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后燕、北魏联手灭西燕(二)(2/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最新章节。

慕容垂长叹一声,打破了沉默,声音中充满了疲惫与沧桑:“轩儿,西燕虽灭,但鲜卑慕容氏一族元气大伤。北方大地如今虽只剩我们这支正统燕国,却也因同族相残,势力锐减。这一场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悲哀,仿佛这一战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与希望。

慕容轩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思索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叔父,为了这所谓的正统,我们牺牲了太多族人的鲜血。无数的兄弟、亲人,都倒在了这场同族相残的战争中。可即便如此,难道就要放弃对正统的追寻吗?这其中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慕容轩的眼神中充满了困惑与挣扎,他在思考着家族的未来与命运。

慕容垂转过身,目光深邃地看着慕容轩,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有欣慰,也有忧虑。他缓缓说道:“轩儿,正统二字,看似荣耀无比,实则如沉重的枷锁,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为了这所谓的正统,同族相残,致使鲜卑慕容氏的力量在内耗中不断削弱。然而,在这乱世之中,若无正统之名凝聚人心,又难以成就大业。这其中的权衡,着实艰难啊!”慕容垂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沉重的历史故事。

慕容轩低头沉思片刻,仿佛在梳理着自己的思绪。随后,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慕容垂,道:“叔父,或许我们应换个思路。正统不应仅是血脉传承的虚名,更应是让慕容氏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责任。若一味执着于名分,而忽视自身实力的积累与民生的安定,即便拥有正统之名,又有何用?我们应该以百姓的福祉为出发点,让慕容氏真正强大起来,而不是陷入这无休止的权力争斗中。”慕容轩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与远见,展现出他对家族未来的深刻思考。

慕容垂微微点头,眼中闪过欣慰的光芒。他拍了拍慕容轩的肩膀,说道:“轩儿,你能如此思考,甚好。经此一役,慕容氏当汲取教训。正统是一面旗帜,它可以凝聚人心,但真正支撑我们前行的,是慕容氏的团结,是对天下苍生的担当。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你我当以此为鉴,让慕容氏在这乱世中走出一条别样的道路,一条真正能让家族繁荣昌盛、百姓幸福安康的道路。”慕容垂的声音中充满了期望与鼓励,他将家族的未来寄托在了慕容轩的身上。

慕容轩坚定地看着慕容垂,眼中闪烁着自信与决心:“叔父放心,侄儿定铭记于心,不负您的期望,为慕容氏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侄儿会以家族的团结和百姓的福祉为己任,让慕容氏在乱世中崛起,重现昔日的辉煌。”

慕容垂轻拍慕容轩的肩膀,二人迎着夕阳的余晖,身影渐行渐远。那夕阳的光芒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而慕容氏未来的命运,也在这片历经战火的土地上,悄然开启了新的篇章。

城破之时,林婉清静静地站在太庙的废墟前,望着慕容永那烧焦的尸体。他的怀中仍紧紧抱着那半块玉佩,仿佛至死都不愿放弃对家族荣耀的执着。慕容轩默默地捡起另一半玉佩,用布轻轻地擦去上面的血污,然后递到林婉清面前。

“结束了。”慕容轩的声音沙哑而疲惫,他能感觉到林婉清的身体在微微颤抖,那是一种历经磨难后的复杂情绪。

林婉清并未接过玉佩,只是静静地遥望着麦积山的方向。微风轻轻拂过,风中飘来杜鹃淡淡的香气,这香气仿佛带着母亲的温柔与慈爱。她不禁想起母亲曾温柔地对她说:“等桃花开了,我们就去听涛洞放风筝,让风筝带着我们的心愿,飞得高高的。”那温馨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然而如今却已物是人非。

雁门关的烽火台上,拓跋珪望着长子城方向燃起的熊熊火光,眼中闪烁着兴奋与野心的光芒。他举起酒囊,仰头一饮而尽,酒液顺着他年轻而坚毅的脖颈流下,浸湿了他的衣衫。亲卫匆匆来报,西燕残部向晋阳溃逃时,被北魏骑兵“误拦”,如今已献上户籍册,山西十三郡的地图平整地铺在他面前,在火光的映照下,宛如一块诱人的肥肉。

“好。”拓跋珪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将《北伐策》缓缓卷起,狼毫笔别在腰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告诉慕容垂,我替他‘清理’了西燕余孽——这山西,就当是我给他的‘孝敬’,暂时代为看管。”此时的他虽年少,但已在心中谋划着未来的霸业,深知这乱世是他崛起的绝佳契机,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野心。

