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阳都(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带着太史慈投刘备》最新章节。

萧建盯着纪清良久,纪清并没有闪躲,而是直接迎着萧建的目光。

片刻后,萧建终于出声言道。

“陶恭祖虽忠君善战,但刚愎自用,且与郡王有隙。

徐州虽民生恢复,百姓皆赞其功绩,但其重用臧霸等泰山贼治理琅琊,让建一向不信任其作为。

此番若不是郡王离世,巨高公亦不用骤然离开琅琊。

只是此时巨高公回鄄城,建唯恐陶恭祖会在路途上对巨高公下手。

倘若巨高公在路上陷入险境,建便是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郡王。

然此番多得泰明提醒,让建幡然醒悟。

陶恭祖再与郡王有隙亦是朝廷册封的徐州牧,仍为建之上级。

曹使君的兖州牧虽未得朝廷正式册封,然其一举一动均为忠臣义士所为。

二人之间实不应为了汝南二袁的私利而相争。

孔北海一向心向朝廷,为人公正,欲进行调和陶恭祖与曹使君二人的矛盾,乃国之幸事。

泰明,若孔北海真有心调解陶恭祖与曹使君两家矛盾,建不应阻拦,只望泰明与诸将费心。”

萧建终于是相信了,他是朝廷正式册封的琅琊相,在身份上还是会认同同样朝廷册封的北海相孔融,他最终选择了相信孔融,相信纪清的这番说辞。

纪清知道,这还是孔融在士人当中莫大名望的功劳。

孔融虽然军事不行,但在这个注重礼仪信义的年代,他的名望就是今日纪清能够说服萧建的关键。

萧建再转身面对曹嵩,道。

“巨高公!”

“建身为朝廷委任的琅琊相,出于朝廷大义愿意相信孔北海不会诓骗吾等,因而相信泰明与郑益恩的说辞。

巨高公与郡王为友,建本应亲自送巨高公至泰山,但建亦担心一走,臧宣高会对莒县下手,故而无法脱身。

如今泰明有意护送巨高公一家,巨高公是否决定与泰明等人同行,还是得由您亲自决断,建不做干涉!”

曹嵩望向萧建,他在琅琊已然待了四年,和刘容相处融洽,便是萧建也对其客客气气,如今萧建与刘茂皆因与刘容的君臣关系而对其安危操心,此等君臣关系亦让曹嵩颇为羡慕与敬重。

但该有的礼数曹嵩还是门清的,曹嵩开口道。

“这些年多得伯盛照顾,在此期间子成与子冉先生亦是多费心了,老夫心中万分感激!

老夫此去兖州,也必然不会忘记二位的恩德。

日后子成与子冉先生若在琅琊待不下,前来鄄城,老夫必定扫榻欢迎二位。”

说完曹嵩便对着萧建深施一礼。

萧建赶忙还礼。

“巨高公,吾等亦不过是尽了臣下的本分,恩德仍当属郡王。”

曹嵩拉着萧建的双手,道。

“这是自然!伯盛待老夫的恩情老夫亦记在心中。

待伯盛下葬过后,老夫再随泰明诸人,一齐先前往郯城拜访康成。”

总算是搞定了曹嵩等人,纪清松了一口气,但纪清知道,还未到真正放松的时候。

接下来的考验就是通过开阳,只要能过开阳,后续应当便会顺利了。

希望吴敦比臧霸好忽悠些。

纪清内心想道。

斥候营的队长刘勇刚从南面探查信息归来,他从其口中得知,臧霸、孙观、昌豨、尹礼四将跟着陶谦去到了泰山前线,开阳目前仅留下吴敦镇守。

吴敦在历史上一直都是出现在臧霸身侧,作战方面没有孙观勇猛,计谋方面没有臧霸全面,心思没有昌豨那么多,表现一直都是中规中矩。

此次由他镇守开阳,应该会比臧霸、孙观、昌豨三人好应对的,希望不会有什么意外。

曹嵩既然已决定跟着纪清等人一齐出发,便与萧建一同返回城内吩咐家中诸人准备后续事项了。

由于曹嵩要等刘容的葬礼结束后再动身,这几日众将士便在莒县暂且休整,并且帮助曹嵩一家搬运家中的财物。

纪清看到将士们搬运曹嵩一行的财资,暗叹一声,难怪历史上有陶谦麾下眼红曹嵩一家资产而袭杀曹嵩的记载了。

单单四车金银而言,确实是普通兵将乃至一军难以获取的资产,不眼红才不正常,更别论还有布帛药材等贵重财物了。

陶谦麾下的泰山兵其实也跟当地的流氓地痞的性质差不多,加上此前收服的一部分黄巾将领,让他们看到曹嵩的这身行当,能不忍住就是道德水平偏上了。

可惜这个年代的军队组成的士卒普遍素质真不高,无论征兵还是募兵,都会有一部分犯罪分子混入其中,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军队里的素质可想而知。

太史慈的郡兵也有这样的缺陷。但靠着太史慈和纪清二人的共同管控要求之下,士兵虽然不解,但还至少服从军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