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阅兵(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视频直播:给古人一点后世震撼》最新章节。
知道后世所经受的苦难,老祖宗们心中更加痛惜且明悟。
世界上不会有突如其来的凝聚力,在经历过国破家亡、民族存亡后,后世人会更加团结,而这股力量会延伸至每一寸角落。
那些进步的强大武器、千年文明的发源和传承、国际地位和世界影响力都有着翻天覆地的改变,曾经他们羡慕,只想到后世的成功,却忘了,这一切的前提是近乎灭绝的恐怖杀戮。
若是没有挺过去,或许这片土地真的要换主人了。
可一生都在奋斗的中国人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那面鲜红的旗帜永远指引着他们前进。
程阳划过众多视频,突然被一个画面定住了。
这是……开幕式?
好久没看见过了,不知道今年又会是怎么样的,程阳一边腹诽一边手指控制不住的点开。
众人仿佛从天边一角仰视大地,很少体味这种镜头的古人们很兴奋,阅兵更是让他们眼前一亮。
皇帝们对后世军队总是更加感兴趣的,虽然忍不住比较,但内心还是自豪的,他们比周边的国家至少要强,后世能人武器更加充沛,作为老祖宗,他们不羡慕。
真的!
“扶苏、李斯、蒙恬,来,你们几个随孤一同观后世这大阅兵!”
壮观的景象让皇帝朝臣目不暇接,打眼一看,后面不同的方阵所着装也不尽相同。
李世民虽然自傲于自己的功绩,但后世这样从无到有的新时代更让他钦佩。
毕竟,大清留给后世的是一个烂摊子,是昏天黑地的无底洞,外敌和列强更是试图瓜分中华大地,一路走来,他们不是在战斗,就是在战斗的路上。
如此强大的国度,让盛世大唐也有仰望的姿态,而东方的高塔一直在外国经久不灭。
有时,古人们会想,那些欺负过中国的国家,会害怕吗,毕竟,现在的世界第二上面只有一个第一压着。作为曾经的强国,他们相比十分清楚弱国的无力。
可转念一想,作为五千年文明的国度,中国不会行小人之事,看看那小日子在后世都好好的,还真是有些不服气。
干脆灭了多好。
众人郁积的心结十分不明朗,看着阅兵的阵仗特别像出兵的模样。
【五千年文明大阅兵】
金色的字幕大气磅礴,随之而来的是几乎囊括了整张画面的红色旗帜,飘扬随风,缓缓揭幕。
灼热的岩浆好似从上天垂落,浇铸而成的五颗金星闪闪发亮,与太阳的光辉并驾齐驱。
壮丽且悦耳的背景音敲击在众人心头,激情昂扬的心情随着画面,落在那打开的城门上。
哪怕不是第一次见后世的城楼,可旁边横亘的两句话始终让他们有气血上涌的感受。
头脑中也不期然响起,那或彩色或黑白色的宣扬,那人站在城楼上的高呼,他说,
人民
万岁
从古到往他们听过太多皇帝万岁,后世的一切看着矛盾又和谐。
他们是古代,后世是从他们走过的道路延伸,在新起点新征程,同样迈开属于时代的步伐。
镜头拉近,红色的城墙仿若鲜血般刺眼。
眺望而去,广场间罗列的方阵有数十之多,而每一位都面容端正、眉目舒朗,整整齐齐的队伍好似被框架一般的井然有序。
他们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镜头的传递,让每一排侧目而望都只能看清一个人的身影,足可见军中的严谨和规范。
“虽然看着没有战场应有的肃杀之气,但怎么有种紧迫感呢?”
“是啊,顿感压力山大”
“那不同颜色军装的人代表什么,后世这么讲究?”
鲜少看见其他军种的古人们议论纷纷,也有人泼冷水的自我发言:
“啧,还以为后世军队怎么英勇无敌呢,一个个新兵蛋子似的,看着就不是上战场的料”
“就是,他们上过战场吗,看见过死人吗,估计会被吓得哭爹叫娘吧哈哈哈”
无知的人们从古至今都不会少,不屑的他们只觉得不过如此。
甚至觉得,这阵仗也就看着唬人。
但紧接着,率先出场的人让众人目瞪口呆。
走在阅兵仪式广场前的,是稚气未脱的学生,看着也不过十三四岁模样。
一个个面容饱满,昂首挺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对自己国家的骄傲和自豪,笑容感染着屏幕前的心绪。
各朝代的人们面容羞赧,这都还是一群孩子啊,都如此临危不惧,在这样庄重巨大的场合竟也丝毫不露怯。
一开始他们以为场上的人们都是军人呢,但却忘记了,后世讲究军民一家亲,无论是危难还是荣耀,他们同在。
看着朝气蓬勃的少年英才们,皇帝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这是后世所在时代的将来,是未来的栋梁之材,一个国家需要新兴力量和新鲜血液,而年轻人们从少年起都矢志不渝的相信自己的祖国,这样的国家,又怎么会败?
许多人羡慕不已,若他们也生在后世,同属在这个时代该多好啊!
朱元璋看着生机勃勃的青少年,忍不住大笑,好啊,真好啊。
要知道,他平生最恨的就是贪官,看后世精神样貌都如此出众,衣食充足,当真是一个极好的时代。
平日官员们的俸禄都少得可怜,他自己也是忍不住把衣服补了又补。
而贪官们的人头滚滚落地,却依旧止不住贪污的风气,让他分外苦恼。
每每看着他如今的吃食,他就想到要是他家里以前也有粮食吃就好了,这样也不至于全家都活生生被饿死,他的父母和几个兄弟姐妹来这世上居然没过上一天好日子。
想到此,他搂着朱标的手用力,激动的说。
“标儿啊,你看看后世,能有这样的景象,咱们学习好的定然也能将大明治理得更好!”
“是,爹,我知道。而且后世人不是说过,许多海外的作物十分有产量,历史上传入本土的可都是好东西”
“对了,这得看老四,咱得和他好好说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