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两国建交(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二流子,知青老婆打死不肯离婚》最新章节。
俞泽笃定的,“当然!您尽管说。”
趴在桌上的谷大爷抬起头,“我想找我儿子女儿。”
俞泽纳闷,“他们在哪呢?”
谷大爷看向窗外,“在M国。”
俞泽:……
这他还真办不到!
别说现在出省出国要介绍信,就是几十年后,M国签证也不能百分百保证一办理就拿到啊。
俞泽不想打击谷大爷,“他们在M国的哪里?哪个省份?
没给您写信回来?”
谷大爷喃喃道,“没有,我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俞泽沉默了,这半点消息都没有,不等于大海捞针吗?
谷大爷就着花生米跟酒,说起了自己的生平。
谷家富了不止三代,打古代的时候家里就上百个佣人。
到了谷大爷这一代,家产丰厚地花几辈子也花不完。
谷家还热衷于散财,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谷家都会出钱出力。
现在这地界儿附近的土着,基本都受过谷家恩惠。
在夏国动荡的前夕,谷大爷和老伴都闻到了危险的味道,毅然决然的把自己的后辈都送到了国外。
刚送走,家里就开始挨批斗了。
挨批斗的时候,以前家里的厨子还落井下石,各种污蔑谷大爷,让他去干那清粪坑的活!
谷大爷的老伴撑不住,死在了冬天。
谷大爷也从此觉得人心凉薄,没有谁值得信任……
谷大爷一边说一边落泪,站起来指着房梁道:“你要是能替我找到他们,这套房子就送给你!”
说完,谷大爷直接一头栽倒在桌子上,睡了过去。
俞泽松了口气,还好睡了,不然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无论说什么,好像都起不到安慰的作用。
俞泽把谷大爷背回了他的房间,炕烧的温度正正好,他一夜到天亮没问题。
火锅才吃了一半,俞泽打开收音机,打算边听边继续吃。
收音机里此刻正放着新闻频道,播音员字正腔圆的声音传来——
“大夏国和美利国即日起正式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俞泽若有所思,看来以后广交会对于老美可以再开大点口啊。
过完元旦,俞泽回了学校,赵磊兴冲冲地来找他。
“泽哥!
我这几天把我维修的经验都写下来了,以后咱这个学雷锋维修小组要是有人了,保证他们能看懂!”
俞泽接过不博的维修教学手册翻了翻,“是用了心的,写的真不错。”
除了文字,赵磊还画了图,很多修理的点都写得浅显易懂,不愧是考上帝都大学的同僚,脑子就是好使。
“走,正好今天下午没课,我带你去轻工局找王干事!”
很快就要过年了,趁过年前挣点技术补贴,也让这个赵磊尝到点跟着他俞泽混的甜头。
轻工局。
干事和门卫拉开吱吱作响的大铁门,把俞泽和赵磊带进来。
天气实在太冷,赵磊和俞泽过来轻工局的路上冻得眉毛都结了白霜,此刻手揣在兜里直打颤。
干事也揣着兜,低着头避开风,边走边道,“那批牡丹牌收音机基本都是短波失灵,你们真能修?
其实我们这里是有技术维修科的,但一大半都去改良无线电三厂的R国生产线了,现在局里只剩下一个老师傅。”
赵磊疑惑,“老师傅不会修?”
干事看他一眼,“那倒也不是。
他老师傅是个倔驴,他说修理那批必须要换进口的滤波电容,但我们这处级单位哪有这么多外汇券?”
俞泽了然,原来是这样。
王干事将他们俩个带到了维修车间,三十多台牡丹牌收音机堆在墙角。
另一边工作台上,凌乱无比,图纸、零件等东西摆了满满一桌,老技师正在一个本子上记着什么。
王干事介绍道:“老周,这是华清的两个大学生,来修修咱们那批收音机。”
“大学生?”老周眼神里透着不信任的光,“是机械系的?”
俞泽伸出手,“师傅好,我们经济系大一的学生。”
老周斜睨一眼俞泽,没理会他的手,“经济系的来凑什么热闹?
真是胡闹!”
老周从工作台抽屉里取出一个红绸布包着的小盒子打开,“这批收音机的中轴变压器烧了,按标准,要换苏国原厂的7403晶体管。
国产的误差太大,根本调不准。”
赵磊看着老师傅心里就不爽,别人是以貌取人,他这算什么?
就算是机械系那帮人也没有他了解这收音机,这个型号,他都修过好几台了!
俞泽收回手,盯着老周的眼睛,“师傅,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赵磊蹲下身,拆开一台收音机的盖子,俞泽在一旁辅助。
电路板上的中轴变压器的线圈确实焦黑了一截,但初级烧组完好。
俞泽赵磊对视一眼,肯定的点点头,俞泽从工具箱里拿出电烙铁,轻轻烫开焊点。
赵磊对老师傅笃定道,“不用换整个模块,次级线圈烧断了,但初级还能用。
重新绕个次级就行。”
老周冷笑,“绕线圈?
你知道这次级得用多少股漆包线?
线径差一丝,频率就偏了!”
赵磊不吭声从工具箱里掏出一团乱麻似的线头就要试。
老周喊停,瞪大了眼睛,“你给我等等!
你这是哪搞来的线,怎么这么乱?”
赵磊老实回答,“从废品站收的。”
老周嗤笑一声,“这种破烂线绕上去不出三天就得短路!”
俞泽跟赵磊使了个眼色,赵磊没理老周,挑出一段还算完好的线捏在指尖。
搓了搓漆皮,已经泛黄,但没破损。
他拿镊子小心拨开烧坏的变压器,剪断坏线,再把旧漆包线一圈圈绕回去。
每绕五圈就用指甲掐个印子计数。
老周眉头皱得能夹死一只苍蝇,“你别在这瞎搞!
用我这个漆包线!”
老周从柜子里拿出一包漆包线给赵磊。
赵磊只是拿起来看了看,“这批应该已经放好几年了吧,都受潮了,皮都有点酥了。”
老周下意识反驳,“你放屁!这线好好的!”
赵磊:“这收音机十个有八个里面都是开关坏了,变压器根本没烧透。”
他继续手上的动作,焊好线头,把收音机调到短波频道,旋钮一拧,扬声器里立刻传出清晰的俄语广播,半点杂音都没有。
老周眼神变了,立刻拿万用表测了测中频,465kHz,分毫不差!
他盯着赵磊手里那团乱糟糟的废线嘴角抽了抽,“你小子从哪学的这手?”
赵磊咧嘴一笑,“我们村的老广播员教的。”
其实他的师傅到处都是,有乡下的、也有大学里的。
上次他帮学校修油印机,机械系的一个老师路过还也指导了他两句,人人都能是他的师傅。
除了会说话的师傅,还有书本。
图书馆里的那些机械修理相关的书,他对那些知识越学越感兴趣。
老周一直迷信新配件,有些强迫症。
没有新配件就不想修那堆收音机,没想到来了这么个小子,竟用这种土法子就给修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