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第五章 商议婚事(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爱无疆之文宣王》最新章节。
红颜珠改君知否。葬花流水春难收,相守以沫同淋雪,终负了卿青痴情柔。
岁月静好清风袖,皇室倾轧身难抽,名利蒙蔽豪情羞,宦海权谋身陷深宫囚。
十年守,寒窗苦读修,岁月悠悠,铁马戎装瘦,快意泯恩仇,万骨堆楼,砌王侯。
偏舟入海流,东风渡九州。北斗敬月友,韶华白首五千秋,莫负长城长征民心眸。
历史岁月长,爱恨情仇、家国天下重。亲爱的读者朋友,您的互动,是最好的礼赞。感谢一路相伴【无疆文宣王】。
浮梁县有些官署小吏提议,以往,都是私坊烧造瓷器,由主管的官方官办决定收用,或者由私坊交押金承办。从商学角度,不如下令由官办窑坊日后承办,禁止民间私开烧窑。那些磁窑手艺的师傅们,就自然要在官坊内任职,只要入了官坊,那一切好办了。
就这一提议,萧文君认为还是有些用强、欠稳妥,是下策不太得民心,暂时搁置下来,再想良策。
在浮梁县的官驿,萧文君也趁机把遇到的难处对母亲裴夫人和妻子袁心妍讲了出来。
此时作为实力最大的赵家瓷器私坊,第四代赵氏瓷窑传人的家主,坐卧不宁,陷入两难。虽然赵家在浮梁县落了根,可祖上当官也是百十年前了,自己作为当地瓷器窑坊的大档,一直被敬重着,可也把家族逐渐带入了社会底层,眼看着后人,就要变成了泥瓦匠之流出身,这也是需要改变的事实。
到底也是官世传家的后人,恰巧赵氏家中有一位没出嫁的才女,美貌出众,平生就想着喜欢才子佳人的姻缘。就在前些天,萧文君进出赵家窑坊,拜祭赵氏祖先,观摩瓷窑制造的时候,赵玉馨时常对赵氏父母提及称赞萧文君,知道他从小才学出众,孝睇有名,近来官声大起,名誉正旺。
多年经商的赵家主,瓷器商市行当的领军人物。商业直觉极为敏锐,几乎断定了,此次浮梁瓷窑造坊的集结,一定有萧文君的意图和影子。
做生意的人,如果有合作交涉,一定要彼此相互了解,有信任才行。就如萧文君信任自己的心腹和忠仆。看中了赵氏家族在瓷器行中的分量地位,信任赵玉馨一家一样。
赵家主也在揣摩,日后与萧文君这类官身,在商市合作的前景和风险。
信任程度,两家熟悉的早,裴夫人对于赵氏家有过帮助,萧文君此次也解决了赵家主长子的危机,间接挽救了赵氏一家。并且三人同时有了官身任职,可以说一夜之间,赵氏家人翻了身。日后需要赵氏出力和配合。作为赵家主是有理由要积极的配合做事的。
如果与萧文君日后深度的商市合作,那就几乎将利益绑在了一起,并且不止是利益捆绑,还有命运。
可是萧文君的命运,在赵家主看来,眼下并不乐观。自打萧文君来潘阳,他的信息,赵家主也摸清了十之八九。预感到了萧家家主在朝堂似乎出现了危机。
在这样的情形下,萧家主依旧在朝堂如日中天,根深地固的情形下,赵氏怎么做。一旦萧家有了危机,赵氏家族如何自保,能有退路,这些情形,赵家主需要有一番思量和考虑。也是人之常情。两家人和商市的合作契合,在程度上,就需要有控制和把握分寸。
这次萧文君带着母亲和正室袁冰妍来浮梁县中,赵家主也借机带着赵氏小姐拜访过,袁冰妍本就和赵玉馨相处甚欢,导致经常到他们临时府院的后宅来玩耍。
赵玉馨的心思,被赵氏夫妇看在眼内。寻了时机,查问女儿的真正心思好有所准备。一家人说起了体己话。毕竟儿女情长,最终还是要父母媒妁之言才行。
趁着众人各自稍有休息的时候,赵玉馨得到机会与父母说起了家常话,玉馨的母亲问道:
“你二哥曾托人稍回书信,言明出潘阳这一路上,文君大人对你颇为亲近照料,馨儿可还记得当年被选为邵陵王侍女,那王爷不足十岁,险些误了馨儿你的青春。正是裴夫人的夫君萧家公,帮我们搁置了此事。那时我便有意告诉你,想将你许配给裴夫人的孩子,那时裴夫人的长公子已经婚配,便答应时机合适了,将你许配给她的次子。就是现在的太守大人萧文君啊!馨儿你到底是何心思,就说与我和你父亲知晓,也好为你做主啊!”
赵玉馨听到母亲的问话,神情恍惚,暗自思索着,喃喃幽幽的答话:“女儿从祖暅大人找到我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了裴夫人的心思,要让自己做萧子良侧室的事情。母亲当年也确实曾经对孩儿提起过,有意将我许配给萧子良。
可孩儿作为江州的倾城凤凰,加上做自家生意的掌柜,也有些自己的骄傲。”
赵家主赵德荣闻听探问着说道:“那女儿的意思,是终身大事无意在那萧子良身上了?”
