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送你一块金牌要不要(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差生文具多啊的新书》最新章节。
自从夏沫在体坛正式崭露头角以来,就一直受到诸多的关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总结起来就只有四个字——不可思议!
有史以来,人类中还没有出现过一个类似夏沫这样的人物,能够做到各种运动专精。不扯远了,单单就说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还有1500米这五个项目,在训练方向上就具有排他性,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出来的两种体质说是南辕北辙或许有点夸张,但绝对无法兼容。这一点,那些体育运动专家可以确定。
100米\/200米属于短跑这一范畴,需要的是极致的爆发力、强大的快肌(快速收缩肌)纤维、顶级的无氧能力,追求的是绝对的速度,在能量代谢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是Atp-cp 系统(无氧)。在训练上侧重于力量、爆发力与神经反应这些方向,需要的是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样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肌肉纤维中的快肌比例极高。
400米被称为中短跑,属于速度与耐力的极致结合,是公认最难跑的项目之一。这项运动需要的是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乳酸耐受能力,对人体的无氧糖酵解能力要求极高。
800米\/1500米已经是属于中长跑领域了,需要强大的有氧能力、极高的乳酸耐受度、出色的耐力、战术意识和意志力,侧重的是耐力基础,训练中需长距离低强度地慢跑,所以中长跑运动员的慢肌比例更加突出。
训练一个顶级的短跑运动员与训练一个顶级的中长跑运动员,无论是在训练方法上,亦或者是在身体适应性上,都存在着无法调和的根本性矛盾,不可兼顾,所以顶尖运动员通常只能专精于一个领域或者是相邻的两个领域,譬如短跑\/跨栏或是中跑\/长跑)。
历史上最接近 “多距离兼顾” 这一目标的,可能是一些在相邻项目(如200米\/400米,或800米\/1500米)上取得成功的运动员,亦或者是像十项全能选手那样,展现广泛但非顶尖单项能力的人。
即使是像100米\/200米之王尤塞恩·博尔特、200米\/400米之王迈克尔·约翰逊、800米之王大卫·鲁迪沙,亦或者1500米\/5000米之王希查姆·埃尔·奎罗伊这一类的传奇人物,其统治力往往也仅限于相邻的一两个项目。
至于说跨越从100米到1500米的全能统治,那绝对是属于另一个维度的奇迹。一般人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可能!
除了上面那些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不能不考虑。
像是奥运会这样的大型综合性赛事往往存在项目安排冲突,很多项目的预赛、复赛、半决赛和决赛赛程密集且重叠,对运动员的体能恢复极为不利,是一个巨大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
但即便存在着如此多的不可能,夏沫依然就这么横空出世了,一下就震撼了所有人。他不但跨项参赛,甚至还跨了大项,活生生就是一个“万金油”式的全能王,一个人就摘走了十几块金牌……这样的人,不是超人还是什么?
夏沫身上值得深入研究发掘的东西太多太多,一旦研究出某些成果,绝对能改写人类对运动科学的认知,证明人类的体能极限完全可以突破现有理论的框架,从而推动训练方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夏沫要是天赋异禀的话,那就还好。如果夏沫是华夏苦心积虑培养出来的秘密武器,那就意味着华夏在运动科学领域早就远远领先于整个世界了,以后在体育方面那就是华夏人一家独大了。
当然,不是没有人怀疑夏沫服用了某种禁药。实际上,持这种怀疑态度的人还不在少数,但夏沫从头至尾一直接受着这个星球上最为严苛的禁药检测,这就足以让所有人闭嘴。
退一步说,也没人相信在这个世界上还会存在这么一种药物,服用之后能让人发生如此脱胎换骨的变化。犹撒的生物科学技术本就是全球领先,可他们都不敢这样去奢望。那样的药物,起码不应该存在于人间,那是属于神的领域。
200米夺冠后,夏沫身披国旗环场一周,然后回到了运动员休息室,啃了一根香蕉,然后躺下享受着朱队医的按摩。
香蕉里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为人体快速补充能量,还能减少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胃部不适。香蕉中丰富的钾元素还能防止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抽筋,是运动员中场休息时最理想的食品。
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富含糖和脂肪的士力架并不适合作为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补给来源,因为它会迅速提升血糖,但很快又会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这种血糖的快速波动可能会使运动员在比赛后半段感到疲劳和缺乏能量。同时,高脂肪食物的消化也需要较长的时间,会让运动员感觉不适。
孙海坪教练看起来比夏沫还要更紧张些。作为刘祥的师傅,在这位得意弟子退役以后,孙教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季,但他一直拖着病躯在物色刘祥的接班人。
孙教练衣食无忧,魔都和浙省的体育局每个月都会给他发工资,而且丰厚的冠军奖金也早就让他彻底摆脱了经济上的束缚。
可这老头一点都不知道享受,2018年他辞去了国家队的职务,把注意力转向了青少年运动员,希望在自己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再培养出一位跨栏新星。
无论是烈日当空还是风雨交加,这位倔强的老人每天在操场上至少要待上十几个小时,永不缺席。
有些人认为他太执着,七十岁了还混在赛场上,值得吗?可对他而言,田径早就不仅仅只是职业了,更像是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孙教练的坚守让夏沫感受到了某种纯粹,原来对事业的热忱,真的可以让一个人在七十高龄的时候依然保持着年轻时的热情。
孙教练期待的不是瞬间的辉煌,而是将永不熄灭的火焰传递给下一代。
“师傅,送你一块金牌要不要?”夏沫闭着眼睛享受着朱队医精湛的推拿和按摩,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一会跨栏这块金牌,我想送给你!”
孙海坪一怔,左右环视了一下,除了自己和朱队医,周围再没有其他人了,老袁他们几个在外间看电视,实时关注着赛事的进程。
夏沫还是第一次称呼孙教练为师傅,这个称呼让孙教练有些不太适应:“等你拿到再说吧,你说送就送啊!”
“嗯,说送就送!家里金牌太多了,分你一块,算是留个念想!”夏沫突然睁开眼睛,看着眼眶泛红的孙教练,“胡戈已经欠我好几顿饭了,许鑫也是,我准备这次回国就上魔都找他俩收债去,总不能让那两个家伙赖账啊……再说了,早就听说师母能做一手好菜,到时候少不得要上门打扰你们。”
“来嘛来嘛,我欢迎还来不及呢……”孙教练把头扭到一边,轻轻擦拭着眼角,“平日里小家伙也不在家,我老伴正嫌家里不够热闹呢。”
“行,师傅,那就这么说定了哈!”
袁教练的声音传进了里屋:“夏沫,做好准备,110米栏快要开始了!”
“行了,师傅你稍等,我去把金牌给你拿回来!”夏沫翻身坐起,“咕嘟咕嘟”喝了两口水,推门出去了。
孙海坪坐在那半天终于醒悟过来:好霸气!这不是温酒斩华雄吗?这套路我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