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这一个月将是关键期(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最新章节。
技术推广的成功让沈良在业内声名鹊起,但他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三个月后的一个午后,钢研院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各地的代表。
沈良正在台上汇报连铸技术在全国推广的最新进展。
“截至目前,已有十二家钢厂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沈良翻开手中的材料,“预计年底前,连铸技术将在全国主要钢铁企业实现覆盖。”
台下响起一阵掌声。王教授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沈工,我有个问题。”一位来自东北的代表举手发言,“咱们这技术虽然好,但设备投资太大,小厂根本用不起啊。”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沈良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知道中国钢铁工业的现状:大厂不多,小厂遍地开花。
“您说得对。”沈良坦然承认,“现在的连铸机确实造价不菲。但我正在考虑开发小型化的连铸设备。”
“小型化?”王教授眉头微皱,“技术难度会很大吧?”
沈良心中早有腹诽。他知道未来小型连铸机的发展方向,关键在于模块化设计和成本控制。
“难度确实不小,但不是没有办法。”他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化的设备结构图,“关键是要重新设计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
会议结束后,沈良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埋头设计小型连铸机的方案。
他知道这个项目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突破,更是让更多中小企业受益,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换代。
正当沈良全神贯注地画图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来。”
门外走进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神色严肃,步伐稳健。
“沈工,我是冶金部的李副司长。”来人自我介绍道,“有个紧急任务需要您参与。”
沈良放下手中的铅笔,心中暗自猜测。能让冶金部的副司长亲自来找,绝对不是小事。
“请坐,李司长。”沈良给来人倒了杯茶,“什么任务?”
李副司长接过茶杯,但没有急着喝,而是环顾了一下办公室,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开口。
“是这样的,咱们国家准备上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项目。”他压低声音说,“规模很大,技术要求也很高。”
沈良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历史上的某个重大项目,但不敢确定。
“具体是什么项目?”
“宝山钢铁总厂。”李副司长缓缓说出这个名字,“年产钢材650万吨,这将是咱们国家最大的钢铁企业。”
沈良险些惊呼出声。宝钢!这个在后世享有盛名的钢铁巨头,原来现在就要开始筹建了。
“您需要我做什么?”沈良努力保持镇定。
“连铸技术是这个项目的核心技术之一。”李副司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部里希望您能参与技术方案的制定。”
这个邀请对沈良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宝钢的建设将需要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而且投资规模巨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我很荣幸能参与这个项目。”沈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什么时候开始?”
“下周一,北京。”李副司长站起身来,“具体的会议通知王教授那里已经有了。”
送走李副司长后,沈良坐在办公室里久久没有起身。宝钢项目的意义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将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里程碑。
而他,即将亲身参与这个历史性的项目。
第二天一早,沈良就找到了王教授汇报这件事。
“宝钢项目确实意义重大。”王教授神色凝重,“但技术难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您觉得我们的连铸技术能满足要求吗?”沈良询问。
王教授沉思片刻:“技术方向是对的,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在大规模连续生产方面,我们还缺乏经验。”
这个评价很中肯。沈良知道宝钢的连铸机将是世界最先进的设备,对技术的要求远超目前国内的水平。
“我建议您多准备一些技术资料。”王教授提醒道,“这次会议的参与者都是国内顶尖的专家,竞争会很激烈。”
周末两天,沈良几乎没有离开过办公室。他重新梳理了连铸技术的所有细节,并根据自己对未来技术发展的了解,制定了几套不同的方案。
周一上午,沈良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