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老师(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雪中孤城:疫病封锁下的末日求生》最新章节。
南郊贫民区,从来不是什么天然形成的贫民窟。
而是灾难撕开城市治理裂缝后,硬生生“造”出来的怪胎。
其前身是城郊工业集中区,早年因城市风貌提升规划,市内高噪音、高污染的小型作坊被集中迁移至此,形成初期产业聚集形态。
后因南方防线失守,跨区域避难人口呈爆发式涌入,城市原有临时安置场所容量趋近饱和。
为高效承接安置需求,市政府经综合研判,决定将该工业集中区改造为临时收容点,并在《城市应急安置工作通报》中明确表述为。
“统筹区域功能布局,构建临时民生安置示范区,以‘集中保障’模式承接跨区域安置需求,是特殊时期‘民生优先、科学治理’的实践。”
只有跑外勤的人知道,这话翻译过来就是:城里实在塞不下了,只能把人往城外扔。
“停车!此处禁止通行!”
南二环道路尽头,一处由两辆轮式装甲车横向布防的临时检查站,正牢牢卡在道路正中。
轮胎外侧堆着沙袋加固,顶部重机枪操作位的士兵半身探出,目光紧盯着来车方向。
吼声刚落,两名武警立刻从沙袋掩体后窜出,呈低姿弓步前进。
一人往面包车左侧绕,一人往右侧绕,左臂夹紧步枪贴在身侧,右手扣着枪身中部,枪托自然抵在腰际。
绕至车头斜前方三米处时,两人同时停下,膝盖微屈保持戒备姿态。
面包车的速度慢慢降下来,最终停在距检查站五米处。
头车司机迅速摇下车窗,左手扶着窗框保持稳定,右手将一份折痕整齐、盖有红色公章的《应急任务执行函》递出:“同志,我们是市政府派出的应急小组,持任务文件执行公务,负责南郊贫民区暴动后的现场善后与群众疏散工作,您可以核验文件!”
左侧的武警把步枪往下压了压,枪口贴着裤腿,脚步没迈太大,走到车窗边接过文件。
张涵半个身子压在刘哥腿上,往车窗外瞅的同时,手上动作也没停,飞快的输入着文字回复信息。
屏幕里林雨菲的消息还在跳,最新一条带着个泛红的哭脸表情。
“南郊乱成那样,你就不能跟我多说两句?哪怕报个平安都好。”
张涵使劲搓了搓额头,删了刚打出来的“放心,没事”,重新敲成“刚过检查站,武警同志看着挺靠谱,等我把这边的事捋顺,回头带你去吃巷口那家包子铺,一人五个肉包。”末尾添了个比心的表情,又觉得太刻意,改成了个叼着烟的酷脸,才点了发送。
“张队,你老婆?”
刘哥往屏幕瞥了眼,声音压得很低,怕被其他人听见。
“不是,准确来说是一个朋友!”
张涵飞快按灭屏幕,把手机揣进内兜,目光重新投向窗外。
儿女情长之事暂时无法考虑,一旦入了局,做事就会瞻前顾后,反而成了牵绊。
“文件没问题。”武警把纸折回原样递还,目光在落款的公章处停了两秒,又抬头核对了司机的脸:“进去后走左侧便道,右侧路段昨天被堵了,小心难民布置的钉子扎胎。”
司机连忙应着:“好嘞,谢同志提醒!”
武警没再多说,往后退了半步,朝右侧的同伴抬了抬下巴。
两人同时抬手,对着装甲车顶部比了个手势,上面的重机枪操作位随即传来声轻响,枪口微微抬了抬,让出了中间的通道。
车贴着他们驶过,武警胸前的对讲机就响了。
是剧烈的枪声,还有模糊的指令。
车窗把声音掐得七零八落,张涵听不清,也不用听清,却知道这里面形势仍未好转。
雨刮“咯吱”一下,把飘在玻璃上的雪花刮成两条歪歪扭扭的线,又簌簌落在前挡风底下。
张涵盯着那两条水痕,心里头的火直往上窜:
“该死的李扒皮,你怎么不他妈去死?老子这层皮刚穿上,你就急着扒?”
脑子里立刻浮出那张脸。
李主任站在街道办的车旁,嗓门亮得能穿透人群,“不能临阵退缩”喊得掷地有声,那眼神、那语气,活脱脱一副舍我其谁的大义凛然。
可眼下呢?
到了这能听见枪声的地方,连他半个人影、半个后脑勺都见不着!
人家躲在安全窝里,喝着热茶就能发号施令,倒把他们往险地里推!
凭啥?
凭啥他们这些底层的虾兵蟹将,带着伤还得往火坑里跳?
出了事第一个扛的是他们,受了罪没人问的是他们,好处半点轮不着,这世道的道理,到底是讲给有权有势的人听,还是讲给他们这些苦哈哈听?
张涵越想越堵,最后心里只剩一个念头,还是官当小了。
要是能当个大官,哪用得着亲临一线?
哪用得着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就算要跑断腿,那也有的是人去跑断腿,怎么也轮不到自己?
抬手在蒙着雾气的车窗上画了个圈。
圈没画圆就散了,像他的念想。
“唉,这官当多大才算大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