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赴宴(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带着太史慈投刘备》最新章节。
孔融指向彭璆身边的文士,看其身高并不比太史慈矮多少,纪清心中不禁腹诽山东人都这么高的吗,跟他们一比纪清就像个小矮人。“这位是功曹孙邵孙长绪,胸腹有庙宇,未来必能为朝廷三公。”
孙邵听到孔融称赞,微笑答道。“孔府君谬赞了,邵久闻东莱子义之名,亦曾闻府君赞泰明有王制选拔教育之新论,此番终能见过二位!”
纪清稍有点讶异,此前孔融想招书佐,如果当时纪清接受了,直属上司就是眼前的孙邵。
只是孙邵不是跟着刘繇去了江东后来成为东吴第一任丞相么?
纪清转念一想,孙邵一开始是跟着刘繇一起下扬州的,现如今太史慈也才回返青州不久,这个时间点刘繇还未走马上任,需要解了黄巾之围后这些人才跟着刘繇去了扬州,跟袁术孙策等人相争扬州,此刻孙邵在此也合情理。
念头一通,纪清也拱手道:“长绪兄,清也久仰大名!孔府君原意招清协助长绪兄,只是清不明官场之事,只能谢绝府君好意。”
“无妨!”
孔融准备继续介绍下一位宴客,但这位不给孔融开口的机会,抢先说:“营陵氏仪氏子羽,现为孔府君麾下一文吏,见过二位。”孔融略有一丝嘲弄,但很快就摇摇头恢复常态。
纪清敏锐地捕捉到了孔融一闪而过的嘲弄神色,虽然不解孔融为什么会有这个神色,但也心中按住好奇之心:氏仪这个名字,好像这位也是后来东吴的重臣之一,先结个善缘也是不错的。
是仪开口之后,旁边的一名武将劲装打扮面容粗犷的汉子也自吾介绍道:“武靖武安国,现任郡都尉,吾可听闻东莱太史子义弓马娴熟,有任侠气,吾等可以亲近亲近。”话语说着亲近,但表情似乎不像言语中那么亲近,似乎感受到了太史慈对自己职务的威胁。
太史慈闻言一扬眉,道:“好说!子义随时恭迎武都尉。”
双方眼神中已经开始“亲近”了。
孔融见状,解围说:“前番讨伐张绕,武都尉救过老夫几次,收降反正的黄巾贼过程中武都尉亦出力颇多,是吾郡中的武将楷模。”言罢,孔融想到了此前纪清推荐太史慈的言辞,便又道,“子义乃义士,你们二人或许有合作的可能。”
言罢一名文士向太史慈行礼,看着年纪只比纪清大一些,他不慌不忙顺着孔融的话说:“武都尉和子义都是吾青州英武的代表,二位气宇不凡,益好生敬仰,亦希望和二位义士学习领兵打仗的技巧,希望二位不吝赐教。”话语轻巧地赞许了武靖和太史慈,亦让两人关系稍微有点缓和。
“这位是郑益恩,康成公之子,家学渊源,亦是吾青州年轻士人代表。”孔融对此位青年也是颇为看重,手扶须微笑介绍道。
闻言纪清与太史慈都不敢怠慢,郑重地朝郑益施以一礼。无他,只因“康成公”三个字的影响力。
康成公即郑玄,这是东汉时期在初中历史课本中都要留名的人物,其影响力不亚于东汉时期的名臣武将。
例如后来跟随刘备的名士孙乾,只因是郑玄的弟子便被刘表等人奉为上宾。
“康成公之子”这五个字就预示了如无意外,郑益便是未来郑玄经学的传承人,不得不让纪清和太史慈郑重。
郑益摆摆手道:“籍父之名,士人代表这称谓,益愧不敢当,还请二位不要因此拘谨,吾等平辈交往即可。”
看见郑益为太史慈武靖双方解围,聪颖机智,不拘小节,纪清瞬间有与其结交的心态。毕竟是康成公之子啊,康成公的弟子在历史上留名的可不止孙乾一人,若能跟郑益结交,说不定可以结交到这层关系网,日后可能有助力的地方。
但纪清也清楚,与郑益结交最好摒弃掉功利之心为妙,不然郑玄及其弟子等人瞬间就能看透自己的小心思。
“益恩兄太过谦了,康成公之名天下皆知,益恩兄若只认为吾等因康成公而与你结交,那便是看不到自身优点。清今日初见益恩兄,益恩兄机敏有礼,不正是康成公教导有成,益恩兄学以致用的结果么?清能遇见益恩兄,从益恩兄的举止中管中窥豹,才能知道康成公之风,清之大幸也。”
纪清称赞郑益“机敏有礼”正是暗指刚刚郑益的顺水推舟之语,郑益明显听懂了这个暗示,对着纪清亦是大笑,心中觉得纪清也是可交之友。
“确实是吾等之幸,看到了康成公之风,当浮一大白!”孔融接过话头,举起手中酒杯,众人也跟着孔融一起,一杯酒入喉。
“可惜康成公尚未回郡,不能近距离从康成公身上学到更多。”氏仪一饮而尽,有些惋惜道。
“毕竟当前路途不太平,泰山、琅琊一带黄巾众多,融虽已去信徐州给康成公,但康成公腿脚不便,不可强求。待扫平郡内黄巾贼子,再让益恩前往徐州,带领康成公返乡。”孔融闻言也道。
当前郑玄正客居徐州,正是因为青州黄巾未平,而徐州有陶谦的治理平定,较为安定。
青州黄巾!
纪清想起了此行的目的,黄巾正是当前北海乃至青州的大患,太史慈领兵一事也必须尽快落到实处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