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初五,迎财神(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和闺蜜穿到古代:带全村奔小康》最新章节。
皇后 “哐当” 一声摔了茶盏,釉面碎瓷溅得满地都是,她斜睨着二皇子,嘴角勾起抹冷笑:“这就动摇了?”
“儿臣不敢!” 二皇子扑通跪在青砖上,膝盖处渗进去几块碎瓷片。
“没就没,起来说话。” 皇后脸上转瞬换了副笑模样,捻着手里的紫檀佛珠转了两圈,仿佛刚才动怒的是旁人,“北齐王那边,你打算如何?”
“他本就跟咱不是一条心,” 二皇子爬起来时蹭了膝盖,却顾不上疼,“不如许他重利 —— 若能打下青州,就再送他通州城。”
“他若真占了青州,北疆军还能剩几分力气?” 皇后忽然挥了挥手,佛珠在袖中发出轻响,“下去吧,哀家要诵经度日了。”
二皇子退到殿门外,忍不住回头望了眼。琉璃瓦在暮色里泛着冷光,他苦笑一声 —— 早该惯了的。
自小母妃就对他不热乎,只有书念得好、差事办得妥时,才能见她扯扯嘴角。
还记得小时候,见瑞贵妃抱着三皇子逗弄,他也曾扒着殿门望过……
罢了,罢了。二皇子甩甩头,袍角扫过阶前残雪,大步出了宫墙。
入夜,二皇子府门前马蹄声骤响,两匹快马如离弦之箭冲了出去 —— 一匹朝北驰向北齐王庭,一匹朝南奔向南疆密林,马蹄踏碎残雪,惊起檐角冰棱坠落。
正月初五?姜家村
天公作美,日头晒得人后背发烫,连北风都歇了气。
自姜家老宅抬出两筐铜钱,"哐当" 一声稳稳撂在祠堂前的空地上,铜钱碰撞声引得麻雀扑棱棱飞起。
姜里正吆喝两个儿子从祠堂偏房搬出长桌条凳,又让老姜头赶着牛车绕村敲锣:"各家派一个人,到祠堂领钱喽!"
铜锣声顺着石子路滚过村头村尾,老姜头笑得满脸褶子抖:"都来领钱!咱村每人都有份呢!"
村中人一听发钱,呼啦啦往村中央涌,三三两两议论着走:"兄弟,听说发钱?知道是啥由头不?"
"我哪知道。" 那人摇摇头,"反正是好事,到地儿不就知了。" 说着脚下生风,几步就窜到前头去了。
好些天没出屋的姜家人也都到了祠堂口。
姜老爹坐在桌旁,手里转着杆毛笔,桌上摊开本厚厚的花名册,密密麻麻记着全村人名。
姜长盛和姜长安各守着一筐铜钱,铜钱堆得冒尖,在日头下闪着光。
姜里正的大儿子姜长全见人齐得差不多了,看了看排在最前头的的人,扯开嗓子喊:"姜长发家,四口人,共八文钱!"
姜长发喜滋滋从姜长业手里接过八个铜板,搓着手问:"兄弟,这发的是啥钱?"
话刚落音,就见姜里正踩着拼起来的桌子站起来,扬着嗓子吆喝:"今儿迎财神,给大伙添添喜气!这发的是鹌鹑养殖房的分红!"
人群 "嗡" 地炸开了锅,有人不敢信自己的耳朵:"里正叔,如意家投的本钱给了?"
"给了给了!" 姜里正笑得胡子翘起来,"这是刨去本钱剩下的利钱!"
人群立马沸腾起来,欢呼声浪能掀了祠堂屋顶。
有汉子掰着手指头算:"这么算下来,明年一人能分十几个铜板,一家子凑起来,够置办好些年货了!"
姜里正敲了敲铜锣让大伙儿安静,扬声道:"今年是头一遭,利钱全分了图个吉利。明年起,得拿出一部分银钱办村事。"
立马有眼皮子浅的婆娘叉着腰喊:"他大伯,办啥村事?咱村还能建啥金銮殿不成?"
"胡咧咧个啥!咱们盖个育儿堂,再弄个藏书楼,我也说不明白。"
姜里正朝姜老爹身后喊,"芳霏丫头,你上来给大伙说道说道!"
"来喽里正爷爷!" 芳霏脚下一点就站上桌子,清了清嗓子道:"这育儿堂就是帮大伙儿看娃的地儿。如今村里做工的人多了,好多家顾不上看孩子。往后每月交十文钱,就能把娃送过去,从早看到晚,中午还管一顿荤素搭配的饭食。"
"啥?还要收钱?" 有婆娘一听就撇了嘴,"十文钱够买一斤五花肉了,我可不送!"
"都住嘴!让芳霏说完!" 姜里正又敲了声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