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终审定音(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角洲行动之第三次世界大战》最新章节。
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最高军事法庭
庭审记录副本(终审判决部分)
案件编号: VKS-2026-01-0482/CT
案件名称:俄罗斯联邦诉三人违抗军令及渎职案
庭审日期:2026年3月10日 (终审)
庭审地点:莫斯科,军事法庭第3审判庭
法庭组成:
· 主审法官: 斯捷潘·伊万诺维奇·普罗宁 将军(军法)
· 法官: 叶莲娜·彼得罗夫娜·索科洛娃 上校(军法)
· 法官: 阿列克谢·瓦西里耶维奇·费多托夫 上校(军法)
· 国家公诉人: 伊戈尔·谢苗诺维奇·马克西莫夫 上校(军法)
· 辩护律师: (军方指定法律顾问)
· 书记员: 奥莉加·米哈伊洛夫娜·伊万诺娃
被告人:
1. 彼得罗夫,前联邦安全局(FSB)"A"部门(阿尔法)少校。
2. 瓦西里·彼得连科,前联邦安全局(FSB)"A"部门(阿尔法)上尉。
3. 德米特里·奥尔洛夫,前联邦安全局(FSB)"A"部门(阿尔法)中尉。
\---庭审记录开始(节选终审判决部分)---
15:00 全体起立,法官入席。法庭内气氛凝重。
普罗宁法官: 请坐。经过多次庭审,充分听取国家公诉人指控、被告人陈述、辩护人意见及证人证言,并经过合议庭慎重合议,现对案件 VKS-2026-01-0482/CT 进行宣判。
(法庭内一片寂静,三名被告人挺直脊背,目光聚焦于审判席。)
普罗宁法官: 本庭确认以下事实:被告人彼得罗夫、彼得连科、奥尔洛夫,在“多瑙河之影”行动中,确实接收并理解了对目标人物李海镇实施“最终解决方案”的明确命令。三人未能执行该命令,并擅自改变行动计划,将目标带离敌方控制区。此行为已构成《俄罗斯联邦刑法》第332条第2款“战时违抗上级命令”之罪行。
马克西莫夫公诉人: (微微颔首,表情严肃。)
普罗宁法官: 然而,本庭在审理过程中,亦考虑到以下情节:
第一,被告人之行为,其初衷并非为个人私利或恶意损害国家利益,而是基于其对战场情况的临机判断,以及……一种对并肩作战人员的特殊情谊。此点,虽不能成为违抗命令的合法理由,但可在量刑时予以酌情考量。
第二,行动本身在战术层面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渗透并撤离了高度戒备的敌方设施,并带回了高价值目标。尽管该目标目前状态存在不确定性,但其潜在情报价值不可完全否定。
第三,被告人过往均有卓越服役记录,功勋显着,此次系初犯。
普罗宁法官: 但是!军队的基石在于铁的纪律和无条件的服从。尤其在于特种作战领域,命令的权威性不容任何置疑和挑战。被告人彼得罗夫作为现场最高指挥官,未能恪守此基本原则,其行为产生了不良示范效应,性质严重。被告人彼得连科、奥尔洛夫作为团队成员,未能有效劝阻并参与违抗,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家公诉人关于维护军纪严肃性的主张,本庭予以支持。
(彼得罗夫目光低垂,瓦西里面无表情,德米特里紧握拳头,指节发白。)
普罗宁法官: 综上,依据《俄罗斯联邦刑法》第332条第2款、第47条及相关军纪条例,现判决如下:
一、 关于被告人 彼得罗夫:
· 认定其“战时违抗上级命令”罪名成立。
· 判处:保留其少校军衔。
· 判处:立即免去其于联邦安全局(FSB)“A”部门(阿尔法)的一切职务,调离一线作战及指挥岗位。
· 判处:其下一步具体职务安排,由联邦安全局(FSB)人事部门及相关单位另行研究决定,并报本法庭备案。
· (此判决意味着彼得罗夫虽保住了军衔,但军旅生涯遭受重创,未来可能被安排至文职、训练或边缘部门,前途未卜。)
彼得罗夫: (身体微微晃动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沉声)理解判决,法官同志。
