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章 五年征途,重塑潇湘经济版图(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最新章节。
2020年7月,潇湘省委、省政府联合发布《潇湘五年发展规划(2021—2025)草案征求意见稿》,这份字数超过三万字的规划文本,一经亮相,便在全国范围内引发强烈关注。
这是全国第一份以“政务数据+AI辅助”主导完成的省级战略规划,其主体撰写人——潇湘省省长李一凡。
在省委会议室,李一凡对全体厅局主官直接宣布:
“我要求的不是一个报告,而是一场五年竞赛的剧本。”
……
早在担任星城市市委书记时期,李一凡就已经多次提出:“产业是驱动城市的引擎,而区域协调才是驱动省域跃迁的动能。”
这份五年规划,正是他主政省府后第一次系统性重构全省经济格局。
五大目标被明确写入文件开篇:
一、Gdp总量突破8万亿,跃升全国前六
目前潇湘Gdp为4.7万亿,李一凡设定年均增速8%,叠加产业倍增与财政重构机制,力求五年内达成翻番。
他坦言:“我们不只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2025年的潇湘,必须从传统制造走入智能制造,从劳动力大省跃升为技术大省。”
二、科技产业占比提升至30%,建设“芯屏端网”产业带
借助前期引入中微公司、推动长鑫存储进入全国产业地图的势能,李一凡亲自绘制一条从星城—潇南—岳衡—怀邵的科技产业走廊,并以“潇芯谷”为核心,构建“芯片设计—设备制造—核心材料—系统集成”的全链闭环。
“我们不做跟跑者,要做标志性爆点的制造者。”在产业战略会上,他脱稿陈词。
三、建立省级战略产业母基金,总规模2000亿元
这是整个五年规划中最具现实突破性的部分。
过去,大夏地方财政普遍受限于专项资金与土地财政,而李一凡主张在全省财政体系中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池”,并联合凡星资本、中信建投、工银投行等进行政府引导与市场共投。
“这不是撒钱,而是投票权。每一笔钱的落地,必须带来一个产业生态节点。”
这句话,迅速成为潇湘省财政厅与发改委的标语。
四、推动“三区一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潇湘长期存在“北强南弱、中部洼地”现象,李一凡借鉴他在召阳市发展期间的经验,重新划分为:
? 长株潭都市区(科技金融核心)
? 洞庭湖生态区(生态+粮食+乡村振兴)
? 大衡邵文旅区(文旅产业提速)
? 武陵山经济带(跨省协同产业带)
其中,他特意提出“召阳县示范工程”,将自己主政过的百强县作为乡村振兴数字治理与基层财政一体化试点样板。
王正刚、刘新成等旧部被直接写入“试点干部梯队”。
五、打造政务数据治理系统全国样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