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3章 朋友们(一)(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最新章节。

傍晚的地坛满是游人,这种拥挤和热闹让史铁森有点狼狈,好几次他都被旅客撞到。

该死的于华却笑嘻嘻袖手旁观,口中还故意问:“铁森,需要帮忙吗?站起来,走几步,走几步。”

站起来,走几步是本山大叔小品里的经典台词。

史铁生摇晃着脑袋,气得笑起来:“我如果能站起来,还说个屁啊?”

于华道:“铁森,如果你能够站起来,估计世界上从此就少了个优秀作家。国家不幸诗加幸,没有了生活中苦痛的经历,你也写不出那么多好文章。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二选一,你愿意做一个健康的普通文学爱好者,还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作家呢?”

史铁森忽然道:“如果真能选,我选妈妈永远陪在我身边。至于能不能当成就理想,能不能做一个健康快乐的普通人,都不要紧。”

这下,于华终于收起了不正经的笑脸,默默走上前去,推着史铁森在公园里慢慢走着。

太阳慢慢落山,余晖将二人的面庞涂成金黄色。

先前还络绎不绝的游客,此时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整个地坛公园显得寂寥空旷。

史铁森记得八十年代的经常推着轮椅到这里来排遣心中的烦闷。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没多少游人,自然也不用买门票。

当时的他无比痛苦,这里是心灵唯一的避风港。在这里,能够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

也因为如此,他才写出了《我与地坛》,并发表在一九九一的《上海文学》上面。

这是史铁森最满意的作品,在内心中的份量甚至超过自己的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轮椅的车轮声在公园里慢慢回响,半天,于华才把手放在史铁森的肩膀上:“铁森,你看新闻没有,三石拿到矛盾文学奖了,我于华不服。老铁,你是写短篇小说的,拿不到矛盾奖正常,可我的长篇并不输给他呀,这个奖应该给我。”

史铁森抬起头,面上的伤感换成笑容,和金色的夕阳一样:“看到了,他也应该拿了。于华,你写的那些玩意儿,太负面,太悲剧,能拿奖才怪。像这种大奖,首先要积极向上,还得是宏大叙事,反映一个时代。《活着》里面主角全家都死掉了,固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但还是缺了些什么。”

于华道:“也是,我也没指望过大奖,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就足够了。不过,和你们的成就比起来,我还是差了些,有点郁闷。三石拿了矛盾奖,你的《我和地坛》在零零年的时候入选高一语文课文,我很恼火,等会儿你请我吃涮羊肉喝酒。”

史铁森知道他是在开玩笑,毕竟这点从于华的笑容里就能看出来:“喝什么酒,吃什么涮羊肉,我有肾病,这些东西都是不能碰的,不然西米饶不了你我。”

在真实的历史上,史铁森这个时候病情已经很严重了。不过,因为有了孙朝阳这个重生者的提醒,他的身体状态却非常好。

于华点点头:“对对对,我可惹不起西米。”

他就掏出电话拨通了孙朝阳:“三石,听说了,听说了,恭喜你。对了,几月份举行颁奖仪式。嗯,嗯,嗯,在乌镇啊!你那边需要亲友团吗?什么,没邀请函,弄不到。你们这是跟我于华过不去啊,那不行,你得请客。”

史铁森在旁边听得着急,不住伸手要去接电话,每次都被于华拦住。

最后,于华说了一声:“好好好,再次恭喜你,再见。”就挂了电话。

史铁森气愤:“于华,你为什么不让我接电话,我正要祝贺三石,你有什么权力?”

于华翻了个白眼:“谁让你不请我吃饭呢,要打电话你自己打去。”

“打就打。”史铁森恼火地掏出手机,一抬头就看到路边的合欢树绿叶如盖,已经有紫色红色的小花开放,就好像自己散文里写的那样。

他忽然呆住。

在以前,每次来地坛,史铁森的内心都充满了对母亲的回忆,充满了伤感。然而,刚才一提到孙朝阳,他却是欢乐的。感觉所谓的伤感,好像并没有任何必要。人生就应该快乐,简简单单的快乐。

自从认识了孙朝阳这个热情开朗的朋友,他好像被他感染似的。当然,于华除外,这家伙实在太可恶。

于华好奇地看着史铁森:“铁森,老铁,你怎么不打电话了?”

史铁森收起手机:“不用了,三石肯定知道我正在为他高兴。走吧,我请你吃涮羊肉。”

……

“几回回梦里会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

此刻,和北京夕阳西下不同,延安市还阳光普照,离黄昏还有一段时间。但气温已经开始慢慢下降,别看现在十多度气温,到夜里却能够降到零度以下。

陆遥右手食指和中指夹着烟卷,脑袋到处转动,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远处是高耸的宝塔山,延河几近干涸,窄窄一条流水懒洋洋地流淌。

“陆遥主席,陆遥主席,您在找什么?”陕西作协书记处的工作人员是个小姑娘小声地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遥也不回答,一边在街上走着,脑袋一边像预警机驮着的雷达不停转动,一张脸也憋成了红色。

看他举止怪异,小姑娘心中更惊,忙和两个工作人员一道,紧跟其后。

真实历史上,陆遥早已经在一九九二十一月去世。但在这片时空里,因为有孙朝阳的干预,他每年都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病体检,到现在身体竟然不错,就连前几年肺部的结节也消失不见。

陆遥是文学陕军中第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自然也成为陕西文学界的旗帜。《平凡的世界》耗时多年,也耗尽了他全部精力。在写了散文《早晨从中午开始》对自己以前的创作做了总结后,他就开始考虑下一步的创作计划。

因为身体原因,长篇是不写了,现在主要以短篇和散文为主,也出来不少好作品。

陆遥现在是陕西作协主席,作协是社会群团,在体制内,他则是文联副主席。和陕军另外一面旗帜陈忠实对体制不屑一顾不同,老陆和官方配合得很好,人也豁达,很受大家拥戴,逐渐有了德高望重的味道。

他的稿费本高,以前之所以吼穷,主要是手散,花钱厉害。在九十年代初期因为股票而财务自由后,贫穷从此和他绝缘。

前一段时间,老陆还想过在秦岭弄一块地修个别墅,让孙朝阳知道后,惊呼:“老陆,这事干不得,那地方是自然保护区,这种违建迟早被拆。再说了,你一个北方人,适应不了南方的气候,也不怕被羚牛创死?”

陆遥一向信任孙朝阳,想了想,就不费这个精神,只在陕北老家箍了口窑,圈了块地做创作基地了事。

新时代了,文学的黄金时代结束,西北地区作家中脑子活的人已经开始转型。比如写了《绿化树》的张贤亮,就圈了块地搞了个影视城,出任华夏西部影城有限公司董事长。

他那个影城现在名气很大,成为不少优秀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比如《大话西游》《双旗镇刀客》。老张也因此上了他们省的富豪榜,令人羡慕。

商业是需要天赋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生意,陆遥也干不了这个,索性就继续德高望重下去。想上班了,就去单位几天,出席一系列社会活动。累了,就回榆林老家的创作基地,蹲窑洞里写几天稿子,和老乡们一起吼一声“想妹妹想得两腿酸,锄谷子拿起割草镰。”的酸曲儿,倒也快乐。

只是这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年轻人都出门打工,老家那边的人口越来越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