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富察贵人 299(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综影视妖精穿越从富察贵人开始》最新章节。
难道还要她们死守着吗?
这天下有多少男子都娶不到妻。
这些女子若不再嫁,岂不是大大的浪费。
这些女子和离再嫁,修养好身体,还可以生儿育女”
敦亲王说完又指着朝堂上那些酸腐汉臣
还有那些被汉化严重的老家伙
“你们这些人三妻四妾,力气都使尽了,却生不下几个健康的孩子
还要那些女子守节,知道这叫什么吗?
这叫占着花儿却产不出蜜来,屁用没有。”
朝堂之上,众大臣们被敦亲王这番话怼得哑口无言,面红耳赤。
粗鄙,这敦亲王真是太粗鄙了
敦亲王却并没有停下来“咱们满人二嫁的女子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如此,咱们满人才能繁衍壮大
你们不要因为现在日子好过了,就学汉人那些臭毛病
汉人若是真那么厉害,咱们满人就没有机会入关
本王看来,那些女子该和离就和离,
她们的嫁妆也要一分不少的归还给她们,让她们重新开始新生活。”
年羹尧听到敦亲王说的这些,觉得有些话不像是他能说出来的
只怕这敦亲王表达的是皇上的意思
年羹尧站出来道:
“皇上,臣认为敦亲王所言极是。
近亲联姻的危害已然如此明显,若不加以禁止,
大清的子嗣传承和长远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那些因近亲联姻而受苦的女子,本就是受害者,她们的遭遇令人同情。
若能让她们和离再嫁,不仅对她们自身是一种解脱,
也能为大清的繁衍注入新的活力。”
其实年羮尧很想问问,他能不能把年世兰接回家去
想到那老登还没死,现在还不是合适的时机
傅恒顿了顿,接着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
敦亲王所言之事固然重要,但此事牵涉甚广,不可一蹴而就。
若强行推行,恐会引发诸多不稳定因素。
这些女子若是和离再嫁,她们的家族、夫家以及子女的处境都需要妥善安排。
否则,不仅会伤及无辜,还会引发社会动荡。”
张廷玉这时也看清了皇上的态度
“皇上,臣认为可先从新婚夫妇开始,颁布禁令,严禁近亲联姻。
对于已经结亲的夫妻,可设立一个缓冲期,让他们自行选择是否和离。
若选择和离,朝廷可给予一定的补偿和安置,确保她们的生活无忧。”
弘昌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大臣,沉声道:
“诸位爱卿,今日之事关乎我大清的子嗣传承与长远发展,绝非小事。
张廷玉所言的缓冲期之策,确实较为妥当。
朕决定,从即日起,颁布禁令,严禁新婚夫妇近亲联姻,违者严惩不贷。
至于已经结亲的夫妻,朕给予一年的缓冲期,让他们自行抉择。
若选择和离,朝廷将给予女子一定的补偿,
包括钱财、田地以及必要的生活保障,确保她们能够重新开始新生活。
同时,朕也会下令彻查过往因近亲联姻而导致的悲剧,
为那些无辜的女子讨回公道。”
敦亲王允?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皇上,这缓冲期是否太长了些?
这些女子本就是受害者,为何还要让她们多受一年的委屈?
若是有些家族不做人,又让这些女子(病逝)又该如何?”
敦亲王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一片寂静。
大臣们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弘昌。
弘昌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他沉默了片刻,
然后缓缓开口,语气坚定而严肃:
“敦亲王,朕明白你是为那些可怜的女子着想
但此事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年缓冲期,是为了让那些已经结亲的夫妻有足够的时间去权衡利弊,
是为了避免社会动荡,是为了让天下百姓都能接受这一变革。
若强行推行,只怕会适得其反。”
弘昌顿了顿,目光扫过朝堂上的众大臣,继续说道:
“朕知道,这缓冲期可能会让一些女子受一些委屈
但朕不能为了急于求成而罔顾天下百姓的安危。
朕会下令彻查过往因近亲联姻而导致的悲剧,为那些无辜的女子讨回公道。
同时,朕也会让各地官府密切关注那些已经结亲的夫妻,
若发现有虐待女子或逼迫女子自尽的行为,必严惩不贷。”
闻言有些人的小心思不得不收敛起来
此时,张廷玉再次出列,拱手道:“皇上圣明。
臣以为,除了颁布禁令和设立缓冲期之外,
还应在民间广泛宣传近亲联姻的危害。
臣建议,由礼部牵头,编纂一本《近亲联姻条例》,
详细说明近亲联姻的危害、禁令的内容以及朝廷的补偿政策。
然后,通过各地官府、书院、寺庙等渠道,
将这本条例发放到每一个村落、每一个家庭,
让百姓们都能明白朝廷的苦衷。”
弘昌微微点头,目光转向傅恒:
“傅恒,你认为此策如何?”
傅恒微微拱手,沉声道:
“皇上,张廷玉所言甚是。
臣以为,除了宣传条例之外,还应派遣钦差大臣前往各地,监督禁令的执行情况。
同时,各地官府应设立专门的机构,
负责处理因禁令而产生的纠纷,确保朝廷的政策能够顺利推行。”
弘昌对两人的提议还算满意,
弘昌微微颔首,沉声道:
“好,此事就依你们所言。
张廷玉,你去负责编纂《禁亲联姻条例》,务必做到详细、准确、通俗易懂。
傅恒,你负责钦差大臣的选派和各地专门机构的设立。
除此之外,朕打算办一份面向天下百姓的邸报
就叫《大清百姓报》,
专门用来宣传朝廷的政策、法规以及一些利国利民的举措。
这份邸报不仅要让百姓们知晓朝廷的意图,
还要让他们明白这些政策对他们自身的好处。”
张廷玉问道“那皇上准备要谁负责
《大清百姓报》的编纂与发行工作呢?”
弘昌“这事朕自有打算,等过段时间你们便知道了。”
张廷玉微微躬身,应了一声“是”,便退回了班列之中。
朝堂之上,众大臣们心中都对《大清百姓报》的负责人充满了好奇,
但弘昌并未多言,只是沉吟片刻后,便宣布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