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专家来了(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二流子,知青老婆打死不肯离婚》最新章节。

“我娘昨晚吐血了……”

有些汉子对石头气愤,从家里拿出斧头就要去砍,地质专家忙拦住,“不能动!越动伤害越大!

这些辐射伤害有些是及时显现的,有些是潜伏多年才爆发,已经出现的症状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只能尽量控制不再恶化。

别担心,你们已经出现症状的妇女儿童都可以立刻接到医院去检查,国家会管的!”

这些石头对国家建设是有重要价值的。

挖出石矿的地方这样的石头并不多,所以全部拉走就可以。

要是多了,整个公社都要搬迁。

已经修好的水渠用了这些石头的,都要全部拆除。

地质局的车来了一趟又一趟,运了好几天才把石头全部拉走。

为了安全万无一失,他们带着仪器在后山上各种检测,确认已经没有这种石头了。

俞泽也看不过去,偷偷在每个村子的水井里都放了些灵泉水。

这也是为了自己家好,如果生病的人传染蔓延起来,以后他的家人在村子里住着也不安全。

村子里经过这遭,人人都心有余悸。

要不是过年俞泽正巧回来,不知道会酿出多大的灾祸来。

那些因为石头影响,出现症状的,都可以获得免费的医疗补贴,但谁想要补贴啊,健健康康的身体是千金都不想换啊!

这么一折腾,很快就到了回帝都的时间。

一开学,俞泽就被叫去了办公室。

老师递给他一张单子,“这是英语竞赛的报名表,这次夏美建交,比赛是全国性的,俞泽,我看好你啊!”

俞泽接过报名表,最下面写着比赛的流程和时间。

这英语竞赛一共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初赛是校内选拔,成绩前10%的选手可以晋级省级复赛;

复赛是省级竞赛,需要综合成绩前5名进入全国决赛;

决赛是全国总决赛,在帝都举行。

这次英语竞赛是面向非英语专业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全国高等学府里英语优秀的人才。

“老师,我会努力的。”

老师又低声道,“这次竞赛名列前茅的,教育那边很大可能会支持公费留学。”

不过这个留学资格比较严苛,大概要前三名才能。

但如果能获得前十十几名,也能够妥妥得到保研资格。

俞泽在平时考试以及广交会上的英语表现得很优秀,所以老师对他抱予厚望。

公费留学?

俞泽想起来了,夏美建交后这一段时间,国内确实从家里跑出去外国不少人才,但是很多并没有回国,而是留在了国外。

公费留学可真是可以帮忙省下很多钱,对于普通学子来说是个不小的诱惑。

要知道就算他现在身上有几万块钱,到了m国也是完全不够花。

“老师,这个公费留学是多久?”

“一般是交换一年的样子!”

俞泽心里有了数,如果留学,也就是大三的样子,那时候国内赚钱也不方便,不如就去国外待一年。

靠着交换,说不定能挣些美金作为他毕业后的创业启动资金。

万一还能骗几个大佬跟他回来就更妙了。

“老师,能再给我一份报名表吗?云瑶同学的英语也很不错。”

老师一副“我都懂”的神情,给俞泽又多拿了一份。

“你是外联部的部长,有适合参加竞赛的学生都可以让他们参与一下。

尽量推举大三大四的啊……

初赛在三月份,有什么不懂的都来问我。”

大一大二学生的英语水平,说实话真不够看,大三大四才是主力军。

这竞赛,可是关乎到帝都大学荣耀的比赛。

“好的老师。”俞泽的表格直接在老师办公室就填好递了上去。

然后他就去找媳妇了。

云瑶有些犹豫,“你要是真拿到名额了,咱孩子怎么办?”

她对丈夫莫名自信,觉得他一定行。

自己的话没什么底,她英语虽然不错,但全国的人才如云,她没有十足的把握。

“媳妇,这个名额要前几名才有可能,我还不一定能拿到呢你担心的太早了。

而且留学不过一年而已,没关系的,咱可以把爸从槐花村喊过来,一起照顾孩子。”

云瑶点点头,有些怅然。

孩子倘若交给她母亲和公公照顾她是放心的,不放心的反而是丈夫俞泽。

若是俞泽真的能得到公派留学的名额,他一个人前往异国,太多意外了。

安全、感情……等等。

二月底开学考试之后,转了月,就是英语竞赛的初试。

初试在帝都大学的教室,全校参加竞赛的选子都在一个考场里,笔试内包括听力、阅读、以及写作。

俞泽拿到卷子,习惯性地先扫了一眼作文。

这是他的考试习惯,这样在做别的题目的时候也能分出心来构思作文。

作文题目是:《青年学生如何为“四个现代化”贡献力量》。

试卷题目是各个高校统一的,另一边华清大学的考场内,夏文昌看到题目,唇边勾起了自信的笑容。

听力过后,写完前面的题目,夏文昌洋洋洒洒地用英语开始写作文。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扎根基层岗位,例如边疆等地,努力奉献青春!

一定要报效好祖国……】

现在的大学生人人都背过毛主席语录,那些又红又专的话都在脑子里,换成英语写下来就是。

但俞泽看着作文题目沉思了好一会儿,随即提笔。

【我们作为祖国的接班人,理应要将青春奉献给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事业……

但,技术革新提高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现代化的进展不单单是盲目投身基层劳动那么简单,更需要专业的技术性人才!

我们应该系统的学习,包括学习他国优秀的工业技术……

在广交会上,某厂因为翻译错误损失外汇……倘若中学开设技术英语课,培养能够读懂机床说明书的人才,那么就可以避免这样的损失。

学好专业的技术知识,比单纯的喊口号更加务实……】

俞泽结合了某地区工人,因为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产量作为了论点阐述。

输出完自己的观点后,俞泽结尾也象征性写了几句口号式的话。

批阅初赛试卷的不是本校的老师,而是教育部的工作人员。

俞泽的试卷,不由地让他们都聚集到了一起讨论——

一位阅卷老师道:“这个作文有点特别啊,和其它的都不一样。”

另一位偏保守派的老师扶了扶眼镜,摇摇头,“写得倒是挺好,但是有些精英主义倾向!

缺乏革命热情!”

年轻些的阅卷老师倒是赞同俞泽这篇作文的观点,但是他们只敢在心里想想,不敢出声。

俞泽初赛的卷子除了作文,其余都是满分。

作文给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综合评定下来晋级了复赛。

夏文昌的父亲在教育部任职,最近恰好负责这次英语竞赛,他在各校晋级名单里,发现了俞泽的名字。

他只是负责人之一,不能堂而皇之地动什么手脚。

他也不想现在动手,一个乡里考上大学的,顶破了天进入复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