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默契与平衡(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生港岛缔造东方硅谷》最新章节。

局势又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与默契。

这一结果,再一次证明李世铭选择策略的正确性。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已经明显感觉到千岛国军方有进攻兰芳国立威的意图,不如先下手为强。

等待对方率先动手可能能在道义上占据更多主动,但李世铭绝对不会用士兵的生命去换那狗屁的道义。

小国之间的争斗,一向是谁大谁恶谁正确,并没有大国博弈那些弯弯绕。

鹰国人现在的主要精力被解体的熊国吸引,但他的乖儿子土澳已经在千岛国下场。

等千岛国国内三大阵营分出胜负,腾出手来这一仗将更难打。

边境线上依旧需要重兵把守,兰芳国的重心却依旧是建设和发展。

三百万人的饭碗,始终是兰芳国的核心议题。

最憋屈的是,眼下巨型铜矿不能开采,外海的石油也不能开采。

哪里有石油矿产,哪里就有霉菌,这句话真不是开玩笑的。

境内原有的几座中小型矿山已经恢复生产,即使股权重新谈判,提高矿产税比例,也不能活生生地从西方资本手里硬抢回来,让人卷铺盖滚蛋。

潘帕斯当初携马岛大胜之威也只能和境内的大资本谈判重新分配,兰芳国一个连主权都尚未确定的小身板,更加只能选择妥协。

李世铭虽然财大气粗,可以一股做气收购西方资本在矿山的股权,但完全没有这样做的必要。

留下他们,反而能当做兰芳国的一种保护色。

至于种植园,在西婆罗洲省府的混乱之初,便被大量破坏。

农业生产更需要稳定的环境,对战乱的抵御能力极弱。

这里面有兰芳军的刻意引导,也有兰芳军的暗中破坏,所以兰芳国当局只花了少少的代价,就让原来的种植园主心甘情愿的卖盘走人。

发展兰芳国经济,只能在原有的手工业和种植业上下功夫,最多发展一下轻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重工业实在是没那个条件,而且时机也不合适,兰芳国当局只是扩大了一下原有的钢铁厂和水泥厂的规模。

国内建设所需大部分物资还是依赖进口。

包括龙国的化肥、塑料,脚盆鸡的钢材,狮城的油料,土澳的煤炭。。。。。。

为了让四族十三家有利可图,为了让三百万人吃饱饭,兰芳国的税收全部用于建设和民生。

军费开支小部分靠潜龙安保投资企业的利润,大部分靠李世铭自掏腰包补贴,熊国赚的钱,全部砸在了兰芳国,还略有不足。

要是没有石油期货市场上捞的那一大笔,李世铭真心要顶不住,只能从龙腾科技集团的账户上开支。

那样一来,不要说机场项目和南美锂矿项目,就连康惠零售业也不可能搞起来。

李世铭现在只希望千岛国国内的乱局能多拖上一段时间,鹰国人别那么快腾出手来将精力投到亚洲。

拖上个三五年,等国际社会接受兰芳国的存在,有个正式的主权名分,才好大展拳脚。

李世铭有时候甚至在幻想,本·关灯有没有可能提前实施他的计划?欧罗有没有可能提前发行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