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量子态(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芳菲之翼》最新章节。
2023年10月。首都国际会议中心。
“科学界同仁、学者以及在座的每一位对科学充满好奇的朋友,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探讨一个既神秘又引人入胜的话题——人死后,量子态信息是否真的会以某种微妙的形式弥散于宇宙之中?这个问题不仅触及了生命科学的边界,也深刻关联到量子物理学的核心理论,是科学探索中一个既古老又前沿的议题。
首先,让我们从量子力学的基石谈起。量子态,是量子力学中描述微观粒子状态的基本概念,它超越了经典物理中的确定性与可预测性,引入了概率与叠加态的概念。一个量子系统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之中,直到被观测时才“坍缩”到其中一个确定状态。这种非局域性和不确定性,构成了量子世界的基本特征。
接下来,让我们将视角转向生命科学。人体,这个由无数分子、原子乃至量子粒子构成的复杂系统,其生命活动无疑也遵循着量子物理的法则。虽然生命科学的宏观现象往往难以直接用量子理论解释,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的双螺旋结构、蛋白质折叠、甚至神经信号的传递,都可能蕴含着量子效应。特别是,大脑作为意识与记忆的载体,其内部复杂的神经网络活动,可能正是量子纠缠、叠加态等非经典现象的宏观体现。
现在,让我们回到今天的主题:人死后,量子态信息何去何从?传统观念认为,生命终止意味着信息的终结,但量子力学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根据量子信息理论,信息不是物质,它不会因物理实体的消亡而消失,而是可以在量子态之间传递和转化。这意味着,当人体细胞死亡、分子分解,原本储存在其中的量子信息,理论上可以通过量子纠缠等机制,以极其微妙且难以察觉的方式,与周围的量子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弥散至整个宇宙。
这种弥散并非简单的物理扩散,而是一种更为深刻的信息传递方式。量子纠缠,作为量子力学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允许两个或多个粒子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瞬间感知对方的状态变化。因此,可以设想,人死后的量子态信息,可能通过纠缠链,与宇宙中的其他量子系统建立联系,形成一种跨越时空的信息网络。
当然,这一理论目前仍处于假设阶段,尚未有确凿的实验证据支持。但正是这种未知和探索的精神,驱动着科学不断前行。未来的研究,或许能够利用先进的量子计算技术、量子传感器以及神经科学的最新成果,设计实验来检测这一假说。我们甚至可以通过研究濒死体验、意识转移等现象,寻找量子态信息在生命终结时可能发生的变化迹象。
总之,人死后量子态信息是否弥散于宇宙之中,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科学问题。它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生命、死亡以及宇宙本质的传统理解,也为探索意识的本质、量子信息的永恒性乃至宇宙的全息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
沈芳群教授的报告渐渐步入尾声,大左不经意间捕捉到小左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一股新生的活力在他体内涌动。
此时,主持人转向满座的听众,宣布道:“接下来是互动提问环节,欢迎各位踊跃提问。”话音未落,一位听众已迫不及待地站起身,未等主持人递上话筒,他径直穿越过道,迈向讲台,直面沈芳群教授,抛出了一个问题:
“请问沈教授,如果我能实施一项实验,或者利用一种名为‘量子回溯探测器’的工具,在浩瀚宇宙的量子波动中探寻,是否有可能捕捉到某位已故之人遗留下的量子信息痕迹呢?”
此言一出,整个报告厅瞬间沸腾,议论声四起。
沈芳群教授一眼便认出,这是她的学生大左的双胞胎弟弟左希宸,心中顿时明了。她微笑着,“当然有可能,我也正在设计这样的实验……”
…………
远在伊犁河谷的大马士革玫瑰种植基地,田伊娜家里的玫瑰花田已经焕然一新,尤其是3号基地,已栽种上了全新的玫瑰品种,生机勃勃。其他各个基地的玫瑰花也竞相绽放,绚烂夺目。在这片花海中,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采摘工作。
田素一进门就兴奋地朝妻子阿依古丽喊道:“阿依古丽,今天真是个好消息!送去检验的玫瑰花,质量报告好得不得了,连农科所的张老师都说我们管理的好!”
阿依古丽闻言,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但随即又流露出一丝遗憾:“真是让人欣慰,不过想到3号基地的玫瑰还得再等两年才能长起来……”
田素笑着安慰道:“别太担心了,连艾孜买提(伊犁精油加工企业的负责人)都说咱们家的玫瑰之所以这么好,肯定是种了棵‘古尔佩里’(花仙子)。”
阿依古丽被丈夫的话逗乐了,眼里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哈哈,他说得没错,我们家确实有‘古尔佩里’,不过不是种在花田里,而是咱们的女儿伊娜。她就是咱们家,不,应该是全县最美的‘古尔佩里’!”
两人相视而笑,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了远在首都的女儿田伊娜。
…………
华科园区。
李博远正在认真地审阅小左提交的实验计划书。这份实验计划是关于‘量子回溯探测器’的,里面提到了将和华夏美术学院【艺术治疗与超自然探索实验室】的沈芳群教授团队一起合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