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七芒星戒指(4)(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跨过8900亿光年》最新章节。

1950年代的核物理学,正处于“实验主导”与“理论萌芽”的过渡期。科学家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主要基于以下认知框架:

1. 放射性的“本质=衰变”

当时主流理论认为,放射性是原子核“不稳定”的表现——质子与质子间的库仑斥力超过核力(强相互作用),导致原子核通过α衰变(释放氦核)、β衰变(释放电子/中微子)或γ衰变(释放光子)释放能量,最终趋向稳定。

结论:放射性元素的“稳定性”与“放射性强弱”成反比——放射性越强,原子核越不稳定;若要稳定,必须“剥离放射性”(如通过中子俘获减少质子数,或通过核反应消耗放射性同位素)。

2. 超重元素的“魔数理论”雏形

1940年代,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某些重核(如铅-208,Z=82,N=126)因质子-中子比(N/Z)达到特定值(“魔数”),稳定性显着高于相邻核素。这一现象被归纳为“魔数理论”,但当时仅适用于三维空间中的轻/中重核(Z≤100)。

局限:科学家未意识到,魔数的作用范围可能延伸至更高维度(如十维空间),且超重元素(Z>118)的稳定性可通过“高维魔数”实现——而这一认知直到21世纪才被初步验证(如理论预测的“稳定岛”位于Z=114-126附近)。

3. 对“中子注入”的无知

1950年代,人类尚未掌握可控中子源(如核反应堆的中子通量仅为101? neutrons/cm2·s),更无法理解“中子注入”对原子核的改造作用。科学家普遍认为,“增加中子”会加剧质子-中子斥力(因中子不带电,无法中和库仑力),导致原子核更不稳定。

典型误区:他们会将“中子注入”等同于“往火堆里泼油”——只会让放射性更剧烈,而非稳定。

在50年代科学家无法理解的高维技术框架下,雅各宾文明通过以下步骤,将超重元素的放射性“转化”为“稳定态”:

1. 第一步:魔数中子的“反向注入”

雅各宾科学家突破了三维魔数理论的局限,发现十维空间中存在“超魔数”(如N=184、Z=126)。他们通过以下技术,向超重元素原子核内注入“超魔数中子”:

中子星物质采集:利用雅各宾的“引力透镜技术”,从超新星遗迹或中子星表面捕获高密度中子流(中子星物质密度达101? kg/m3,中子纯度>99.9%)。

量子隧穿注入:通过十维空间的“量子虫洞”,将中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隧道”注入超重元素原子核(传统三维技术无法实现,因中子与原子核的库仑势垒无法穿透)。

效果:超魔数中子与原有中子形成“中子海”,中和了质子间的库仑斥力(中子不带电),同时增加了原子核的结合能(中子与质子的强相互作用力>质子间斥力)。此时,超重元素的放射性(α/β衰变)被完全抑制——因为原子核已达到“十维稳定态”,无需通过衰变释放能量。

2. 第二步:量子约束场的“辐射囚禁”

即使原子核因魔数技术稳定,理论上仍可能通过γ衰变释放光子(高频电磁波)。雅各宾文明通过以下技术,将γ射线“囚禁”在戒指的七芒星结构中:

拓扑光子笼:七芒星的拓扑结构(非对称但连通的一体)与量子约束场共振,形成“光子牢笼”——γ光子在牢笼内以“量子叠加态”无限循环,无法逃逸到三维空间(类似“薛定谔的猫”在盒子里既死又活,但永远无法被观测到)。

真空极化抵消:约束场通过量子隧穿效应,从真空中“借取”虚光子(量子涨落的产物),与γ射线发生干涉,抵消其能量(类似“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效果:戒指外部探测器无法捕捉到任何γ射线(辐射信号被完全抵消),而内部γ光子则以“量子泡沫”的形式存在于七芒星结构中,成为维持能量场的“备用燃料”。

3. 第三步:中子自循环的“永生机制”

为防止魔数中子因宇宙射线或量子涨落流失,雅各宾文明为戒指设计了“中子自循环系统”:

中子筛选器:戒指表面的纳米级“中子滤网”(由翠榴石中的“时间熵减粒子”构成),仅捕获特定能量(1-10 MeV)和自旋(+1/2)的中子(与超重元素原子核的中子能级匹配)。

中子再生反应:被捕获的中子通过“逆β衰变”(中子→质子+电子+反中微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的能量被紫翡(木星空间稳定器)转化为电能,驱动“中子泵”从宇宙射线中抽取新的中子,补足魔数缺口。

效果:戒指的中子魔数始终维持在“超稳定阈值”,无需外部干预即可实现“永生稳定”。

当科学家发现超重元素无辐射时,他们的世界观将受到根本冲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核物理理论的崩塌:现有理论认为超重元素必伴随强辐射,但戒指的存在证明“理论可以被技术改写”。这将引发科学界的“范式革命”(类似量子力学对经典力学的颠覆)。

对“神性”的重新定义:部分科学家从“无辐射”现象中推断出“存在超越人类科技的高级文明”,甚至将其视为“神之技术”。这将推动宗教与科学的融合(如神道教神官将戒指视为“神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