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徐盛(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带着太史慈投刘备》最新章节。
“敢问兄台大名?”重新坐下后,纪清开口问道。
“吾名徐盛,字文向,乃本地人士。”徐盛开口依旧是中气十足的声音。
纪清一听此名瞬间来精神了。
徐盛可是日后孙权手下的一员大将,在东吴官至建武将军、安东将军,封芜湖侯,是三国志当中记录的江表十二虎臣之一,与程普、黄盖等东吴开国功臣同属一传。
纪清来的路上脑子里一直只想着琅琊名臣有诸葛丞相一家,居然不记得此地还有东吴的这位良将。
纪清脸上激动神色转瞬即逝,接着为徐盛介绍席中关羽和太史慈二人。
“这位是关羽关云长,乃平原相玄德公义弟,现任平原郡别部司马。”纪清指向关羽。
“平原相刘玄德?可是率领幽州骑兵驰援北海击破黄巾的刘玄德刘府君?被北海文举公赞为仁义信重的刘玄德乎?”徐盛一听有些愣神,随即反应过来后高声问道,连酒舍内的三名士人都惊动到了,往这边张望。
“正是关某结义大哥!”
看着徐盛激动的反应,关羽一反高傲的性子,乐呵呵地回道。
纪清随后补充道。
“关司马亦在前番救援北海过程中力擒黄巾首领管亥,立下大功。
此番益恩兄欲接康成公回乡,玄德公与益恩兄原属同门,因此玄德公特意安排关司马随行护卫。”
徐盛望了望周围被惊动的食客,也冷静下来,重新抱拳施礼道。
“失敬失敬!刘府君与关司马此番千里救援北海击破黄巾的事迹让盛好生敬仰,想不到能在此认识关司马!”
“文向免礼,吾与大哥皆为青州官员,救援孔府君乃应有之义,当不得文向如此夸赞。”关羽亦抱手还礼。
“云长兄过谦了!”徐盛仍赞道。
纪清见二人见礼完毕,“刘府君与关司马确实高义!”,再指向身旁的太史慈介绍道。
“这位是吾结义大哥太史子义,现任北海国别部司马。此番亦是孔府君安排兄长护卫益恩兄前往郯城。”
徐盛再次瞪大了眼睛,他没想到北海黄巾一役中的两名关键人物均也来到了莒县,再次行礼道。
“太史司马,久仰大名!太史司马力阻黄巾,在万军人马中射杀张绕的事迹亦让盛听得热血沸腾。”
太史慈亦还礼,他亦听纪清讲过徐盛的名字,知道此人与原来历史上的他同属东吴同僚。
“想不到文向在莒县亦知吾等事迹。文向对吾等事迹热血沸腾,想必也是吾辈同道之人。”
“太史司马谬赞,盛二十余年碌碌无为,虽在莒县略有武名,但至今亦不过一闲散之人。”徐盛面对太史慈的称赞自嘲道。
徐盛原本历史上的事迹是他迁至吴县时才有记载,在莒县时的经历史书未曾记录。
“闲散之人”一词已出,纪清即刻意识到有拉拢徐盛的机会,于是马上道。
“前二十余年碌碌无为不代表未来亦碌碌无为,文向不过是未到其时,不必因此沮丧。
吾观文向身姿雄伟、声气十足,应是良将之才,若文向有立业之心,何不来青州与吾等一起建功?”
太史慈听得纪清口中“青州”一词心中一动,立马明白纪清这是要为刘备拉拢徐盛,这些日子他早已和纪清配合默契,遂也开口道。
“正是!吾弟泰明虽武力不及文向,但泰明一向善于相人,吾亦赞同文向应为世之良将。
如今青州百废俱兴,黄巾已被玄德公与关司马收服,文向若有心可来青州投效。
虽北海暂无适合文向之职,但玄德公与关司马日前收降青州黄巾扩充兵士,正缺少将官统领,文向若有意,不妨投于云长兄处。”
徐盛今日见到关羽和太史慈已够惊喜的了,他在莒县也算得上小有名声,亦想过投效军旅。
只不过陶谦重用泰山人臧霸,徐盛不想投靠臧霸,因此他在琅琊没有任何机会。
没想到今日纪清和太史慈给他指出了投效之路,这让他不禁喜出望外。
欣喜过后的徐盛亦保持住冷静的状态,原因是太史慈口中的关羽尚未发话。
只见关羽先向太史慈投出感谢的眼神,他们的黄巾降兵目前正缺少统领的将官,加之目前管亥尚未归顺,此时太史慈抛来橄榄枝,关羽自然要接住。
关羽对徐盛的初步感官还不错,尤其徐盛言语间对刘备的举动十分恭敬,加之徐盛一看就是良将的身材。
再者他亦相信纪清的眼光,与纪清为友的诸人如刘政、徐平等俱是才德兼备之人,当下遂向徐盛招揽道。
“正如泰明与子义所言。
文向,吾大哥麾下正缺少像文向这样的将官,文向若是有意,可来北海投奔吾等。
只需文向通过刘功曹的考验,关某虽不善言辞,亦会向文向保证,至少应是曲长的职位。”
自从收降黄巾刘备麾下兵马得到扩建之后,张飞亦升任为别部司马,与关羽同级,因此原本曲长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