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在拆迁区,像这样的机会一年怎么都能遇上一两次甚至更多(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最新章节。

不过学生卡没有广告。

这几张卡,作为早期的卡,也有收藏价值。

“吴老板,还有没有其它东西,没有的话,我们就商量一下价格!”

看完盒子里面的纸类物品,常顺对他说道。

“没有了,重要点的我都找了出来,剩下的还有三袋子旧书,你需要的话,等会儿可以挑选。”

“行!那你说说这些多少钱?”

接下来两人开始商谈。

纸盒里面的那些所有纸类,他一共又付了3000块钱。

算上之前的,共计7500元。

如果单从成本来说,老吴今天出去收破烂,花的钱肯定不会超过500。

在拆迁区,像这样的机会一年怎么都能遇上一两次甚至更多。

甚至有人一次性买到了好东西,直接赚几十万、上百万的情况都有。

这些年,常顺认识的在拆迁区搞回收的人,大多数都过得不错,他们跟着拆迁多多少少的都发了财。

“吴老板,今天运气不错,晚上让你老婆好好整几道硬菜,喝几杯!”

扫码付钱时,常顺又笑着道。

“那是必须的,赚了钱,当然也要用钱!要不你晚上去我家,我们一起喝点!”

对方邀请他。

“还是算了,以后有机会再说,我再看看你的那些旧书!”

“那就下次!”

接下来,常顺开始选起了旧书。

五六七十年代的,以各类教材、工具书、人文、工程建设类的为主。

这样的书都是真正的好书,科学、实用。

但这样的书却也是没有人看,卖不出去的书。

如今这个年代,越是虚假、搞笑、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书,越是有市场。

反而那些真正的好书,无人看。

所谓“越是有用的物品越不值钱,就像稻谷、麦子、萝卜白菜,很便宜。

而那些没多大用处的东西,他们却是特别值钱,比如一件高档的瓷器、名家字画,翡翠、和田玉石等。”

这年头想要混得好,就要整一些没有卵用的。

【书贴近现实、寻宝题材二三十年内自信无人超越,投入了太多的精力与成本,但看的人却不算多,不符合年轻人的市场,以后再也不写这类。】

为啥会变成这样?值得深思。

八九十年代的,以各类武侠小说为主,比如说:

《神刀》、《滴血长安》、《魔女江湖》、《牧野流星》、《九九归元掌》、绝塞娇侠》、《翠蝶紫虹》、《乾坤残梦》等。

这些旧书里面也有少量的连环画,他差不多都选了出来,不过品相不怎么好,也不是稀少品种。

还有很多的《故事会》杂志,他随便挑选了一些。

等选出来后,不知不觉,他居然选了接近40斤。

现在的价格已经不是十几年前的一块五一斤,而是变成了5元钱1斤。

40斤,常顺又付了200块钱。

买完吴老板的东西,已经差不多5点,他也没有去别的地方,直接带上物品回家了。

今天购买马师傅、吴师傅的一些东西,花了两三万,算是小小的出了一点血。

但对于他的身家来说,自然是九牛一毛、毛毛雨。

回到家里,常顺把立功奖状以及其它几张奖状、书信、介绍信、各类票、证、老照片等拿了出来,让宋芫以及三个孩子都看了一遍。

通过看这些,也能够让他们增长见识、了解过去。

博学多才,人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