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黄册鱼鳞图(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郭允厚出班,走到中央,说道:“启禀陛下,我大明自太祖爷开国之初便定下皇册鱼鳞图制度,每隔十年需大修一次,以此准确记录百姓土地与人口,方便朝廷征收赋税以及百姓服徭役。
然而如今,多年过去,重修皇册鱼鳞图一事却一直被搁置。
所以老臣今日建言,重修皇册鱼鳞图,以便户部能够掌握如今大明准确的人口与土地情况。”
随着郭允厚话音落下,整个奉天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
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没想到郭允厚一上来就抛出这么个大招。
重修皇册鱼鳞图可是朝廷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只有不断重修,才能确定大明准确的人口与土地数量,进而征收赋税,保证朝廷国库的稳定收入。
但如今,官僚士绅大肆兼并土地,许多百姓为躲避赋税徭役,纷纷选择投献挂靠,更有大量百姓的土地被官僚士绅兼并。
原本朝廷规定每十年重修一次皇册鱼鳞图的制度,早已荒废多年。
如今郭允厚重新提出此事,显然是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江宁还靠着柱子呼呼大睡。
朱由校刚要开口回应郭允厚,就见不少官员纷纷出班,说道:“郭允厚此言其心可诛。
如今朝廷刚刚恢复些许元气,若是贸然重修皇册鱼鳞图,势必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其他朝政岂不荒废?
就算要重修,也得等朝局彻底稳定之后再进行不迟。”
更有甚者直接表示,郭允厚分明是想借着重修皇册鱼鳞图的借口,想要丈量天下田亩。
但郭允厚不为所动,冷笑一声辩驳道:“每十年重修一次皇册鱼鳞图,这是太祖定下的祖制。
老夫身为户部尚书,不过是依照祖制办事。
至于说重修皇册鱼鳞图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这实在是危言耸听。
大明立国两百多年,还从未听说过哪次为重修皇册鱼鳞图搞得劳民伤财。
户部如今完全能够抽调出足够的人手和时间来重修皇册鱼鳞图,还请陛下准许。”
顿时,内阁首辅孙承宗等人对视一眼,也立刻站出来表示对郭允厚的支持。
眼见内阁都表态了,其他七部衙门尚书也纷纷表示支持,就连五军都督府的大佬们也开口声援。
定远侯赶忙将靠在柱子上熟睡的江宁摇醒。
江宁虽莫名其妙,但也第一时间表示支持郭允厚。
眼见反对的官员还要开口,朱由校猛然站起身来,说道:“郭爱卿所言有理,这事儿朕准了,交由户部去办。
若遇到任何人、任何阻力,随时可来找朕。”
朱由校的话直接表明了强硬态度,这让反对的官员们面露苦涩。
郭允厚此举,无疑是在割他们的肉、放他们的血,可奈何如今保皇党官员势力庞大,他们的反对直接被无视了。
紧接着,郭允厚再次开口说道:“启禀陛下,如今北方数省连年天灾,百姓失收,颗粒无收。
经过老臣仔细核查,皆是因为各地官府不作为,致使河道常年失修,淤泥堵塞,河道干枯改道,导致百姓庄稼在大旱之年无法得到有效灌溉。
因此,老臣恳请前往北方数省,重修河道,兴修水利,顺便对北方数省的皇册鱼鳞图进行重修。”
朱由校闻言点了点头,说道:“郭爱卿忧国忧民,朕心甚慰,此事朕准奏。”
听到这里,郭允厚满心欢喜,赶忙领旨谢恩。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忽然意识到自己大意了,差点被郭允厚忽悠过去。
于是再次开口说道:“朕听闻督察院御史左光斗精通水利,现升其为工部左侍郎,与郭爱卿一同前往北方数省兴修水利,确保北方数省百姓在灾荒之年能有一口保命粮。”
郭允厚一听,顿时拉长了脸。
他本想浑水摸鱼,独自前往河南、陕西,为此还挑灯夜读,学习了大量水利方面的知识,打算撇开左光斗单干,没想到还是被皇上识破了。
但他也无可奈何。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原本在一旁看热闹的左光斗愣住了。
自己怎么就莫名其妙升官了呢?
要知道,他和好基友杨涟可是之前东林党的骨干。
如今虽说东林党已覆灭,但和江宁这些保皇党官员的矛盾由来已久。
皇上之所以还让他留在朝堂,大多是看在恩师邹元标为国鞠躬尽瘁的情分上。
他原本想着不被皇上整治就谢天谢地了,没曾想居然还能升官。
此时,左光斗激动不已,赶忙出列,说道:“臣左光斗领旨谢恩。”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左爱卿,你是水利方面的行家,北方数省的百姓在灾荒之年能否有口救命粮,可就全看你的了。”
左光斗一脸正色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必定竭尽全力,为此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听到左光斗的表态,朱由校满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