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晋阳城,刘家祖宅(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钓鱼人》最新章节。

葛三爷等着朝廷派人来交接,结果交接的人没来,来了催着进京的天使。这些日子应酬很多,毕竟去京城为官,就在天子脚下,有更多的升迁机会,巴结的人就更多了。

事情太多,只能捡着重要的做,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这时候可不敢耽搁太久。

葛府需要有人照应,留下几个不愿意出远门的老仆也就是了,有葛家无数故旧照看总不会出什么大事。葛三爷是升迁,不存在人走茶凉的说法。

孙思邈自然要跟着去,人家原本就住在距离京城不远的地方,现在等于回家。再说儿孙也在京城,哪里有不想念的道理?跟着葛明,听葛明说些乱七八糟的医学设想,也算别有乐趣。关键要把葛明看好了,高端的显微镜还没给老道弄出来呢。

小丫有些不开心,因为自己要去京城,而哥哥要留在食为天。葛明到京城自然也要开食为天,让京城的土财主也吃上几顿可口的饭食,张春来必须带着,只能把王大发留下来做大厨。别看年纪小,这三年勤学苦练也已经算出师了,再说葛明对王大发的要求就是能维持现状就可以了,等过些年也到长安就是了。

玉石王要带上,到了京城专门做老花镜,卖给那些巨富老大臣。

荣婶要带上,没有荣婶的面食和糕点,饭都要少吃一半。

最后就是打算跟着葛家去京城养老的老仆,全都要带上才行。葛明几乎可以想象,这一路上多惹人眼球,毕竟没多少人家带的全是老仆。

又过了两天,葛家总算能够勉强能出发了。

初夏已经比较热了,葛家人天不亮就用过了早饭,带上一路上可能用得上的东西,足有二十辆马车浩浩荡荡出了葛府。

天还蒙蒙亮,府门外面居然聚了不少人。有亲朋好友,更多的是不认识的人。

葛三爷骑在马上,跟大家依依惜别。就跟葛明出庄子一般,这些人跟着葛家车队出了县城西门。葛三爷从没想过,自己做官还能做到有这么多人相送的成就。

葛家人心善,不欺负人。葛家小郎君换了好多牛马回来,才逐渐有了临渝的繁荣。这么说吧,很多农户都欠着葛家牛马钱。这份恩情,怕是很多年都被人记得。

太阳初升时,阳光逐渐洒满了大地,葛三爷迎着阳光跟相送的人再次告别,这才转身离去,车队渐行渐远,这些人才回去。

古代百姓碰到一个好父母官不容易,要是走了必定会不舍,甚至有送万民伞的。葛明没发现有人送父亲这个,难道说现在还不流行送这个?

葛明、丁香、小丫坐在一辆马车上,小侄女葛佳玉非要听葛明讲故事,也被仆人送到了马车上。这一路山高路远的,不知道多久才能到长安。

如果每天走半个时辰,然后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安营扎寨,弄点烧烤、晚上再来个篝火,不用艳舞,一家人聊聊天就很好,如同出外游玩一般,那路途是轻松惬意的。

只要掀开车帘,全是原始没被破坏的景象就会映入眼帘。这对于古人来说什么都不是,甚至可以说是穷山恶水,对于后世人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是难得享受的一片宁静。到处山清水秀、郁郁葱葱,葛明恨不得下车去深山里看个究竟。

只是每天百里,让葛明觉得比骑马还要难受。马车木头轮子,一路上吱吱呀呀,还晃晃悠悠,偶尔还出现马车断轴的现象。

葛明觉得飞机好伟大,高铁好伟大,汽车好伟大,绿皮火车好伟大,三蹦子好伟大,自行车好伟大,就连柏油马路上跑的大马车都好伟大,因为人家是胶皮的车轱辘。

这破路,这破马车,要了本小郎君的命了。葛明只好坐会儿马车骑上一会马,不然非要颠簸而死或者无聊死不可。小侄女不是睡觉就是让葛明讲故事,任谁都知道,说话多了也累。

这一路足足走了十多天,葛明觉得自己记得的童话故事基本讲完了,现在只好瞎编。可是还有大概一半的路途,葛明为了逃避讲故事,不得不又骑上了粉丝。

这一路上还算太平,葛三爷顶盔掼甲,手拿方天画戟,再加上长得威武丑陋,倒是没什么毛贼草寇敢出来劫道。

关键是这几年收成不错,农户手里有了粮,拿着棍子出来打劫的事也就变少了很多。毕竟只要有口饭吃,任谁都不愿意做这种杀头的买卖。

长途跋涉,葛明觉得自己年轻力壮,但是现在要多疲惫有多疲惫,没想到这些老仆精神状态都比葛明还要好。

经过葛明对家里的了解,别看这些都是老仆,很多当年都是跟着父亲出生入死过的,身手虽然不如禄伯,但都不是一般人。

当葛家车队路过晋阳城外时,母亲、舅舅有些坐不住了。母亲下了马车,跟舅舅朝着晋阳方向看,其实连城墙都看不到。

晋阳大致是今天的太原,不过又不是很准确。眼前得晋阳后来被宋太宗泄愤给毁了,后来又在不远的地方重建,重建的才是后世的太原。

晋阳是刘氏和刘树义从小长大的地方,当年葛明的外祖父就是晋阳的县令。刘氏大业年间就嫁到了河北,已经二十多年没回过晋阳。刘树义大业末年跟着刘文静去了长安,算起来也十多年没回过晋阳了。

路过家门不去看看,能做到的只有大禹,任谁都还是想回去看看。宅子估计早就没有了,亲人更是没有,可还是想回去看看。

就如同毕业之后离开的读书的城市,多年之后再有机会回去时,还是想去学校看看,虽然早已物是人非,这种心情葛明自然是懂得。

葛三爷别看长得丑,满脸胡子大大咧咧的样子,其实心细着呢。

“夫人,树义,可是想回晋阳看看?”

“夫君,妾身在临渝从来不想晋阳,可是路过了晋阳确实想去看看。就是不知道家里的老宅子还在不在,那时候大姐、大哥还有妾身和树义,每天都在宅子里跑来跑去。”

“宅子里有很高的一颗枣树,每年到了枣子红了的时候,大哥、树义爬上树摘枣子,妾身跟大姐在树下拿着笸箩捡。”

“娘亲看到就会把大哥和树义揍一顿,喊着要吃枣子让下人去摘。可是每年到了枣子红的时候,他们两个都还是喜欢上树摘,不管手上扎了多少刺,多少年都改不了。”说到这里刘氏掉了眼泪,刘树义眼睛也红了。

怪不到本小郎君院子里有个枣树,难道是为了让本小郎君爬树摘枣子,然后被母亲大人责罚?或许是母亲想把自己的童年最难忘的记忆,让本小郎君再过一遍?

不过老宅的是枣树,葛府的是黑枣呀。

可惜,本小郎君每年都是用棍子桶枣子。就爬过一次树,居然被雷劈了。母亲啊母亲,孩儿让你失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