太行山的残阳如血,将大地染成一片通红。慕容垂踩着西燕的军旗,剧烈地咳嗽起来,咳出的鲜血滴落在玉佩碎片上,与当年枋头战场上,慕容泓为他包扎伤口时滴下的血,竟在同一位置晕开。这仿佛是命运的一种暗示,让他心中感慨万千。

“轩儿,婉清。”他将两半玉佩拼合在一起,裂痕宛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横亘在玉佩之上,也横亘在他的心中。“这天下,从来不是靠玉佩认亲的。”他忽然抬起手,指向北方,雁门关方向狼烟正滚滚升起。“拓跋珪这小子,以为占了山西就能得意?他忘了,当年他父亲拓跋什翼犍穿的锦袍,还是我赏赐的。他的野心虽大,但终究还嫩了些。”慕容垂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与警惕,他深知拓跋珪的野心对后燕的威胁。

慕容轩看着慕容垂鬓角滚落的汗珠,那汗珠在夕阳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仿佛是他一生征战的沧桑见证。他忽然领悟到这场战争的意义——西燕的灭亡不仅关乎慕容氏的正统,更是为后燕西进扫清道路,为家族的未来奠定基础。他握紧寒川剑,剑穗上的银铃在风中轻轻作响,仿佛在回应着他内心的坚定。“叔父放心,北魏的狼子野心,侄儿会时刻留意。拓跋珪此举,不过是想借我们之力扩充自己的势力,侄儿定不会让他得逞。我会密切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一旦他有任何不利于我慕容氏的举动,侄儿必定全力以赴,挫败他的阴谋。”慕容轩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与果敢,仿佛已经做好了应对一切挑战的准备。

林婉清的碎影剑突然插入地面,剑柄与石板碰撞溅出火星。她想起张武临死前的笑,李穆被挑断脚筋时的哀嚎,赵平望着粮库大火时的绝望——可心中那根刺,似乎并未拔除。“我想去麦积山。”她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那些过往的仇恨虽已在复仇的火焰中宣泄了一部分,但失去亲人的痛苦依旧如影随形,麦积山承载着她太多的回忆与情感,她渴望回到那里,寻找内心的一丝安宁。

“我陪你去。”慕容轩的手覆在她手背上,掌心温度透过粗糙皮肤传来,传递着温暖与安慰。他明白林婉清心中的伤痛,也知道麦积山对她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他都愿意陪在她身边,与她一同面对过去的伤痛,迎接未来的未知。

长安太极殿内,姚兴正看着西燕灭亡的战报,案上落了一层桃花。那粉嫩的花瓣,本该是春日里美好的象征,此刻却与这残酷的战报形成鲜明的对比。鸠摩罗什将译好的《金刚经》推到他面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墨迹尚未干透,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陛下看,河北的狼与山西的虎斗起来了,关中的麦子该收割了。”鸠摩罗什的声音沉稳而平静,仿佛这世间的纷争都在他的洞察与掌控之中。

姚兴捡起一片桃花,夹进经卷。他凝视着那片桃花,思绪似乎飘得很远。“传旨,让农官教氐人种新麦——就用林家当年留下的粮种。”他忽然想起麦积山的杜鹃,或许明年春天,那里的花会开得更绚烂,而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也终于能在短暂平静中,迎来一丝生机。他深知,战争虽带来了破坏,但也蕴含着新的开始,利用林家的粮种,或许能让关中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希望。

麦积山听涛洞前,林婉清将父亲血书与那半块玉佩一同埋在歪脖子松下。她缓缓地挖着土坑,每一铲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那土坑仿佛是她心中伤痛的寄托。慕容轩站在她身后,默默地看着她,眼神中充满了心疼与理解。当血书和玉佩被缓缓放入土坑,林婉清用碎影剑在石碑上刻下:“林氏三百七十三口,魂归故里。”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她对亲人的思念与悲痛。

风穿过松针,发出“呜呜”声响,似哭又似笑。林婉清忽然转身,寒川剑与碎影剑再次相击,清越的声响惊起一群山雀,朝关中方向飞去。那清脆的剑鸣,仿佛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我们该回去了。”慕容轩声音带着暖意,他轻轻地拉起林婉清的手,仿佛要带着她走出这片伤痛的回忆,走向新的生活。

“嗯。”林婉清点头,遥望着远处泛着金黄的渭水麦田。她知道,仇已报,但天下的故事,还远未结束。未来的道路或许依旧充满挑战,但此刻,有慕容轩在身边,她仿佛有了重新面对一切的勇气。他们将携手回到后燕,共同面对未来的风云变幻,在这乱世之中,寻找属于他们的安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