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江宁收徒(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只有心里装着朝廷和百姓,干就完了!”

江宁点头轻笑。

能让这位昔日大才子说出这番话,可见他这段时日确是成长不少。

他也起了考较之心,为陈子龙斟了杯茶,笑着问道:“子龙,你且说说,接下来局势会如何发展?”

陈子龙略一沉吟,拱手道:“卑职斗胆说些浅见。

咱们奉旨南下,带五万大军,天下人都看得出,朝廷是要向江南动刀了。

江南士绅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先前通州火龙烧仓、运河沉船堵车,徐州士绅和漕帮硬刚朝廷大军,便是他们的反扑。

但朝廷都有了应对之策,尤其徐州,短短时日便彻底稳住局势,民心归附。

依卑职看,接下来局势该对咱们有利了,毕竟咱们连徐州都能轻易拿下,江南那些人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江宁闻言笑了笑:“子龙,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你也说了江南士绅不会坐以待毙,这些人在江南作威作福多年,早已是土皇帝,怎会甘心被朝廷辖制?

拼命反抗是必然的,甚至可能公然造反。”

陈子龙面露疑色说道:“可侯爷,如今徐州民心皆向朝廷。

有道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这是天下大势,江南士绅难道能逆势而为?”

“民心所向?”

江宁端起茶盏,笑着问道:“子龙,你先说说,什么是民心所向?”

陈子龙道:“侯爷在徐州推行朝廷新政,给百姓便利与实惠,百姓感念朝廷恩典,这便是民心所向。”

“这话不假,”江宁点头,话锋却一转,“但民心也是能被压下去的。

今天我便给你上一课。

朝廷在北方推新政多年,成效有目共睹,为何在江南推不动?

连大明皇家商会都被排挤得退回了北方?

只因江南士绅手握海量财富与资源,无数百姓要靠他们活命。

而百姓大多懵懂,像待教的孩子一样,需要引导,需要教化。”

他看向陈子龙,语气沉了几分:“前几日总兵府外的百姓,被逼到绝境,也只敢上门求一条活路,却不敢质问朝廷为何收那么多税。

为何?

因为他们对官府心存畏惧,又被地主士绅欺压太久,早已没了血性。

你信不信,咱们刚到徐州那会,若刘妙良那些士绅只要愿意舍弃手中的一部分利益,百姓们一定会拼死保他们,甚至对抗朝廷。”

陈子龙惊得瞪圆了眼。这话若是旁人说的,他一定会斥责对方妖言惑众,可从江宁口中说出,他却无从反驳,只觉心头一震。

江宁接着道:“百姓大多没有‘国家’的概念。

华夏大地王朝兴衰更迭,你方唱罢我登场。

江山都不知道改了多少次姓,皇帝都不知道换了多少人了。

可百姓还是那些百姓。

只有吃饱穿暖、不受欺压,他们才会有家国情怀。

若是连饭都吃不上,随时可能饿死,管他谁当皇帝、哪个朝代,活下去才是头等大事。”

大明天下由无数百姓组成,可百姓先有小家,才有大家。

连小家都顾不好,空谈‘顾大家舍小家’,是站不住脚的。

朝廷若让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遭受贪官污吏和地主士绅的剥削压榨,又凭什么要求他们舍小家成全朝廷?

这道理讲不通。”

他看着陈子龙正色道:“所以,对待百姓,得先让他们吃饱穿暖,不受欺压,再慢慢引导,让他们心里有朝廷、有大明,这才是真的民心所向。

接下来若江南士绅肯下血本,你信不信,江南百姓就会跟着他们造反对抗朝廷?”

陈子龙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反驳。

江宁的话直指人心,虽残酷,却是事实。

片刻后,他郑重起身,对着江宁深深一揖:“多谢侯爷教诲,子龙铭记于心,此生不忘,必以匡扶天下百姓为己任!”

江宁凝视着他,未发一言。

陈子龙见状,又道:“侯爷与子龙虽无师徒之名,却解了子龙心中之惑,已有师徒之实。

今日行此弟子礼,侯爷不必担忧,子龙绝不会借侯爷名号为非作歹。

今后侯爷仍是侯爷,子龙仍是子龙,但在子龙心中,侯爷便是恩师。”

江宁笑了笑说道:“今天如果是别人说这话,我定让人把他推出去砍了。

但你陈子龙说的,我信。

你这个弟子,我收下了。”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你要记住今日之言,以匡扶百姓为己任。

若敢背弃初心,我必亲手斩了你。”

陈子龙愣在原地,眼中闪过狂喜。

他怎会不知,前阵子侯方域想攀附江宁,反成京城笑柄,连他老子侯恂在户部都抬不起头来做人。

没曾想,江宁竟肯收自己为徒。

他忙斟了杯茶,双手捧着递上前,声音都有些发颤。

江宁接过茶,浅啜一口,算是认下了这个徒弟。

随后将公文推回给他:“快去忙吧,有事随时来找我。”

陈子龙重重点头,抱着公文匆匆离去。

看着他的背影,江宁嘴角泛起笑意。

收徒并非一时兴起,到了徐州之后,江宁终于感受到了江南士绅的盘根错节。

这些年他能在京城、北方、西南一手遮天,除了有朱由校的无条件信任和无限制放权,还有朝堂之上的一众同僚鼎力相助。

但说到底朝堂之上的人大多都和自己有利益牵扯,真正志同道合之士,唯有老魏。

一旦有人给出足够的利益,这些同僚随时也会变成敌人,他也不能一直靠朱由校来给自己托底。

毕竟朱由校除了是他江宁的好兄弟之外,还是大明的天子。

所以,他必须开始培养人才,来传承自己的意志与思想。

陈子龙饱读诗书,天资过人,在皇家科技院历练过,此次南下,短短时日便从一介书生蜕变成长至此,才能由此可见一斑。

这般璞玉,江宁自然要收入门下。

不然哪天被杨涟和老魏给嚯嚯了,那可真是一大损失,毕竟杨涟如今是要多疯,就有多疯,老魏是要多变态,就有多变态,自己身边已经快没有几个正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