二、 关于被告人 瓦西里·彼得连科:
· 认定其“战时违抗上级命令”罪名成立。
· 判处:剥夺其上尉军衔(在联邦安全局体系内)。
· 判处:立即将其从联邦安全局(FSB)除名。
· 判处:根据其技术专长,将其人事关系及档案转至俄罗斯联邦内务部(MVD),衔级从头核定,具体岗位由内务部安排。
· (此判决意味着瓦西里被踢出了顶尖的特种部队序列,转入普通警察或内卫部队体系,一切从头开始。)
瓦西里: (脸上闪过一丝黯然,但很快恢复平静)理解判决,法官同志。
三、 关于被告人 德米特里·奥尔洛夫:
· 认定其“战时违抗上级命令”罪名成立。
· 判处:剥夺其中尉军衔。
· 判处:立即将其从联邦安全局(FSB)及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中除名,剥夺其军人身份。
· (此判决最为严厉,意味着德米特里被彻底清除出军队体系。合议庭很可能考虑到其在庭审中表现出的冲动性格和对命令的彻底蔑视态度,认为其不再适合留在军队。)
德米特里: (猛地抬起头,眼中充满难以置信和愤怒,他张了张嘴,似乎想咆哮,但看到彼得罗夫严厉的眼神和瓦西里微微的摇头,他最终只是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理解……判决。
普罗宁法官: (目光扫过三名被告人,语气深沉)本判决为终审判决,立即生效。希望你们能深刻反思此次教训。军队需要勇敢的战士,但更需要懂得服从和纪律的军人。带下去。
马克西莫夫公诉人: (表情略显复杂,似乎对彼得罗夫的判决略轻感到些许不满,但未再发言。)
15:12 宪兵上前,准备将三名被告人带离法庭。
德米特里: (在被带离前,突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审判席,压抑着巨大的情绪)普罗宁将军!我只问一句!如果当时躺在那里的是你的兵,是你的兄弟,你会怎么选?!
普罗宁法官: (凝视着德米特里,良久,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法庭)我会服从命令,中尉。因为我是法官。而你们……是军人。这就是区别。带走吧。
德米特里被宪兵强行带离。
彼得罗夫和瓦西里沉默地跟随宪兵走出法庭,没有再看彼此。
\---庭审记录结束---
后续备注:
· 判决体现了军事法庭在原则性与灵活性之间的艰难平衡。
· 此判决无疑将在FSB内部,特别是阿尔法部队中引发深远讨论和震动。
……
莫斯科三月的风,依旧带着凛冽的余威,吹拂着军事法庭外空旷的广场。
没有鲜花,没有记者,只有零星几个行人和几辆停靠在远处的黑色轿车。
彼得罗夫、瓦西里和德米特里三人,站在冰冷的台阶下,身上已经换下了军装,穿着便服,仿佛三个刚刚结束普通会面的陌生人。
终审判决砸碎了他们过去的一切。
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瓦西里望着远处灰蒙蒙的天空,率先打破了沉默:
“到头来……就是这样了。”
他苦笑了一下,那笑容里充满了疲惫和一丝茫然,“阿尔法……结束了。”
德米特里哼了一声,用力踢开了脚边的一颗小石子,石子滚出去老远,发出清脆的声响。
“妈的,早知道最后是这么个结局,当初在巴赫穆特还不如让那颗炮弹直接砸老子头上痛快!”
“德米特里!”
彼得罗夫低喝一声,制止了他更激烈的言辞。
他无法接受以这种被“驱逐”的方式,离开他视若生命的军队。
瓦西里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静些:
“内务部(MVD)……也好。至少还在体系内。说不定……是去抓贼?”
他试图开个玩笑,但话一出口,自己都觉得苦涩。
从一个顶尖反恐单位的电子战专家,变成可能处理街头治安或普通刑侦的内务部职员……
他看向彼得罗夫和德米特里,眼神复杂:
“阿列克谢,德米特里……有缘再见吧。希望……希望你们都能找到自己的路。”
德米特里用力拍了拍瓦西里的肩膀,力道大得让瓦西里晃了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