
“王大夫,你看这果子多新鲜,特意给你们送些来。”李大娘笑着把篮子递过来,眼角的皱纹里满是笑意,“自从按你教的方法熬了无花果膏,我家小孙子再也没犯过燥咳,连邻居都来问我要方子呢。”
王宁接过篮子,连声道谢。这时,铁匠赵大叔也扛着一把新打造的镰刀走了过来,粗粝的手上还沾着铁屑:“王掌柜,这镰刀给你,后山的无花果树该修枝了,用这把趁手。”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之前多亏了你那无花果茶,我这老便秘算是彻底好了,这把镰刀就算是谢礼。”
王雪从屋里跑出来,扎着的麻花辫上换了新的红绳,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香囊,递给赵大叔:“赵大叔,这是新配的香囊,里面加了晒干的桂花,除了理气,还能驱蚊虫呢。”赵大叔接过香囊,放在鼻尖闻了闻,笑得合不拢嘴。
张阳坐在柜台后,正整理着一本泛黄的古籍,那是他之前在库房角落里找到的,里面记载着许多关于无花果的药用偏方。他戴着老花镜,手指轻轻拂过书页上的字迹,对王宁说:“掌柜的,你看这上面写的,无花果的叶子煮水还能治脚气,我们可以试试做成药包,给百姓们用。”
王宁凑过去一看,眼里满是惊喜:“太好了!这样一来,无花果的用处就更多了。婉儿姑娘,不如你明天跟我一起去后山,看看能不能多找些无花果树的幼苗,移栽到巷口的空地上,这样百姓们随时都能采摘。”
林婉儿正靠在门口擦拭短剑,闻言点头应下:“好,我去准备工具。对了,官府昨天派人来传话,说孙玉国和钱多多已经被判了刑,囤积的药材也都分给了周边的药铺,让百姓们能买到平价药。”
消息传开,巷里的百姓都高兴不已。到了傍晚,大家自发地带着工具来到巷口的空地上,帮着王宁和林婉儿移栽无花果树幼苗。孩子们在一旁帮忙浇水,大人们则忙着挖坑、培土,欢声笑语回荡在青石巷里。张娜和王雪还煮了无花果茶,用粗瓷碗盛着,递给忙碌的百姓,清甜的茶香混着泥土的气息,格外暖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巷口的无花果树渐渐枝繁叶茂。第二年夏天,树上结满了果实,青的像翡翠,红的像玛瑙,路过的百姓都能随手摘下几颗,或直接吃,或带回家熬膏、泡茶。百草堂里,王宁和张阳还根据古籍上的偏方,研制出了无花果叶药包、无花果蜜饯等,不仅能治病,还成了小镇的特色,连周边镇子的人都来购买。
这年中秋,青石巷的百姓聚在巷口的无花果树下,摆起了长桌宴。桌上摆满了用无花果做的食物——无花果膏、无花果酱、无花果干炖排骨,还有王娜特意酿的无花果酒。月光洒在桌上,映着百姓们的笑脸,王宁站起身,举起酒杯,对大家说:“多亏了大家的支持,百草堂才能走到今天,这杯酒,我敬大家!”
百姓们纷纷举起酒杯,欢声笑语中,有人提议:“王大夫,不如我们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无花果节’吧,让大家都记得这果子的好处,也记得我们青石巷的情谊。”提议一出,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从那以后,每年中秋,青石巷都会举办“无花果节”。巷口的无花果树下,总是挤满了人,有的在交流无花果的药用方法,有的在分享用无花果做的美食,还有的在听王宁和张阳讲中医药的知识。百草堂的药香和无花果的甜香,年复一年地飘荡在青石巷里,成了小镇最温暖的记忆。
许多年后,王雪也成了一名出色的药师,接过了百草堂的担子。她常常指着巷口的无花果树,对来抓药的孩子说:“这棵树不仅结出甜美的果子,还教会我们,医者仁心,才能赢得百姓的信任。”而王宁和张阳则坐在药铺里,整理着新的药方,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布满老茧的手上,也落在桌上那本记载着无花果药用方法的古籍上,岁月静好,暖意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