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团建(1/1)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赶海系统:开挂带全家实现逆袭!》最新章节。

就在众人的情绪渐渐高涨时,林风又抛出了第二颗“重磅炸弹”——一个直接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政策,瞬间将现场的氛围推向了新的高潮。

“解决了招生标准的问题,我们还要考虑一个更现实的情况——贫困学生的求学困境。”

林风的语气变得格外深沉,眼神里带着一种推己及人的温度,“在座的各位老师,很多人都来自普通家庭,甚至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经历过求学时的艰难。我们都知道,对一个有志气、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来说,学费、生活费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它可能轻易就折断一个孩子梦想的翅膀。”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股暖流,缓缓淌进每个人的心里。台下不少教职工都默默点头——那位青年教师来自偏远山村,当年靠助学贷款才读完大学;王老师年轻时也曾因为家里贫困,差点放弃师范学业。林风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林风停顿了几秒,让这份共情慢慢沉淀,然后突然提高声音,语气铿锵有力,如同在宣布一项庄严的承诺:

“所以,我在这里郑重宣布,并将其作为我们两所学院一项铁的制度、不容动摇的基本政策——在招生环节以及学生入校后的整个培养过程中,各环节负责人必须重点关注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招生老师在面试时要主动了解,班主任、辅导员要定期家访、深入沟通,确保不遗漏任何一个有困难的学生!”

他走到黑板前,用红色粉笔写下“贫困生帮扶机制”,然后逐条念出:“第一,全额减免学费。经过严格、公正的审核,确认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学院将全额免除其三年学费,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第二,提供生活补助。每月为贫困生发放五百元生活补贴,覆盖基本的伙食费、日用品开支,让他们不用为温饱发愁。第三,设立助学基金。我们会联合本地企业、爱心人士,成立专门的助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生购买学习资料、参加技能培训,甚至支持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说到这里,林风的目光变得格外坚定:“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东渔村这两所学院的大门,绝不会向任何一位有潜力、有品德的孩子关闭!我们绝不让他们因为没钱,就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绝不让他们因为贫困,就放弃航海梦、安保梦!”

此言一出,全场瞬间陷入极致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都怔怔地看着林风,眼神里充满了震撼与感动。几秒钟后,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紧接着,雷鸣般的掌声如同海啸般爆发出来,响彻整个礼堂,久久没有平息。

不少教职工的眼眶瞬间红了——那位来自山村的青年教师,用力攥着拳头,眼眶湿润,他想起了自己当年求学时的窘迫,如果那时有这样的政策,他就不用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就能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王老师也忍不住擦拭眼角,他教过太多因为贫困辍学的学生,深知这份政策对寒门学子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尊重、一份点燃希望的火种,一份改变命运的机会!

“太好了!林校长,这政策太实在了!真是为学生着想啊!”一位女教师激动地说道,声音里带着哽咽。

“这得需要多少资金支持啊?林校长您真是下了血本!跟着您干,我们心里踏实!”退役军官站起身,用力鼓掌,语气里满是敬佩。

“有这样的帮扶政策,就算我们招生标准严格,也一定会有优秀的贫困生愿意来!他们知道来了就能安心读书,不用愁钱的事!”招生办的老师兴奋地和同事交流,之前的担忧早已烟消云散。

原本有些教职工只是抱着“找份稳定工作”的心态加入,此刻内心却油然生出一份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归属感。他们突然觉得,自己的工作不再只是“教书”“管理”,而是在参与一项能改变无数孩子命运的事业,这份价值感,远非薪水能衡量。

看着台下热烈的氛围,林风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理念的认同、政策的支持,能让团队更有凝聚力,但要让一百三十二位来自不同背景的教职工真正拧成一股绳,还需要更多的互动与磨合。因此,在接下来两天的培训中,除了继续探讨招生流程、课程设置等专业内容,他还特意安排了一场大型户外团建活动,地点就选在学院宽阔的操场和旁边的金色沙滩上。

团建当天,天气格外晴朗。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海风轻轻吹拂,带着海水的咸湿气息,让人神清气爽。操场上早已布置妥当,彩色的旗帜插在四周,音响里播放着欢快的音乐,工作人员还准备了矿泉水、水果和小零食,摆放在临时搭建的遮阳棚下。

第一个游戏是“夺旗大战”,模拟的是航海中的救援场景和安保中的物资守护任务。林风亲自担任裁判,将所有教职工打乱分成红、黄、蓝、绿四个大队,每个队推选一名队长,然后给各队十分钟时间制定战术。

“规则很简单:场地中央有四面代表‘物资’的彩旗,每队需要派出队员进攻,抢夺其他队伍的彩旗,同时要防守自己大本营的旗帜。游戏时间三十分钟,最后旗帜数量最多的队伍获胜。注意,只能用战术配合,不能有肢体冲突!”林风拿着扩音器,清晰地宣布规则。

话音刚落,各队立刻围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来。红队的队长是那位退役特战军官,他经验丰富,很快制定出“防守为主、突袭为辅”的策略,安排身体素质好的队员守住大本营,派灵活的队员伺机抢夺彩旗;黄队的队长是王老师,他虽然不擅长体力对抗,却擅长统筹规划,让队员们分工协作,有人负责观察敌情,有人负责传递消息,有人负责突袭;蓝队和绿队也各有妙招,现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热烈。

“开始!”随着林风一声令下,游戏正式拉开帷幕。操场上顿时沸腾起来——红队队员如同猎豹般冲向中央,迅速夺下一面蓝旗;黄队队员则悄悄绕到绿队后方,趁其不备抢走了对方的旗帜;绿队发现后立刻反击,双方队员在场地边缘展开“周旋”,有人负责吸引注意力,有人负责掩护队友撤退;蓝队则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假装要进攻红队,实则偷偷绕到黄队大本营,成功夺下一面黄旗。

场上的呐喊声、欢呼声、惋惜声此起彼伏。平时文质彬彬的王老师,此刻也忘了自己“老师”的身份,站在场地边缘,挥舞着手臂大喊:“快!左边有防守漏洞!从那边绕过去!”那位青年数学教师,虽然体力不算好,却凭借灵活的走位,成功为队友挡住了对方的进攻;退役军官更是发挥优势,带领队员守住了自己的旗帜,还抢夺了两面对方的彩旗。

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没有人在意——大家都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中,为了团队的荣誉拼尽全力。原本因为陌生而产生的隔阂,在一次次的配合与协作中被彻底冲刷干净;之前因为理念差异产生的分歧,也在共同的目标下渐渐消融。

三十分钟后,游戏结束。

红队凭借严密的战术和出色的协作,夺得了最多的旗帜,成为获胜队伍。林风为他们颁发了小奖品——印有学院logo的笔记本和钢笔,其他队伍也获得了纪念徽章。看着大家脸上洋溢的笑容,林风知道,这场团建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仅让大家放松了心情,更让这支新组建的团队有了“凝聚力”,为接下来的招生工作、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沙滩上,也洒在教职工们的身上。大家三三两两地走回校园,有的还在讨论刚才的游戏,有的已经开始聊起接下来的招生计划,语气里满是期待与干劲。林风看着这一幕,心里无比坚定:有这样一支凝心聚力、志同道合的团队,东渔村的教育事业,一定能在砥砺前行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