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连载三百一十六)(1/2)

言情小说吧【www.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最新章节。

破冰者

七月的西江镇,闷热得像个蒸笼。党委会议室里,老旧空调发出嗡嗡的噪音,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凝重。何仁慧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党委班子成员。

“同志们,”她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沙哑,“今天是我最后一次以党委书记的身份主持这个会议。”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连空调的噪音似乎都变小了。何仁慧的目光最终落在右手边的年轻人身上——林小华,那张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年轻人。

“根据县委决定,”何仁慧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些,“林小华同志将接任西江镇党委书记一职。”

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位党委委员交换着眼神,有人皱眉,有人摇头。何仁慧注意到财政所长李成林嘴角那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林小华抬起头,推了推眼镜,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变化。何仁慧在心里叹了口气——这个比她小十四岁的年轻人,才二十六岁零九个月,真的能担起西江镇这个重担吗?

“我在西江镇工作这一年多来,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何仁慧继续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虽然还有很多工作没来得及完成……”

她的目光扫过墙上“勤政为民”的标语,又看了看窗外镇政府大院停着的那排公车。每一辆车都代表着一个党委成员的特权,这是西江镇不成文的规矩。

“希望各位今后继续配合林书记的工作,确保西江镇的稳定发展。”何仁慧说完,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掩饰着内心的复杂情绪。

会议结束后,何仁慧收拾着办公室里的个人物品。透过窗户,她看到林小华正和镇长刘仁华、财政所长李成林站在院子里说着什么。刘仁华皱着眉头,李成林则一脸不屑。而林小华——那个年轻人背挺得笔直,手势坚定有力,完全不像个刚上任的新手。

“何书记,"办公室门口,组织委员王丽探头进来,"车准备好了,送您去县里。”

何仁慧点点头,最后环视了一圈这个她工作了一年多的办公室。墙上还挂着她亲手写的“为民务实”四个大字。她突然有种预感,这个办公室很快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猜对了。

当天下午,林小华就把党委班子成员和站办所长召集到了会议室。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几个老烟枪像往常一样吞云吐雾。林小华走进去,二话不说打开了所有窗户。

“各位,”他的声音不大,但异常清晰,“我有个决定要宣布。”

会议室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这个年轻的书记,等待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

“我在县政协工作时就了解到,”林小华停了会儿,“我们西江镇有15辆公车,其中7辆是党委班子成员专用,每年光维修保养使用费用就高达四十多万。”

财政所长李成林嗤笑一声:“林书记,哪个乡镇不是这样?工作需要嘛。”

林小华没理会他的插话,继续说道:“从明天开始,我们只保留两辆公车供党委政府应急使用,其余13辆全部卖掉。”

这句话像炸弹一样在会议室炸开。

“什么?”副镇长张建军猛地站起来,“那我们下乡怎么办?”

“可以坐客运班车,或者租车。”林小华平静地回答,“费用比养车便宜得多。”

“胡闹!”李成林拍案而起,“你知道别的乡镇怎么笑话我们吗?连个车都没有,还谈什么发展经济?”

林小华的目光直视李成林:“李所长,你是财政所长,应该比谁都清楚镇里的财政状况。去年我们的‘三公’经费超支了多少?”

李成林语塞,脸色变得难看。

“还有,”林小华从文件夹里拿出一叠纸,“这是各位的手机话费报销单。从下个月开始,所有公务手机上交,每人每月150元话费补贴,超出部分自理。”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有人小声嘀咕:“才150?连流量都不够用……”

“电信公司会为我们定制套餐,”林小华解释道,“足够日常工作使用。”

“林书记,”镇长刘仁华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质疑,“这些改革是不是太激进了?要不要先请示县里?”

林小华摇摇头:“刘镇长,中央三令五申要压缩‘三公’经费,我们只是在执行上级政策,不需要特别请示。”

会议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走出会议室时,李成林故意撞了一下林小华的肩膀,低声说:“年轻人,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林小华只是微微一笑:“李所长,明天记得把车钥匙交到办公室。”

第二天清晨,当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陆续上班时,发现大院里的公车少了一大半。十三辆车整齐地停在大门外,每辆车前挡风玻璃上都贴着“待售”的字样。

“听说昨晚林书记连夜联系了县城的二手车商。”党政办的小张神秘兮兮地对同事说。

上午九点,一个穿着花衬衫、戴着大金链子的中年男人带着几个伙计来到镇政府。这就是县城有名的二手车商孙大顺。

“林书记,”孙大顺搓着手,一脸谄笑,“您这批车我都看过了,虽然年头不短,但保养得不错。我出这个数——”他在计算器上按下一个数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