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御前会议二(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虽然众人对这两个重要职位极为心动,但御前会议尚未结束,大家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进行工作汇报。
接下来轮到六部之首的吏部,只见吏部尚书杨鹤站起身,赶忙行礼后开口道:“启禀陛下,今年朝堂多次展开清查,揪出不少贪官污吏与不法之徒。
江大人平定西南数省时,也对西南官场进行了全面清查。
经过老臣与诸位同僚的共同努力,已将各地空缺官员尽数补齐,以保障各地政务正常运转,不耽误百姓民生。”
在场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同时也不禁对这位素有“老实人”之称的杨尚书心生同情。
要说如今六部衙门,最难干的非吏部莫属。
吏部执掌天下官员的任免升迁,地位举足轻重。
然而,自杨鹤担任吏部尚书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因在于根本没人可用。
为此,杨鹤愁得头发都白了。
在江宁和老魏多次“血洗官场”后,杨鹤也开始想尽办法填补官员空缺,甚至连向来被视为不入流、遭人鄙夷的师爷都被拉去当官,由此可见杨鹤这位吏部尚书当得有多艰难。
只见杨鹤满脸幽怨地盯着江宁与老魏,江宁面色平静,老魏则不知在思索什么,反而笑着回应。
随后,杨鹤再次开口:“经过上次对北方数省有功名在身的学子以及各衙门吏员的仔细核查,从中挑选出一大批既有才干又品行端正之人,破格提拔任用。
如今,户部衙门储备的人才已消耗殆尽。
老臣担忧,年后北方推行‘士绅一体当差纳粮’,届时会有不少官员因牵涉其中而被查处,老臣实在不知该从何处找人填补这些官职空缺,还望陛下体谅老臣难处。”
说到此处,杨鹤竟直接泪流满面,哭得像个六十岁的孩子。
在场众人见状,皆是一阵叹息。
能把手握重权的吏部尚书当到杨鹤这份上,大明开国两百多年来也是独一份了。
朱由校也面露尴尬之色,杨鹤所言属实,可当下这个问题却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
毕竟如今朝廷好不容易齐心协力将东林党以及有江南士绅背景的官员赶出朝堂,同时为了压制江南士绅的势力,接下来几年内,朝廷不会再举行恩科与大考。
但北方学子的整体实力着实有限,又不能为他们单独开小灶。
至于提拔任用有江南士绅背景的官员,那简直是给大家添堵,更不可能了。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江宁嘿嘿一笑,站起身说道:“启禀陛下,臣觉得这并非难事。
督察院有那么多人,整天没事就胡乱弹劾,还有六科给事中,基本上整天无所事事。
这群人在京城当官,实在没多大用处。若地方官员出现空缺,可直接从他们当中抽调,派往地方任职。”
朱由校闻言微微一愣,在场一众大佬也都愣住了,没想到江宁会出这么个主意。
不过稍作思考,大家便明白了江宁的用意。
督察院和六科整天除了弹劾,确实没起到太大实质性作用,反而整天给众人添堵。
以江宁和老魏的行事风格,年后出趟差,督察院和六科估计就得被抽成空架子。
毕竟如今皇上大力倚重厂卫,督察院的作用已大不如前,六科也早已沦为形同虚设。
朱由校显然明白江宁的意图,随即点头,笑着对杨鹤说道:“杨爱卿啊,如今大明刚显中兴之象,朕知道你难,朕也难,大家都难。
所以朕希望你能克服困难,接下来若缺人手,就直接从督察院和六科抽调。”
杨鹤闻言,擦了擦眼泪,说道:“臣遵旨。”
或许是觉得杨鹤实在可怜,朱由校接着说道:“户部尚书杨鹤,鞠躬尽瘁,为国为民,赏双禄。”
杨鹤赶忙领旨谢恩。
毕竟到了他们这个位置,想要更进一步进入内阁,难度极大,升官无望,皇上给加俸禄倒也是件好事。
眼见吏部尚书杨鹤的问题解决了,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站起身来。
只见这老家伙眉飞色舞地说道:“启禀陛下,如今户部现有存银八千五百万两。
若是将最近十日大明皇家银行兑换回来的旧钱重新回炉重造,估计差不多能有一万万两。
去年,朝廷免除了北方数省和西南数省的赋税,对一些受灾府县也进行了拨钱拨粮救助。
此外,平定西南数省耗费军饷两千万两,但先前出兵河套时从卜失兔部掠夺了不少牛马羊等物资,再加上江大人平定西南带回两千八百万两,所以国库实际上并未花费太多银子。”
在场众人听到郭允厚报出的数字,皆是喜笑颜开。
敢情朝廷做了这么多大事,反倒没花太多银子,这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库暂时无需为银子发愁,大家的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