赵玉馨继续说道:“尤其初见萧子良在潘阳瓷器店铺,看到芳心暗许的人,他身侧已有了袁冰妍,心中难免暗淡伤神。为了咱们赵家人命关天,生死存亡的大事,孩儿没有敢造次糊涂,一路跟随萧子良出征,眼看着救出了自己的大哥赵玉忠,剿灭了盘踞为患四五年的四大恶首,三清山、黄冈山竞相莫名来投他,他建设县镇,兴办房舍造坊,更任命了父亲和两个哥哥为官。”
赵氏夫人说道:“萧家母子对咱们那是有大恩情的,叫老身如何还得起啊。”
赵家主赵德荣接口说道:“恩情归恩情,看女儿的意思,怕是不想和那萧子良有情愫上的瓜葛了,这样也好。恩情咱们可以通过别的方式来报答。婚姻的事情,依我看,咱们馨儿才貌双全,才俊追逐的有很多,压根不难选择一位好女婿圆了亲事。哪怕嫁给萧子良身边的几个心腹官吏,你做个正室也行,那也很好啊。”
赵玉馨听完,顿时觉得父亲会错了意思。
“这将近一个月相随的日子,可是一路对他的起居照顾,也是始终颇为尽心用力了。孩儿确实难免不对他生出情愫,既爱慕又委屈。
可若是让女儿再遇良人,怕是可遇不可求了。女儿若是看不上的,父亲若是非要女儿嫁给别人,女儿宁愿还不如继续独身,到官窑坊办,或者无疆钱庄商队,去经营瓷器等生意。”
赵母和赵父都是过来人,见到玉馨的样子,就明白了一切,笑着对视了一眼。
赵母叹了一口气说道:“难为馨儿你了!家中我和你父亲,还有两个哥哥,属你最有学识,这次要不是你们有幸求得大人帮忙,我赵家此刻也许已是家破人亡了。
家中不过是瓷匠出身,这年岁光景生意又不如人意,眼看着借了裴夫人和子良大人的力,家中日后有了盼头出路,娘看得出你有意那子良大人,些许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哪个好男儿不是三妻四妾呢?回头这事就定下来吧,我们尽力撮合你们,成全了这门亲吧!”
赵父也说:“馨儿不必为难,你自小就有志气,家中的产业要不是你这一两年来,在我身边帮着出出主意,早已经难以为继了,萧家主尽管暂时在朝堂有些许难处,但萧家子弟飞黄腾达指日可待,看萧子良施政,来日必然达官显赫,三妻四妾,头一个侧室也是妻,看裴夫人的为人,料想子良大人也不会怠慢你的。若你实在觉得委屈,咱变卖了薄产,我和你两个哥哥也谢辞了官职,咱们回老家安生的过日子,再寻个门当户对的,也未尝不可。”
赵氏夫人责怪着赵家主说道:“你这老头子,指着咱家瓷器的活计,能给馨儿谋个多好的未来?你也知道门当户对,可高门大院哪有那么好进的?若不是裴夫人顾念与我们有多年的情谊,记挂着当初的婚约,哪里会有咱们家如今的出路?我看子良娶了咱们馨儿是好事,这事就定下来了!”
“父亲母亲不必为难,馨儿愿嫁,只怕子良大人却对馨儿无心意啊!”
赵氏夫人:“那怎么会,我儿亭亭玉立,江州府内艳压群芳赢得的倾城凤凰魁首,我瞧着子良的正室未必比得过我家馨儿呢!听闻子良大人最是孝顺,裴夫人指定的婚事,他日后定会知道我家馨儿的好!”
一家人合计完体己的话,赵母确定了赵玉馨属意和萧子良的婚事。
赵家妇对于这桩婚事非常的重视,此时对着作为实力最大的赵家瓷器私坊,第四代赵氏瓷窑传人的家主,合计说道:“咱们不得不为家族的未来好好的考虑。虽然赵家在新平县落了根,可祖上当官也是几代以前了,自己作为当地瓷器窑坊的大档,一直被敬重着,可也把家族逐渐带入了社会底层。眼看着后人,就要变成了泥瓦匠之流出身,这也是需要改变的事实。两个儿子赵玉忠、赵玉成自小学业出众,谋个举秀才出身,却苦无上进的出路。
如今父子三人都被萧子良启用了官职,不仅从匪寇手底下救了赵家人的性命,还改变了赵家人和瓷坊的命运。”
赵家主赵德荣回应道:“咱们两人的女儿赵玉馨,是一位美貌出众,江州府公认的才女,平生就想着并喜爱才子佳人的姻缘。自打你从前提起过萧子良,她便知道男方从小才学出众,孝睇有名,心中对两人的情缘也有些期盼。如今心上人近来官声大起,名誉正旺,又出现在了自己的身旁,作为侧室忧烦的心思,日后也逐渐的淡化,爱慕之心越来越浓。我琢磨着,这事行。就看裴夫人和太守的意思了。”
本章暂告一段落,您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对作者莫大的鼓励,也是推动作品前行的动力,下章更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